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治疗中风昏迷患者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分析

2020-06-08王学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5期
关键词:电针中风针刺

王学明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0 引言

脑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征之一,在中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病通常会在短时间内对患者造成影响,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是影响中老年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的重要病征之一[1]。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血流受阻或出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缺血现象,而中风后昏迷则是患者主要表现出的一个病症表现,患者在昏迷时可能还伴有意识不清,半身或四肢运动障碍、口眼歪斜等现象,发病后患者可能产生肢体水肿、瘫软无力以及记忆力衰退现象,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若患者伴有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出现中风情况时会伴有剧烈疼痛[2]。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明显的下降,即使未能致死,高致残率也会带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3]。对患者进尽早治疗,是改善患者中风早期症状的首要条件,患者脱离危险期后,通过针刺治疗是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改善患者血运,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同时能够保证治疗的安全性[4]。现通过选取100 例中风昏迷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为探究电针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理,现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相关部门批准,通过选取2017 年7 月至2019 年1 月所收治的100 例中风昏迷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通过采用不用的针刺治疗方式进行随机抽取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性32 例,女性18 例,年龄50~60 岁,平均(54.16±3.23)岁,观察组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年龄52~59 岁,平均(55.27±3.78)岁。对比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性别及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1986 年全国第二届中风诊断标准;②患者经院内抢救,意识不清晰,不能正常进食(需鼻饲),伴有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现象;③经CT 检测确诊为缺血性脑中风;④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条件下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结合其他器质性脑疾病患者;②重度以上昏迷患者;③结合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针刺方法相同,根据《腧穴名称与定位》和《针灸学》针刺标准[5],选取患者曲池、手三里、肩髃、合谷、外关、风市、环跳、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太冲进行针刺,采用合适的毫针,对患者穴位进行进针,采用补虚泻实手法针刺30 min,针刺治疗以10 d 为1 个疗程,每个疗程完成后休息3~4 d,患者需要接受4 个疗程的针刺治疗[6]。

对照组患者不采用通电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选用电麻仪,分别在上肢腧穴链接电极,同时在下肢腧穴连接另一对电极,通过连续波的强度保证患者肌肉出现轻微抽搐为宜,患者在此过程中保持良好耐受性不宜产生疼痛感。电针治疗需保持30 min/次,1 次/d。以10 d为1 个疗程,每个疗程完成后休息3~4 d,患者需要接受4 个疗程的电针治疗[7]。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促醒及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Fugl-Meyer 评定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促醒及运动功能越好,采用SF-36 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8]。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有效率:痊愈-患者意识清醒,各项中风后并发症完全消失,CT 检测患者脑梗阻或缺血现象最大程度减少,患者活动功能良好,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高;显效-患者的各项中风后并发症情况得到有效的抑制,经过CT 检测患者脑血管血流趋向正常,患者活动能力较好,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 患者意识好转,各项中风后并发症情况得到一定程度好转,通过CT 检测患者脑血管血流均匀,能够保持正常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提升;无效-患者治疗效果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CT 检测脑缺血现象未能得到良好改善,无法进行日常活动,生活质量变化不明显。

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采用神经功能缺失量表进行评估,最高45 分,分值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越严重[9]。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 40.97±7.81 88.64±10.69 43.52±11.79 90.52±9.15对照组(n=50) 39.76±7.92 73.41±9.27 45.16±10.89 75.23±9.03 t 0.769 7.611 0.585 13.464 P 0.444 0.000 0.560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有效率对比

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有效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比

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比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 21.84±3.86 9.41±1.89对照组(n=50) 22.12±4.18 14.41±2.87 t 0.348 10.288 P 0.729 0.000

3 讨论

作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三大病征之一[10],脑中风患者往往在患病后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昏迷现象,同时患者往往伴有嘴部歪斜、口齿不清等现象,运动能力显著下降是目前中风患者的主要现象,这通常是由于患者脑部因出血量和严重缺血导致神经功能受到损伤[10]。另外中风不仅仅会对患者运动功能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面部肌肉以及舌肌下部运动产生影响,同时偏瘫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中医学将其患病机理归为气血两虚、肝肾阴阳失调、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因素共同影响,从而引起气血不足、经脉失养或肝阳上亢、肝气郁结,最终引起血随气逆、蒙蔽清窍[11]。昏迷患者往往在短期内会产生各类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针刺是目前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活血化瘀、调和阴阳的主要治疗方式,而电针治疗则有此进一步得以提高,通过电麻仪的低输出电流刺激患者的穴位及经络,从而疏通患者经脉血运[12]。由于患者病症的第一特征为昏迷,可见对患者昏迷后的治疗程度,对整体治疗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患者通常情况下是由于神经中枢受损而导致昏迷,大脑无法对低级神经中枢起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促使原始反射被神经所抑制,干扰了人体正常机能[13]。而电针治疗则是为改善患者局部缺血状态,可通过电流刺激的方式加强患者脑内的血液循环,通过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疏通患者经络,加强血运从而促使患者正常的血液循环,对患者的促醒具有科学的治疗价值[14],并且电针治疗操作简单,仅在传统针刺治疗基础上采用低电流输出,保证了治疗的简便性和安全性,值得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本文通过选取100 例中风昏迷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促醒及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神经功能受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电针治疗能够对患者的促醒及运动功能起到极大的改善,患者病症的恢复对于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提高了整体评分,且采用电针治疗能够对患者形成更有效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尤其在于对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通过改善患者脑部血管侧支循环,为头部血运建立了良好的条件[15],改善了脑部供血,降低了患者因头部缺血进入昏迷的可能性,对临床脑中风昏迷患者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电针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整体促醒及运动功能评分,提高其整体疗效,同时电针治疗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运,减少缺血性中风昏迷现象,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敏感度,减少脑血管并发症的产生,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电针中风针刺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中枢β受体介导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