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改善心理状况和完善应对方式的效果

2020-06-08关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5期
关键词:治疗师消极护理人员

关丹

(广西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0 引言

以情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是较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患者最初仅表现为心情抑郁、平日闷闷不乐,而后出现反应迟钝、意志力下降,最后感到人生毫无希望[1]。每个患者病情状况不同,疾病的轻重也有不同,加之此类疾病多为心理疾病,多由于自身心理障碍导致,除治疗外,还应进行相应的护理,以降低患者复发率,提升治疗效果[2]。有关研究表明,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提升护理满意度[3]。现选择我院2 年内收治的28 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收集我院2017 年9 月到2019 年9 月来院进行治疗的28例抑郁症患者资料,平均分成两组,其中,研究患者都是女性,年龄29~55 岁,患病时间为3 个月到5 年。最低教育为初中,全部患者均确诊为抑郁症,且病情已经基本恢复,能够自主填写调查问卷,无重大疾病及智力低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没有明显差别,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由工作时间比较长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专科护理,进行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并辅导其按时服药。患者入院后,应用语言文字和患者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并多与其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和对其他事物的看法;还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对疾病的相关内容,如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机制、诱因、复发因素、危害、常规应对方法和平时护理的注意事项等,令患者能够对疾病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同时还采取一些适当的工娱治疗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转移其抑郁情绪,激发对生活、工作的兴趣。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除此之外还进行认知行为护理:①健康宣教:由于每个患者的自身心理状况都不一样,加之此类疾病多为患者心理出现问题,因此,入院后治疗师及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入院宣教。以患者能接受和能理解的方式告知其有关抑郁症的相关知识、疾病的诱因、治疗方法、预后及平时护理的注意事项等,令患者能够知晓疾病,提升治疗配合度。②心理护理:通过每日和患者进行沟通谈心交流,与其建立彼此信任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语言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及对他人、对世界、对事物的看法,从而找到患者疾病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合理干预,令其能够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界,面对自身问题,更好地进行生活。③改善认知行为:由于抑郁症患者多是认知行为有异于正常人,多为消极看待世界。因此,改善其认知行为是治疗抑郁症的关键。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每日的心理变化情况,治疗师和护理人员鼓励及培养患者每日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形式可多样化,患者可将每日事情记录在本,并写下当时内心的想法。这样,既有利于患者自身对情绪进行控制,也有利于治疗师掌握病情。每日上午治疗师可针对患者前一日的记录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其中存在的消极事件和患者进行交流,询问当时患者的想法,并告知患者此类事情怎样看待才是正确的,并在和患者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和患者举例子来告知患者正确认知的好处,建议患者正确认识事物、对待他人。必要时再次进行情景模拟,以正确认知对待事情。记录当时患者心态,逐渐培养患者乐观对待世界的习惯。④集体讨论和沟通:仅仅进行单独心理辅导不易培养患者的集体感,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护理人员每周组织病友交流会,将抑郁症患者集中起来,通过宣讲抑郁症治疗成功的案例来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还可以令其相互交流和沟通,建立和谐关系,彼此促进治疗信心。护理人员通过交流会指出患者交流中的错误认知并予纠正,令其积极、正确面对生活。

1.3 评价指标

选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其抑郁程度: 若评分超过17 分就代表患者抑郁,轻度:超过17 分不超过19 分;中度:超过20 分不超过29 分;重度:评分>29 分。两组患者于住院当天及开展护理措施后分别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做好记录和对比。SAS 的焦虑状况等级划分如下:30~50 分。SDS 量表同样由20 个条目所组成,总分为30~5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信息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 和χ2检验,以P<0.05 代表两组之间差别明显,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进行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SDS、SAS 评分均较前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要高于对照组,且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要优于对照组,详细内容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应对方式及功能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应对方式及功能

研究组 对照组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HAMD 22.10±6.50 8.10±3.70 21.90±7.10 12.50±6.10 SDS 42.22±3.21 22.04±1.46 41.14±3.29 28.17±1.16 SAS 41.21±3.41 17.21±1.54 43.60±3.46 27.40±1.15项目

3 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感淡漠、兴趣不高、长期自我感觉劳累,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易醒、身体消瘦、周身不适等[6]。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心理、环境、生化及遗传等因素均可导致。发生前患者可能遭受严重的精神刺激,如突然的经济损失、意外、家庭变故或长期精神压抑等。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未有原因刺激就发病,但遭受刺激发病的患者人数要远远超过无诱因发病的患者人数[7]。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的表现是由于其消极认知造成的。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行为错误,将各类错误归结于自身,常常存在自卑心理,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己会给他人带来不幸,甚至认为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部分患者可能经常自责、自罪,认为自己无存在必要性,没有人生价值和意义,对于他人可有可无,对自身进行一系列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的消极评价[8]。认知行为干预疗法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要求护理人员有较好的配合度和较高的护理素质。护理人员应用自身专业技术,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运用一定的交流技巧和患者建立起信任关系,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和对周围事件的看法及应对方式,从而找出其认知和应对方式的错误,帮助其改正,令其了解到正确认知和应对方式的重要性,并进行实践,改变原有思想,克服消极心态。进行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SDS、SAS 评分均较前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要高于对照组,且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要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其心理障碍,改变其原来消极应对世界的习惯,更能够培养其乐观、积极的心态,克服其消极情绪,避免其复发。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治疗师消极护理人员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失眠男女]
[失眠男女]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