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留未来、体验至上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T2 航站楼及交通中心工程

2020-06-08付小飞FUXiaofei

建筑技艺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楼机位航站楼

付小飞 FU Xiaofei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1 T2 航站楼夜景鸟瞰

2018年宁波机场吞吐量首次达到千万以上,在正式跨入繁忙机场行列的同时,宁波机场面临来自上海、杭州等吞吐量几千万的区域枢纽机场和同样发达的高铁、周边同级机场长短线的全方位竞争和挤压,迫切需要重新规划发展蓝图以应对现实和未来的挑战。

宁波机场现有T1航站楼4.35万m2,停机位20个,近机位7个。原旅客设计容量300万人/年。在2013年宁波机场吞吐量已超过600万,本次T2航站楼建设可满足900万人/年旅客量,其中国际旅客150万人/年。远期将兴建T3航站楼,2040年宁波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3 500万人次,将发展成为华东重要的区域枢纽机场。。

1 可持续规划——提升运行能级

1.1 放眼未来,立足本期

根据宁波机场总体规划设想,到2040年航站区将会呈现多个航站楼运行的总体格局。这种多航站楼的连续建设会带来机场国内国际流程的持续搬迁和调整,先期建成的航站楼会因此不断地改造,造成一些设施和空间的浪费。例如,T2现有的国际功能在规模上无法满足未来的增长需求,而刚从T1搬迁的国际功能紧接着又要再搬迁至T3,这种多次搬迁将对国际旅客的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国际联检等设施也需拆除,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从规划可持续性角度,我们利用T2的灵活扩建、国内国际功能容量的灵活切分、容量调配便可满足提供适应远期发展的国际机位,从而避免多次改造和搬迁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业主: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宁波市海曙区

建筑设计: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项目总负责人:郭建祥

设计总负责人:付小飞

建筑设计团队:陈静、胡实(T2 航站楼);申世明、刘冰(交通中心)

建筑面积:112 410m2(T2 航站楼);54 980m2(交通中心)

设计时间:2013

建成时间:2019

图片版权: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朱希恩、徐喆、庄哲、申伟、杜佳航

1.2 互联互通,突破容量限制

2 航站区近/远期机位布局图

3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2040 年远期规划图

4 T2 航站楼出发车道边

5 T2 航站楼出发车道边的立体交通

6 T2 航站楼及交通中心总平面图

7 T1、T2 航站楼出发层本期平面图

8 T1、T2 航站楼出发层远期平面图

9 交通中心绿化屋面

对宁波机场这种多航站楼格局来说,打破界限提升效率是突破容量限制的重要举措。空侧桥位的灵活分配对航站楼提升容量和运能作用明显。我们将T2国际机位安排在西侧,使国内机位与T1国内机位相连,T1和T2相邻处的机位可以灵活服务T1、T2航站楼,打通了两楼的桥位互通限制。同时,T2国内空陆侧出发层、到达层都设连廊与T1无缝对接,实现了1+1〉2的功能共享。

2 灵活性与弹性——应对发展

2.1 构型留白——破解扩容难题

航站楼吞吐量增长主要受机位和主楼设施的限制,而过多考虑预留会导致建设规模过大,投资难以控制,近期空间和设施可能出现闲置和浪费。面对未来扩容困境,T2航站区规划在总体投资和规模控制要求下,通过构型留白、空间留白为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留出了余地。T2航站楼构型整体呈梭型流线布局,在保持构型完整性的同时,考虑未来主楼扩容的可能性,我们因地制宜地在主楼两侧的两个空陆侧交界处布置两个室外庭院作为主楼留白,庭院在本期地下部分的桩基承台一并施工,未来可通过简单的钢结构体系扩建便可实现主楼面积的增加。规划构思中除了近机位利用端部放大区域靠近陆侧预留3个桥位,未来可再增加30%的旅客容量以外,相应扩容需要的主楼办票、查验通道等主楼设施并非一次性统一建成,从而避免一期面积过大,投资难以控制。

2.2 竖向发展——商业平台提早预留

10 T2 航站楼到达层

11 T2 航站楼西指廊北侧

12 T2 航站楼人字连桥

随着客流的增加,航站楼的商业服务设施往往会出现有客流、没面积的尴尬情况,使旅客服务水平和机场商业收入大打折扣。T2航站楼在主楼部分充分利用出发大厅的高度和商铺、贵宾休息室等房中房的屋面来作为可扩容的商业服务面积,初期做好交通核及机电预留。此外,随着反恐安防形势日益严峻,以及民航局建设平安机场的最新要求,驻场单位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预留空间也为相关办公设施的增加提供了可能。

