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20-06-08白倩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5期
关键词:脑梗塞溶栓护士

白倩倩

(深圳萨米医疗中心,广东 深圳)

0 引言

脑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和脑栓塞,后两者在临床上难以辨别,血栓与脑栓塞统称作脑梗塞,溶栓疗法属于目前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2]。脑梗塞在脑血管疾病中患病率较高,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3]。如果发病,其致残率与病死率十分之高,在治疗中,病人可产生很多的并发症。该报告中,抽取2019 年1~12 月接收的50 例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病人进行探讨,实验组开展针对性临床观察和护理,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选择2019 年1~12 月收治的50 例脑梗塞病人给予探讨,平均分成两组,均满足诊断要求,发病时间:低于6 h。对照组包括男性18 例,女性7 例;年龄18~75 岁,平均(41.13±3.48)岁;实验组包括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龄19~74 岁,平均(41.11±3.26)岁;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针对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通过对比所有病人的基本信息,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进行溶栓方法:经股动脉将5F 导管插入患侧颈内动脉与椎动脉,临近栓子位置,注入60%泛影葡胺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明确位置后再将尿激酶50 万U+生理盐水200 mL,0.5 h 持续动脉加压滴注完。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病人入院后,护士帮助病人开展常规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实验组开展针对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具体如下。

1.3.1 严格监测疾病情况

由于急性脑梗塞病人病情非常严重,需要严格监测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及体温情况,若病人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或剧烈头痛、呕吐等表现时,警惕脑疝。若发生脑疝立即使用20% 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输入,在0.5 h内输完。持续24 h 心电、血压、血氧监测。若患者血压升高>22.67/12.67 kPa,呼吸加快,脉搏>100 次/min 时,立即通知医生治疗。如果平时意识清醒者突发言语障碍、嗜睡且反应迟钝时,考虑发生新的梗塞,应该加强监护,经常巡视病房,并做好紧急处理。

1.3.2 不良症状的干预

脑梗塞病人通常采取硝普钠给予治疗。所以,护士应该严格监测病人的生理状态,观察病人有无药物不良症状。由于头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按照询问的结果,对病人有无发生急性颅内压升高等不良症状给予判断。病人应用了抗凝药物,例阿司匹林等,护士严格监测病人有无出血的情况,一旦出现病人皮肤呈青紫色与(或)牙龈出血等[4]。

1.3.3 心理干预

急性脑梗塞发病急,大多数没有任何前驱症状时发作。大部分病人安静休息、睡眠中发病,过后或次晨无法说话、肢体偏瘫等,病人与家人均可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对于这种情绪,首先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热情地为家人与病人讲解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症状、病程、时间与预后。让病人感受到温暖、亲切,解除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乐观地接受治疗。

1.3.4 预防并发症

(1)防止肺部感染,急性脑梗塞大部分出现老年群体,因为年老体虚,多存在肺功能降低,特别是昏迷病人咳嗽与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道分泌物滞留,极易肺部感染。对意识清醒者,指导其先深吸一口气,再用力咳嗽,尽可能地将痰咳出。在病情允许时选择半坐卧位[5]。对昏迷病人,头偏一侧,积极吸痰,避免痰液、呕吐物阻塞气道导致窒息或坠积性肺炎,按时对病人翻身和拍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对于呼吸异常者,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保证呼吸道通畅。(2)防止泌尿系感染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病人给予留置导尿管,留置尿管过程中,采取0.9% 氯化钠500 mL 加庆大霉素8 万U 进行膀胱冲洗2 次,2 次/d。每天更换引流袋1 次,考虑泌尿系感染。(3)防止褥疮出现,必须保证床单被褥卫生、干净、无渣屑;放置床头翻身卡,每1~2 h 为病人翻身1 次,必要时使用气垫床、气圈。擦洗身体,确保卫生,并且有利于血液运行。

1.3.5 饮食指导

注意病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情况,观察病人有无吞咽障碍。吞咽困难的病人,护士需要引导病人进行合理正确饮食。病人食欲不佳时,护士应引导病人正常饮食,重视饮食的必须性,同时教会病人与家属加强食欲与进行合理、健康饮食的方法。

1.3.6 溶栓后护理

溶栓药物输完后,观察血压以及心电监护,在最开始的24 h 内15~30 min 监测1 次瞳孔以及意识改变,溶栓后收缩压一般控制在140~150 mmHg,舒张压控制在75~90 mmHg,如果病人产生头痛,意识障碍加深,瞳孔改变,喷射性呕吐,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需要立刻通知医生,检查头颅CT。

1.3.7 康复训练

初期为病人开展肢体、语言康复训练,采取咳嗽、吹纸方法引导病人发音,对单词复述;引导病人开展举手、握物锻炼;病情稳定后,帮助病人平稳站立,然后进行步行训练,指导病人进行散步等运动,每次持续0.5 h 为宜,3 次/d。

1.3.8 生活指导

建议病人穿宽松衣服,指导病人穿衣时先患侧后健侧,帮助病人洗脸、刷牙、梳头,出汗后及时为其更换衣裤;给予吞咽障碍病人流质饮食,护理口腔2 次/d。做好病人的出院后指导,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脑梗塞的根本原因,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告知病人戒烟、戒酒,形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提高身体机能,有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

1.4 疗效判定

根据脑梗塞疗效评价分成: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基本治愈:神经损伤分值减少>90%,病残度“0”;显效:神经损伤分值减少46%~89%,病残度“1~3”;有效:神经损伤分值18%~45%;无效:神经损伤评分减少0%~17%。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6]。

1.5 数据处理

选择SPSS 20.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临床疗效(96%)远远优于对照组(84%),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 %)

3 讨论

脑梗塞属于临床多发的疾病,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7]。如果发病,其致残率与死亡率较高,病人可产生很多的并发症[8]。溶栓疗法属于目前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脑梗塞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同时恢复期,病人的康复锻炼应该进行合理的指导,可以有利于病人身体早日康复。笔者总结了经验,同时根据该报告结果进行了探讨,通过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具体分为:病情的监测、病人不良症状情况干预、饮食与心理护理等,其中对病人的病情监测,护士能够全面掌握病人的疾病情况,能够更好地帮助医生评价临床疗效、并发症等,经过护理人员的干预,能够掌握病人的服药情况,是否存在不良症状,防止了降低临床效果,饮食干预能够促使病人进食,增强机体防御功能,有利于促进恢复。该报告结果表明,通过对比治疗有效率等,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加强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监测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应用。

总的来说,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在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在今后工作中应继续完善,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加强对护士的管理,坚持严格的责任态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效增强护士的临床业务水平,提高护士的交流技巧,有效避免医疗矛盾,显著改善护理工作质量,进而为病人的身体康复发挥显著的作用。

猜你喜欢

脑梗塞溶栓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发现腔隙性脑梗塞怎么办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