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应用

2020-06-08李龙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5期
关键词:心功能护理人员冠心病

李龙山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0 引言

随着我国生活节奏的日益加速、工作压力增加和作息、饮食不规律等原因,我国老年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者闭塞,会导致心肌供血持续减少[2]。严重的情况甚至造成心肌严重缺血或坏死,造成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的产生[3]。寻求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方式对于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本文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60 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与研究,评估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通过综合护理的效果及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组中女性13 例,男 性17 例,年 龄61~76 岁,平 均(67.48±5.64)岁。对照组中女性14 例,男性16 例,年龄62~78 岁,平均(68.63±5.47)岁。两组患者关于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均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发放疾病防治手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日常护理与心理疏导等方面。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因为老年冠心病患者长时间都处于疾病,并且患者经常会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这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主动为患者讲解治愈的成功案例等,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接受疾病治疗。

(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一对一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的相关情况,主要内容包括疾病产生的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式、护理方式与药物服用注意事项等,并以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3)饮食护理:嘱咐并监督患者更多的食用高蛋白、易消化之类的食物,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增强老年患者的免疫力。少食用寒凉、油腻与辛辣刺激性等对患者刺激较大的食物,尽量多喝温水,保持作息规律,多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4)用药护理:我国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的常用方式是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详细的告知患者药物使用剂量与方法等,指导并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保证患者正确的基础药物治疗,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服药期间,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服用后的症状情况和不良反应。若患者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SAS 评分、心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得出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数据,使用SPSS 18.0软件针对性分析,计量数据使用t 检验,并采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表格的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检验,并采用率(%)表示,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比较,P<0.05 为差异显著,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 评分、心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 评分、心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心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心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SAS 评分 心功能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 30 25.67±3.43 2.02±0.15 92.72±6.45对照组 30 41.32±4.56 2.47±0.07 86.46±8.57 t 15.023 14.890 2.849 P 0.001 0.001 0.006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气短与头晕等相关症状[5]。若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症状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这将对老年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6]。随着我国目前社会逐渐向老龄化方向发展,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7]。

综合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护理方式,其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发放疾病防治手册、观察病情变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与用药护理等方面护理措施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8]。

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60 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 评分、心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表示,综合护理与只进行常规护理对于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都具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但综合护理在本次研究中的护理作用更加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猜你喜欢

心功能护理人员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