3 一体化的交通中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交通中心的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型航站楼的项目中,但中型机场航站楼在有限的交通配套条件下,也愈发重视航站楼的交通配套。一个紧凑、集约一体化的交通中心能够有效提升旅客便捷换乘的体验。T2航站楼交通中心(以下简称交通中心)由一条连接市区高铁、客运中心的地铁站与公交长途巴士与BRT快速公交候车站厅、出租车候车点以及短时私家车停车库组成。

3.1 双换乘通道,高效解决旅客换乘

交通中心和航站楼在地下一层及4.5m空中连廊实现双通道连接,彻底与到达上客区实现人车分流。两条通道通过竖向电梯扶梯互有联系,可连接所有公交上客区和私家车库。4.5m空中连廊方便无行李到达旅客直接通往车库或地铁站,非常适合宁波这样一个商务旅行需求较多的城市。

3.2 半敞开地下通道,落地绿色出行理念

13 T2 航站楼西指廊端部

14 交通中心敞开停车库

考虑到交通中心及地铁车站的运营时间不一样,设备系统也相对独立,交通中心地下通道的空间与地铁站完全连接会导致能耗难以控制。采用敞开庭院相连的策略,能有效避免运行时差带来的能源浪费。此外,地下通道与航站楼连接部分由于有雨棚覆盖,因而采用了半室外的开敞通道来减少建筑能耗。地下通道的半敞式设计以及在室内段增加的屋顶天窗使通道在白天完全靠自然采光就可满足照度要求。

3.3 敞开式立体车库,实现零能耗

私家车库采用半地下敞开式,车库周边无外墙并向四面敞开,利于车库废气的散出和自然光线的引入,建筑四周与基地间采用了下沉庭院的设计。庭院内的建筑绿植对吸收废气、净化空气、调节微气候起着重要作用。南北相对空旷,采用缓坡与周边绿地相连,为了拉近地铁和航站楼的间距,东西两侧庭院垂直敞开,庭院墙面考虑垂直绿化藤蔓植物。此外,在车库结合汽车坡道等位置设置敞开内庭,提高了自然通风和采光的均匀度。

4 人性化设计——以提升旅客体验为导向

4.1 一体化的出发大厅,增强旅客方位感

放松的场所能让乘客满意,一个简单、可预测、直观的航站楼体验也会降低旅客的焦虑。T2航站楼出发大厅采用高效的前列式流程布局,旅客办票、查验、候机流程便捷高效,整个流程被一个一体化屋面所覆盖,旅客进入大厅便一目了然,非常容易分辨。旅客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清楚认知自己所处位置及目的地的方向,有效地缓解了紧张旅行带来的压力。

4.2 共享空间交通节点,增强旅客空间识别

航站楼中的竖向贯通空间对旅客识别、出发到达各类流程联系、体验机场独特空间魅力,起着重要的作用。T2航站楼在靠近陆侧出发、到达车道边、连接交通中心的无行李通道以及地下换乘通道,均为交通流线汇集、旅客必经的交通节点。这些位置中的多处设置了上下贯通的中庭空间,极大地增强了旅客的空间识别性,便于旅客汇集和等候。

4.3 面向景观的远机位候机厅设计

远机位候机一直以来都是被安排在底层低矮的空间中,向外只能看到车辆穿梭而忙碌的机坪,这个空间中的旅客体验更多的是拥挤和紧张。T2航站楼远机位候机厅安排在庭院和机坪交界的地方,在候机的同时可以欣赏到郁郁葱葱的绿色。候机厅空间上下贯通,为远机位候机厅带来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宽敞明亮的候机环境。

15 T2 航站楼剖面图

16 T2 航站楼国内安检厅

17 T2 航站楼国内行李提取厅

18 T2 航站楼出发大厅

4.4 自然光线加强引导,提升旅客体验

光会影响旅客的心理状态,充足的光线是缓解旅客旅行压力的重要因素。主楼钢屋盖整体形态呈梭形,空间舒缓流畅。钢屋盖采用桁架与网架相结合的结构体系,而梭型天窗位置采用单层钢构,为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创造了结构条件。天窗采用建筑、结构、装饰、照明检修一体化设计。主楼10个梭形天窗均匀地覆盖了航站楼主要的办票、查验和商业空间,天窗下悬吊着由白色PTFE透光膜材制成的遮阳板,将自然光均匀地散射到室内空间。候机区的弧形天窗位于通道中间,明亮的光线将旅客引导至各个登机口。交通中心通往航站楼的地下通道沿途利用敞开车库天井设置采光天窗,室外天井将自然光直接引入地下,旅客虽然置身地下但并不会感到压抑沉闷,提高了旅客通行的方向感和舒适度。

