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成效之影响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2020-06-08余思瑶石季雨
阳 骁,余思瑶,石季雨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2.娄底市特殊教育学校,湖南 娄底 417000;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目前,中国各高校在政府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以提升大学生能力为基础,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陆续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虽然中国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道路上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从发展历史上来看,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较短,前后时间不过十多年,在短暂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确立创新创业学科,与专业教育相比,创新创业教育仍然缺乏教育模式和资源,整体上来说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并未受到重视,与其他学科相比,地位差距较大,并且在师资、课程体系、政策等方面都处在弱势,也是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1]。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今部分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一直有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生工作部门很积极,但是教学部门却不重视不配合,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不平衡,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沦为了少数学生的底层次的商业行为[2]。其次,中国高校现存的创新创业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一般是由各个专业的老师兼任,无法保证每一位兼任教师有相应的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能力[3]。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的形式来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成效之影响,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目的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目的为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方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据此,笔者在2019年12月3日开始,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教师与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的方式收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等相关信息。因此,本研究首先针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校学生总共发放300份问卷,以音乐舞蹈学院及美术与设计学院两个二级学院的大二与大三的学生为问卷发放主要对象,音乐舞蹈学院146份,美术与设计学院154份,总共回收问卷300份,其中有效分卷257份,无效问卷43份,以题项“你是否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来作为问卷有效或无效的衡量指标。其次,本研究通过邮箱的方式将访谈大纲发送给5名指导教师以及5名毕业生进行访谈,其中毕业生访谈结果全部回收,指导教师回收3份,其中2份未做回复。根据访谈及问卷,资料分析描述如下。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访谈分析
针对教师及毕业生访谈资料,归纳三项重点,包括创新创业之教育模式、毕业生成效、未来发展等,其整理分析如下述内容。
1.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本研究通过对指导教师的调研,发现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以及加强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等几个方面。例如A老师提及:“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还不够深入”,同时,B老师也回应:“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以创新带动创业,大学生创业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自身专业的基础上融合创新的想法带动创业。但目前,我们的多数学生创业并没有与专业创新关联,认为只要在赚钱就是创业,这违背了大学教育的初衷”,另外,C老师回应:“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结合不高”,这几点显示应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A老师回应:“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利用实训平台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考核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C老师回应:“质量评价体系亟须建立”,此呼应了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和加强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这两个观点。
通过对毕业生的访谈结果中“结合您的创业经历,您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改进哪些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创业?”及“结合您的创业经历,您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有哪些不足?”两个题项发现,他们一致认为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该不仅限于理论知识上的讲解,要加强实践方面的训练,教学内容涉及面应该广泛且精细,并且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方面的能力。如A毕业生提到的:“实例访问的缺乏,学习的都是理论上的总结、课程涉及面比较窄及学习的方式方法较单一。加强实践,通过走访实际工作中正在创业的大学生,真正了解创业过程。改进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方式致使我们了解的创业创新教育较为片面。”以及E毕业生提到:“太书面化的讲解会显得内容不够生动形象;缺乏实战派的企业家讲师”,这些都反应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该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C提出:“没有针对性,不同领域的创新创业所需要接触到的知识以及营销模式大同小异,但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创新创业是一项精确到每一个小细节的规划,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践综合”,此也说明教学内容涉及面应该更加广泛和精细。最后,D毕业生也说到:“要多增加人际交往,业务技巧这方面的培训”,此与“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方面的能力”相呼应。
2.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毕业生创业的成效
通过对5名毕业生的访谈结果分析发现,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对他们带来的帮助多数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范围中,如A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给他带来的帮助是:“理论上的正确引导,精神上的支撑,以及实际困难的一些解决方案”,在能力提升方面,他认为:“在创新创业理论上有很大的提升,也了解到了一些创业实例的过程和经验,通过一些总结性的学习我的创业思路更加清晰”,同时,D毕业生提出的观点与A毕业生的观点相似,他在创新创业教育对其能力提升题项中说道:“首先是对创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常识有了更详细的了解,比如说如何成立公司、如何报税等;其次也让我明白了创业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能力,比如说管理团队、管理财务等;最为重要的是让我对创业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创业并不是简单的社团活动,还必须带来经济上的收益甚至社会效益。”也有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给他带来的帮助和提升主要是体现在让他们有了创业的意愿与想法,如同B毕业生在访谈结果中所说的:“我有勇气做出人生第一个决策,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选择创业。”
在对指导教师的访谈结果中发现,他们在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方面的看法与毕业生有区别。指导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除了提升大学生在创业意识及创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能力以外,还使大学生在自主性、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如同A老师所说:“使大学生能独立完成创业风险评估,能够为自己的创业项目进行融资、宣传,能够挖掘适合项目发展的创业团队,等等”和C老师所说:“通过有针对性的项目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提升。表现在能够全面系统的看问题,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团队的合作”。
3.创新创业教育未来发展
我们通过对指导教师的访谈发现,A教师和B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大的趋势,高校应该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如何教学生赚钱,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并且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要覆盖到每个专业,而并非只针对部分专业的学生。如同A教师所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并且要在教育过程中覆盖到所有专业,针对每个专业的特点来制定培养方案”。其次,A教师与B教师还一致认为应该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培养体系中,完善现有的培养方案,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二)问卷调查分析
1.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满意度总体情况
