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发展科学思维
——以“节肢动物”内容为例
2020-06-08李鹏红
李鹏红
(福建省厦门第十中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科学思维作为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1]。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课程教学活动一部分,通过动手、观察等实践经历,主动参与概念的建构,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并能将这种习惯延续到生活中,解决与生物学有关的现象和实际问题,促成学生达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现存的生物课堂,教师仍然以讲授为主。信息时代下,教师备课素材丰富,形象生动,对于扑面而来的知识,教师不停的讲学生不停记。生物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更多的知识源于生活,而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脱离生活,学生在感知外界时,更多是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想象,压抑初中生对知识探索好奇心,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构建重要概念,体验和领悟构建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1.教学过程
1.1 探究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教师播放蝗灾小视频,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以“蝗虫”为例,介绍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四人一小组,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资料等探究蝗虫的适应陆地生活结构特点。
活动1:观察蝗虫标本,结合课本P15页蝗虫结构示意图,完成蝗虫结构名称填写。小组成员间互相提问,在蝗虫标本上找出相应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填图初步识别蝗虫各部分结构名称,利用蝗虫标本的观察,进一步加深对各部分结构名称的记忆。
活动2:小组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回答问题:①轻轻触摸蝗虫的体表,有什么感觉?②数一数蝗虫有几对足?有什么特点?③动手伸展蝗虫的足,你发现了什么?④展开蝗虫翅,你发现了什么?⑤你知道蝗虫的哪些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吗?
设计意图:感性的认知是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外部世界,在大脑中形成感觉和印象,并初步认知事物表象的一种方式,是人们进行理性认知的前提和基础。有研究发现,如果基于多种感官对学习进行输入,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让学生通过动手和思考,使其对蝗虫身体的结构有深层次了解,认同其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更好的理解“结构与功能观”。活动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亲自体验,在实践中发现知识,从而实现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发展学生对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的运用。
活动3:观察蝗虫的腹部,你发现了什么?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你的发现,你能尝试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观点?
材料准备:试管、清水、活体蝗虫
学生围绕呼吸部位在头部和腹部进行方案设计,小组间进行实验方案交流,修正和完善实验方案。课下完成实验,下节课进行结果的交流与展示。
设计意图:“尊重事实和证据”是科学思维的前提,学生根据实践观察,发现蝗虫腹部的上下波动,推测可能与呼吸有关,进而对呼吸部位产生疑问。由此引出探究问题:蝗虫呼吸部位在哪里?这一探究问题的解决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抓住探究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的本身,而不是套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这几个固定环节[3]。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个难点,需要小组成员的合作、讨论、确定初步方案,小组间交流实验方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方案修正和完善。运用思维进行实验设计,同时在实验设计中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1.2 昆虫的基本特征。
活动1:观察蝉和蜻蜓的标本,完成导学案任务二的表格,表格如下;
材料准备:蝉和蜻蜓的活体标本
活动2:根据观察结果,归纳三种动物共同特征。教师设疑:其他昆虫的特征都与这三种动物一样吗?
活动3:展示蚂蚁、苍蝇的图片,归纳昆虫的基本特征。
活动4:根据昆虫的特征,判断七星瓢虫、虾、蜘蛛、蜈蚣是否为昆虫,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归纳是从个别中发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式,学生对三种动物的观察,列表比较形态结构,归纳三种动物的共同特征。通过对蚂蚁和苍蝇的观察,进一步归纳出昆虫的基本特征。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从感性到理性,从一般认识到特殊的规律,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活动4设计,一方面通过学生口头表述理由,监控评价学生对知识理解,一方面为引出其他节肢动物特征作铺垫。
1.3 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材料准备:虾的活体、镊子、培养皿
活动1:①轻轻的触摸虾的体表,你发现了什么?②观察虾的触角你发现了什么?③数一数,你发现虾有几对足?伸展虾的足,你发现了什么?④你能归纳出虾与昆虫的共同特征?
活动2:①观察蜘蛛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②你能归纳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活动3:教师设疑:外骨骼对于节肢动物有什么作用?观看蝉、螃蟹、蜘蛛三种生物动态蜕皮过程。
活动4:分析问题:在所有的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呢?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活动建立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方法上迁移,快速找出动物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总结节肢动物主要特征。教材中以学生熟悉昆虫介绍蜕皮现象,考虑到学生对其他节肢动物的蜕皮现象较为少见,所以提供螃蟹和蜘蛛的蜕皮视频,拓展学生的眼界,加深对外骨骼作用的理解。活动4目的引导学生认识节肢动物以不同形态结构来适应多种环境,这是是节肢动物分布广泛主要原因。
2.教学反思
对于节肢动物这个名词有点陌生,尽管它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但是学生对节肢动物的了解不系统,特别是”昆虫“和”节肢动物“这两大类动物的特征及关系,这是本节课教学难点之一。布鲁纳强调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以“昆虫特征”和“节肢动物特征”为学习内容主线,通过准备动物的实物、标本代替图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以问题进行引导,指导学生观察实物、标本,不仅动眼还要动手、动脑,通过亲身的体验,列表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构建“昆虫特征”和“节肢动物特征”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环节,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深入学习,提高学生逻辑思维水平。
3.教学建议
基于实验教学中概念建构,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发现过程,逐步探寻概念本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的记忆将更为的牢固。例如: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师准备芸豆和玉米种子,关于种皮保护的作用,教学中我们经常一句带过,但实际教学组织学生观察未浸泡的芸豆的种皮,感受它的硬度,同时让学生扯一扯浸泡过芸豆种皮的韧度,推测种皮的作用。通过动手过程,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种皮的作用,更好理解“结构与功能观”。而玉米种子结构教学,只是简单对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进行观察,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实验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玉米(煮熟)进行实物分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种子分离:果皮和种皮→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从种子的整体性认识玉米各部分的结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的探寻即是思维的发展,“尊重事实和证据”是科学思维的前提,实验教学能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根据观察到生物学事实,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从而达成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