4.5 里应外合的绿化景观设计

绿化和景观采用外部围绕,内部嵌入的设计理念,让旅客在每个主要流程的空间转换与停留处都能体验到浓浓的绿意。国内国际餐饮区围绕庭院布置,提升了就餐环境和氛围。在国际到达联检区,旅客入境等候的同时可以欣赏到庭院美景,舒缓紧张的等候压力。国内远机位候机厅同样可以在等候的时候体验绿意,到达旅客则是从标高4.5m的过街连桥去往被地下绿化庭院及同标高的车库屋顶绿化所包围的交通中心。

19 T2 航站楼国内远机位候机厅

20 T2 航站楼贵宾办票区

21 T2 航站楼主楼采光天窗构造详图

22 T2 航站楼主楼采光天窗

23 T2 航站楼国际端部候机厅

24 T2 航站楼南侧全景

5 以感性融入理性之中来提升文化体验

5.1 因地制宜——结合地域气候特征

宁波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强,常有台风侵入。T2航站楼整体呈南北向布置,南向是航站楼主入口立面。结合宁波多台风地区的气候特点,航站楼没有简单地利用高大的屋面出挑来形成遮阳,而是将雨棚与屋面处理成S形,使得压低的出挑雨棚形成对主立面的遮挡,不仅减少了南向光线的直射,还降低了屋面的迎风面高度。主楼两侧贵宾大厅和陆侧连廊部分的玻璃幕墙采用金属格栅外遮阳,避免室内大空间受到阳光直射。指廊朝向陆侧部分,采用立面屋面一体化处理,以实为主,降低幕墙高度,减少玻璃幕墙面积。

5.2 在地性表达——结合地域文化特征

航站楼是城市对外的门户、城市印象的窗口。结合地域文化,是每个航站楼设计的出发点。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宁波早在唐宋时期就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鸦片战争后辟为通商口岸,成为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丰富的藏书文化就来源于当地浓厚的人文气息。

5.2.1 船与海——建筑与结构形态的文化表达

航站楼建筑一体化屋面立面及雨棚卷曲的建筑造型,其构思来源于书卷和船体;而主入口大雨棚暴露的弯曲钢梁形成有韵律的节奏,则是来源于航船的龙骨,阳光透过玻璃雨棚照钢梁之上,形成变化丰富的光影效果。

5.2.2 柔润砾石——室内商业氛围的文化表达

国际国内商业区的店铺设计灵感来自于海浪冲刷岸边的岩石。建筑外墙采用圆滑流线型的建筑形态,外饰面采用模数为1.2×2m的彩釉玻璃饰面,光洁圆润的玻璃墙面映射出周边琳琅满目的店铺、店招,刺激了旅客的购物欲望。围绕的铺地拼花采用弧形深、浅两种花岗石,形成流动的线条,引导旅客购物结束后到达登机口。

6 结语

随着2019年12月29日宁波栎社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正式转场,历时6年的机场扩建工程已告一段落。T2航站楼及交通中心的顺利落成和启用极大缓解了宁波机场的运行压力,提高了机场的服务品质,跟上了中国民航大发展的时代步伐。民航业的自助办票、人脸识别、行李追踪等先进技术正在改变旅客出行的体验和方式。航站楼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将成为未来应对这些新变化、新要求的设计导向;注重航站楼空间识别性、流程便捷性、位置感和方向感、引入自然光、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仍是提升旅客体验、创造舒适出行的设计主线;抽取当地丰富文化元素并与航站楼的特有建筑特征相结合,是将机场打造成为城市门户形象和文化名片的主要设计手段。

猜你喜欢

主楼机位航站楼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南农新生“建”主楼
2019东营地震抗灾演习直播方案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我们的校园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超越常规 更进一步 5月24日上午场9机位实拍图解
朝鲜新航站楼亮相
婚礼多机位拍摄&剪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