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2020-06-07陈德强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有效性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陈德强

摘 要:在素质教育及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有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对应的教育教学工作。语文阅读教学部分作为语文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锻炼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语文课本上文章题材类型多种多样,加之学生之间能力不同,现阶段固定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班级整体学生,长期维持只会不断降低教学有效性。所以需要教师能够及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与优化,以更合理完善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促进班级学生整体阅读水平的有效提升。文章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做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14

课本上文章题材类型较多,学生想要读懂文章,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对文章的结构、主旨、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但目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时,整体教学有效性偏低,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得不到实质性提升。在固定阅读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甚至很多学生对文章阅读学习产生逃避情绪。为了改善此类情况,促进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理解,需要教师以学生的阅读方式及学习思维为出发点,对现有的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优化。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根据班级学生课堂阅读表现情况、考试成绩、课后作业等方面做出分析,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固定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章结构、主旨、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讲解过于固定化,学生在知识接收过程中缺乏对文章的自主思考、想象和分析,基本上按照教师所提供的思路进行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形成固定的阅读思维,在分析文章和解答阅读题目时难以表达自身的独特看法,同时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

2.课堂关系不合理

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将大部分的课堂学习时间交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理解,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还容易将自身的想法和观点灌输给学生,使得教学主观性较强。

3.阅读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很多白话文、文言文篇幅相对较长,所对应的阅读难度也相对较高。针对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还沿用单一的理论讲解模式,只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动力,削减阅读积极性。

4.阅读教学过程创新程度低

多媒体技术、PPT课件、翻转课堂模式、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平台、游戏教学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但目前部分教师缺乏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且难以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联合使用,导致阅读教学过程创新性和实效性较低。

二、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包括阅读及写作两部分教学,且阅读及写作在语文试卷中都占据较多的分数,所以有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写作提供基础

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掌握不同文章题材、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结构组成。高效的阅读学习可为学生的写作练习提供良好基础。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类型较多,不同的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学会多种语言组织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体会语言文字的奥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帮助。

3.获得情感体验

不同类型的文章表达的情感也不同,有对父母师长的尊敬热爱、有对童年或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有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关爱、有对旧社会和生活现状的不满愤慨等。学生通过文章阅读能够感受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对不同人和事物的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评估班级学生综合能力,优化调整阅读教学方案

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想法,才能对阅读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调整优化。教师一方面通过学生试卷阅读理解得分、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了解班级学生整体阅读水平以及普遍阅读学习难题,另一方面就阅读学习及教学方式,展开课堂交流或通过私下询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喜爱的阅读教学方法等。获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实际需求后更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方式、教学思维进行完善创新,结合阅读教学内容重新制订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案,并将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融合,提高阅读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2.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增强阅读学习多样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联合微课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阅读教学。比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先针对课文内容录制10分钟的微课视频发送至微信群中,并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文中几次提到背影?在这之中作者情感如何变化?”学生在课前先结合微课视频自主对文章进行阅读,对预习任务进行分析解答,同时也可以将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想法通过微信等渠道反馈给教师。教师在课前将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并选取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重点讲解。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筷子兄弟的歌曲《父亲》,很多学生都能自然而然地跟着哼唱起来,这样有助于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课文学习情境中。其后教师顺利引出文章内容,邀请学生对预习任务进行解答,提高课堂互动效果,对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在文章讲解结束后为了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后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些较为难懂的知识制作专项解析视频,发送到微信群或校园线上学习平台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阅读情况合理选择视频进行巩固理解。除此,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送一些有关父爱的文章或短视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观看,以达到升华父爱情感、促进学生孝敬父母的目的。

3.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拓展学生阅读思维及想象力

班级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能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创新思维较为活跃,教师应抓住班级学生的个体优势,借助小组合作學习推动班级学生共同进步和提升。比如在教学《社戏》一课时,该文章属于小说题材,其讲述的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但课本的《社戏》并不是小说完整内容,教师在教学前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将《社戏》删节部分进行展示,这样课文中的很多内容都可找到对应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学生观看结束后给予学生几分钟的快速默读时间,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致了解,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说豆是好豆?戏也是好戏?”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各抒己见,同时也能够对答案进行补充完善。就豆是好豆来说,有的学生可能只能找到好豆好在是自己一手计划得来的;有的学生可能只能找到好豆好在得豆的过程获得了淳朴无私的友情。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组员的想法进行整合分析,进一步得到更全面合理的答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案对学习问题进行总结,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到“豆不是真的好吃、戏也不是真的好看”,但相比较作者的成年生活来说,童年时代带给了作者精神上的满足,留给作者十分美好的情感经历。这样课堂学习中不仅能够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还能达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很多课文、古诗篇幅较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理解不到位、文章结构不清晰等学习问题。为了改善此类问题,全面提升班级学生阅读水平,需要教师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度,通过评估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应用信息技术增强阅读多样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多项阅读教学活动、完善阅读教学评价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合理的阅读学习方法,优化整体阅读教学过程,为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提供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 陶维利《试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软件:教育现代化》2019年第12期。

[2] 陈梦诗《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读书文摘》2018年。

[3] 刘建奇《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天津教育》2018年第7期。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