本研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不同学院,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在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满意度、专业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性、风险承担型、自主性以及预应性九个构面上进行描述性统计及T检定,得出在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上九个构面的平均数和差异显著性,利用大学生在对这九个构面上的满意度来判断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际情况。
表1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满意度描述性统计
注:M代表平均数,SD代表标准差。
由表1所见,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知,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程度总体上处于高的水平。其中,均值最高的得分为4.44,是满意度,均值最低得分为4.30,是预应性。此调查说明大学生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式是相对满意。
2.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在学院变量上的差异
研究以学院为分组变量检验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发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在满意度、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性、风险承担性、自主性及预应性等构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上来看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表2。研究结果说明,在组织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上,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的主观自我评价比音乐舞蹈学院的大学生更高一些。
表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学院变量上的差异
注:*p<0.05。
3.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
研究以性别为分组变量检验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发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满意度在专业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性及预应性等构面均不存在差异(p>0.05),但是在满意度、创新性及风险承担性上来看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表3。研究结果说明,在满意度、创新性和风险承担性上,女生在自我评价方面显著比男生更高一些。
表3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
注:*p<0.05。
4.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
研究以年级为分组变量检验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发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满意度在各个构面上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4。研究结果说明,大二与大三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并没有区别,且两个年级的大学生在课程感受上是相同的,并没有因为年級不同而在满意度上有所下降或增长。
表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
通过访谈结果发现,毕业生与指导教师在对于本文研究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对毕业生的创业成效为何?”上有一定的出入,毕业生在经过毕业后的实际创业经历上总结出来的看法是认为在校时所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更趋于理论上的教育,缺乏了实践上的训练,没有注重学生毕业后创业的实际效果。指导教师则认为创新创业教育除了教会学生创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有所兼顾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自主性、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从问卷调查结果上来看,在校生对于现存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满意度相对较高,但是与对毕业生的访谈结果比较来看,大学生在没有毕业并且没有真正进行创业时,是无法准确判断自己今后是否能够顺利创业的。由此可见,如何判定创创业教育对毕业生的创业成效,应该着重关注毕业生创业的创业实践过程。
四、结论与建议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
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中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处于摸索状态,迫切需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体系,包括创新创业意识、知识、能力、实践等方面内容[4]。首先高校应该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主要课程分为3 个层次:1.建立以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让大学生了解创业,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的课程体系面向所有专业学生。2.通过筛选具有较强创业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学生,为其设置专门的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或聘请专业的创业教师指导等,来提高其基本的创业知识和技能。3.精心设计各类实践活动课程,以引导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与创业信心。三大课程模块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总的来说是将素质作为前提,知识作为导向,实践作为载体,三者相互补充与联系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5]。其次,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当以人才市场为导向,根据根据中国社会或市场的需求不断的进行更新和改进课程设置,切实改变课程重理论轻应用的现状,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应力。
(二)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第一,从培养着手。首先,要加强教师本身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培训,应邀请校外名师、行业企业专家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对教师进行理论素养的培训;其次,要鼓励教师利用各种平台和组织,多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研讨会,加强交流,获得最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最后,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各科专业教师下企挂职锻炼,获得创新创业与管理的实践经历与体验,增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丰富其教学内容提高其教学效果和说服力。
第二,从招聘着手。首先,教师招聘严格把关,改善师资结构。其次,高校应当从行业企业吸收既有一定学术背景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来校任客座教授进行讲座或兼职教学,改善校内队伍结构,从而提升校内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可有效提升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大学生眼界。最后,还可以邀请政府人员、知名企业家以及法律专业人士来校做兼职教师,让学生获得针对性的指导。
(三)加强产学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其实践特点更应该重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应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结合。同时,要积极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园连接高校与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6]。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可以从操作层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同时,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也可以在资金、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上提供企业扶持,并提供专业的企业咨询和创业服务,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中国高校办学体制是由政府主导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因此,无论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还是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的搭建,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第一,经费上的投入。创新创业课程除了理论知识传授外,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环节,同时也需要引入很多优秀的师资力量,增加教师培训与国际交流,以及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需要政府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第二,政策上的支持。政府应利用自身的信息和职能优势,制定完善且广泛的支持政策,帮助并支持大学生贷款,营造一个规范且有保障的创业环境,帮助大学生减少创业阻碍,不断地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展开。对简化注册手续和审批程序,降低大学生在创业前期准备上的门槛,鼓励中小企业的创建和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大的趋势,并且是持续性的,想要改变如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高校应该从改变教学理念,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重要的是使高校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跳脱出来,不仅仅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也要使高校内部的领导、职工及教师与时俱进,共同创新,这种创新是在教育模式上和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同时,也需要增加高校自身对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和重视。其次,也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与经费支持的力度,企业主动与高校进行沟通与交流。如此一来才能给未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助力,使其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