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郑州大学交通工程专业为例
2020-06-07冯红艳杜进华
梁 岩, 冯红艳, 杜进华
(郑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0 引 言
2018年底,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建设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科技进步的前提,建立更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已成为各高校的首要任务。
交通工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均与之相关[2]。随着近年来我国交通发展越来越快,对交通工程人才的需要和要求都显著提高,而交通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
基于此背景,本文以交通工程专业为研究背景,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对高校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1 交通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现状
交通工程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其相关标准及管理还不够规范,所以各高校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还有待提高。而且近几年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对本专业的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郑州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创建的“郑州工学院工程结构优化技术研究所”,2006年开始设置四年制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每年计划招生60人,至今已有9届学生顺利毕业。交通工程专业设立之初偏向路桥专业建设,随着专业发展及专业认证要求,需要合理制定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2 问题
1.2.1 以教师为中心
目前,在交通工程甚至是全国大部分高校教育中,实行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是领导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3],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评价考核方面,平时成绩占比小,期末成绩起决定性作用,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冲刺复习的现象,而学生临时的恶补成果并不能作为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另外,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单一,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2.2 课程规划不合理
郑州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设立之初考虑到学生就业问题,大部分课程为路桥专业课程,交通工程相关课程设置不足,这与国内交通工程专业现状类似。交通工程在课程规划方面的问题体现在:
(1) 课程教学架构不完整,知识呈碎片化。缺乏对每门课程的系统架构,导致课程之间不能建立联系,有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课程,其知识体系具有连续性与递进性,且课程内容具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学安排不当,学生在学习上就会出现忘记或跟不上老师进度的现象。
(2) 知识面广,专业性不强。交通工程与多学科都有交叉,而且不同高校会将交通工程安排在不同的院系,学生们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规划综合学习多学科知识,学习任务重、知识面广,这会造成学生学习强度过大,专业规划不明晰的现象。
1.2.3 实践教学不足
目前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而且实践大多是以参观性和认识性为主。在课程实验方面,实验安排多为课内实验且课时偏少,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比赛实践方面,对于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大学期间有很多的专业比赛可以实践参加,例如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竞赛,交通科技大赛,各种桥梁设计大赛等,参加这些比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而且对以后的升学或者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大多数高校并没有针对所有学生的比赛实践培训课程,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参加比赛实践的积极性。
2 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和策略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高等教育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观念[4]。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导向,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大发展。
交通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人才发展方向有交通规划、设计、管理,路桥建设与维护等方面。基于其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才发展的多样性,教育部交通工程专业分指导委员会2011年拟定了专业标准,确定了总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交通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获得注册工程师良好训练,能胜任道路桥梁、公共交通等交通工程相关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5]。
2.1 培养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通工程专业
首先根据本专业发展现状,进行社会、企业、毕业生调研,完善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参考相关教育指导纲要及标准确定本专业毕业要求,基于专业发展及特色,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最后根据毕业要求和评价体系,确定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进行具体的课程实践改革[6]。
2.2 策略
2.2.1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从课程规划和课程内容两方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1)课程规划方面,首先应明确核心课程,如交通工程、道路交通系统分析、线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按照专业规划方向和目标,细化和明确每学期的教学目标,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按照“通识+基础+专业”课程体系进行[7],在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安排方面,要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在专业课程方面,可以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分别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例如可以将交通工程划分为交通管理与规划和道路桥梁设计两大模块,在学习完相关专业核心课程后,将更精细的拓展课程设置成不同的选修板块,让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同学继续学习。
(2)在课程内容方面,结合目前疫情环境,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越来越丰富,应充分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可以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即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的最大优势。互联网的发展为学生获得学习资源开拓了新的途径,在交通工程专业,丰富的学习资源不仅能增加知识储备,而且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
2.2.2 加强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以“夯实基础、加强实践”为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转化。课程设置当中注重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将抽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一环[8],应该鼓励学生加入实践创新活动。在实习方面,鼓励学生多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学院组织丰富的专业活动、进行相关的校企合作,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和实习机会。关于课程实验,在规定的课程实验之外,应多提供开放性实验,增加同学们科研的热情。
2.2.3 能力要求与评价体系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根据专业要求形成具体的能力评价体系。其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要兼顾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9]。
在评价考核方面,课程评价和毕业要求是检测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途径。课程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阶段性评价,应适时适度,注重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同方面,而不是以试卷作为唯一标准;毕业要求既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判,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需要依据相关标准及纲要和具体的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以及时检测学生学习的质量。
3 结束语
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有力途经,也是新时代下社会对新型专业人才要求的具体体现。在现阶段,教育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要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坚持专业共性化和办学个性化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