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部多排螺旋CT 低剂量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分析

2020-06-08邸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5期
关键词:准确度低剂量螺旋

邸彬

(北京老年医院,北京)

0 引言

伴随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和饮食条件等提高的同时,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呈持续上升的态势继续增长着,尤其是肺部疾病、胃病、肝病等发病率一致保持高发病态势的疾病。其中肺部疾病的发病因素多与环境有关,如空气污染、肺部感染等,正因此类因素的影响,我国患有肺部疾病患者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递增,同时也吸引着全世界对肺部疾病的关注。在此等情况下,若不采取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任肺部疾病患者的病情恶化,很有可能继续加重病情,以此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1-3]。本次研究为提高对肺部疾病的准确检出率,三甲医院决定选用肺部多排螺旋CT 低剂量扫描技术进行扫描检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某三甲医院影像科2018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收治的疑似或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抽取其中的3800 例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 低剂量扫描技术予以诊断。3800 例肺部疾病患者中男2000 例,女1800 例,年龄在30~50 岁,平均(41.27±5.49)岁。

纳入标准:①了解本次研究的整个流程且自愿签署参与研究协议书者;②符合疑似或确诊为肺部疾病患者的诊断指南者;③疑似或确诊为肺部疾病患者的配合度和治疗依从性高;④精神状态正常者且不存在其他合并疾病者;⑤语言和肢体沟通无障碍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疑似或确诊为肺部疾病患者的诊断指南者;②精神状态异常者;③语言和肢体上存在理解障碍者;④不愿签署参与研究协议书者;⑤除患有肺部疾病外,还同时患有慢性或急性疾病者;⑥配合度不高且治疗依从性差者;⑦患有严重器官疾病者;⑧患有家族性遗传病者。

1.2 方法

3800 例疑似肺部疾病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 低剂量扫描技术予以扫描,肺部疾病患者在扫描前必须先摘下身上所有的金属类物件,包括耳环、手镯、戒指等,尤其是胸部或颈部的项链等(金属物件容易影响图像质量,降低诊断的准确度)[4]。扫描时,肺部疾病患者的头部先进入,双手放于头顶处,注意不要挡在头部前,确保床面中线与肺部疾病患者的身体完全重合;接受扫描时,保持深吸气的状态,深吸气后屏气再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一直从肺尖到肺底,进行连续性的扫描。扫描参数:管电流50 mAs,常规扫描电流120 mAs,管电压120 kV,矩阵512×512,螺距1.0,准直宽度1.25 mm,无间隔重建[5]。

1.3 观察指标

3800 例疑似肺部疾病患者的检查结果的金标准以病理检查为主。①观察指标包括病理检查和CT 扫描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②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辐射剂量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利用SPSS 18.0 软件分析、处理,用t、χ2检验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多排螺旋CT 扫描和病理检查诊断结果

经多排螺旋CT 扫描和病理检查后发现,肺部疾病患者的检查结果中,阳性率略高的是病理检查,但和CT 扫描差距不大,而准确度及灵敏度、特异度等概率值稍高的也是病理检查,但结合综合性的诊断结果评估,病理检查和CT 扫描的差异性较小,不具有对比价值,详见表1。

表1 多排螺旋CT 扫描和病理检查诊断结果(n, %)

2.2 辐射剂量

3800 例肺部疾病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 扫描技术进行扫描,多排螺旋CT 扫描的常规扫描管电流-120 mAs,低剂量扫描管电流-50 mAs,低剂量扫描技术同常规扫描相比较呈下降态势。

3 讨论

肺部疾病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类疾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都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肺部疾病发生的因素包括大气污染或吸烟等,这两项主要致病因素与肺癌的发病率增高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6-7]。针对各类肺部疾病(肺气肿、肺部肿瘤、心源性肺水肿等),早期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肺部疾病重在早发现、早诊疗,以免因病程延长而导致病情恶化,进而发展成肺癌,威胁肺部疾病患者的健康生命。伴随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不但改革和发展,CT 扫描已经普遍应用到各类疾病的检查诊断中,而肺部疾病检查中的低剂量扫描技术是于1990 年首次提出的,是通过在扫描过程中管电压、管电流及扫描时间三项因素的影响将扫描过程中对肺部疾病患者的辐射剂量降到最低。本次研究三甲医院选用多排螺旋CT 低剂量扫描技术对肺部疾病患者予以扫描,同时将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予以比较。多排螺旋CT 低剂量的管电流为50 mAs,常规扫描电流120 mAs,管电压为120 kV,相较于常规扫描,低剂量扫描使用降低率为58.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新型多层螺旋CT一般都带有自动曝光控制装置,以确保影像质量不受影响前提下,可随时调节管电流(球管曝光期间),同时结合肺部疾病患者的体型及密度等,积极使用低辐射剂量予以扫描[8-10]。本次研究将多排螺旋CT 扫描和病理检查的肺部疾病诊断结果进行系统性比较,依据对比结果可知,经多排螺旋CT 扫描和病理检查后发现,肺部疾病患者的检查结果中,阳性率略高的是病理检查,但和CT 扫描差距不大,而准确度及灵敏度、特异度等概率值稍高的也是病理检查,CT 扫描各概率值:灵敏度86.76%、特异度78.13%、准确度84.00%、阳性预测值89.39%、阴性预测值75.53%;病理检查各概率值:灵敏度90.91%、特异度82.35%、准确度88.00%、阳性预测值90.91%、阴性预测值82.35%,但结合综合性的诊断结果评估,病理检查和CT 扫描的差异性较小,不具有对比价值。肺部疾病采用多排螺旋CT 扫描的常规扫描管电流-120 mAs,低剂量扫描管电流-50 mAs,扫描剂量同常规扫描相比呈下降态势。

综上所述,采用多排螺旋CT 扫描技术对疑似肺部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参照诊断结果可知,低剂量扫描技术能降低辐射剂量,且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但这种扫描技术的不足之处还有待深入研究,以便能提供具有较高准确性的诊断依据。

猜你喜欢

准确度低剂量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