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教学设计优化研究
——以“齐鲁课堂”初中英语导入为中心
2020-06-07黄硕
黄硕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00
1 教学设计中的课堂导入
教学设计是教师将各种教育要素统筹规划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载体。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将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融入教学各个环节。教学设计的起始组成为课堂导入,其的作用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复习旧知与衔接新旧知识。同时,课堂导入的实施者教师本身也会在实施过程中快速进入教学情境。样本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衔接新旧知识的目的占比较多,复习旧知目的最少。
2 齐鲁优质课及其导入方法分析
图一研究样本所选择的23 节初中英语优质课各有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地区上,包括山东省八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市,因此研究结果对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学校都有指导意义。从课题上来看,涵盖了课程标准中英语水平三到五级标准所需的教材,以各个水平的课题来观察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同时,样本中有三对相同课题的样本,通过控制课题变量,从其它角度来观察这三对样本。课型上,有阅读课、听说课、写作课、语音课、试卷讲评课和复习课多种课型;不同课型着重点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区别,对各个样本以课型分类,从而能从更多视角观察分析教学实践过程。
图二优质课堂导入时间占比一般为0.049 到0.087 之间。从课型来看,复习课中的导入部分往往直接导入非常简短,或者比一般课堂导入时间要长。复习课中的知识已经学过,导入过程也可看做复习的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导入时间长一些并不影响课堂效率。
听说课导入时长一般较长,这是为了创设语言环境,激活学生已有语言知识,帮助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如教师17 的听说课,导入用时六分钟,在听和说方面带领学生进行充分预热,为新内容听说做好铺垫。
3 齐鲁优质课导入功能效果分析
课程标准给出教学实施建议:“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p.18)因此,对优质课的分析将主要从是否有益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是否有针对性促进英语运用情况、培养英语文化意识,是否创造性地使用导入方法、教材,以及多媒体的效果等这些角度进行。
3.1 主体性
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做到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ibid).因此,学生主体性原则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方式,回答问题次数等方面体现出来。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有直接点名提问,齐答,自由问答,教师领读,自由问答,小组推荐代表回答,师生相互补充,教师自答,全班轮流回答和情境问答。
回答问题次数集中在十次到二十次左右。最少是零次,最多是90 次,这是因为采用了两种较为特殊的导入方法,对于直接导入,学生回答问题次数比一般导入方法要少,而九十次的回答问题,是因教师采用了全班轮流回答,每个人参与其中,答案形式较为简答,具有可行性。
合理运用学生齐答、全班轮流回答的提问方式有利于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发展的初衷。学生齐答采用的较多,齐答的内容中,yes 或no 回答又占比最多,这样保证更多的人参与到课堂中,与举手回答相结合,保证大部分同学参与的同时,又给同学表现的机会。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关注到学生主体性,也体现在遇到较为困难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提问,而非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如教师1 提问母亲节日期,学生一开始想不到准确日期,教师1 便先提问在哪个月份,再让学生回忆具体日期,逐步接近答案。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母亲节在哪一天,学生下次遇到相同的问题仍然可能记忆提取失败,然而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便会通过逐步回忆的,提取信息。
3.2 针对性
3.2.1 导入语言
优质课堂中,教师均采用英文语言授课为主,中文为辅的语言模式,在学生理解困难时才会使用中文帮助学生理解。针对性原则要求在英语课堂中使用英语教学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中文,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三到五级目标,三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可见处于此目标的学生不能够达到在完全无外界帮助的情况下理解教师描述熟悉事物的语言,因此,教师可以在有陌生词汇时给予学生提示,会取得更好地反馈效果。
3.2.2 导入内容
标准指出,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导入内容的针对性体现在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在优质课堂导入中,文化交流的内容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西方文化。样本涉及文化主题的课程有中国文化2 节,西方文化4 节。
教师4 的课题为愚公移山,愚公移山英文表述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这些熟悉的故事,结合了教学内容,又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传统文化,有益于学生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感受文化差异。
样本中,英语国家文化学习比重更大,所涉及的文化领域各不相同,从介绍西方节日—母亲节入手,了解西方民族对于亲情的看法,从而深刻理解中西人文差异。英文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到在真实英语情境中如何使用英语,拓宽视野。国外童话故事包括小红帽等,同样地,学生已经知道中文版本,但不能使用英文讲述,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使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3.2.3 创新性
(1)多种方法组合
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包含谜语导入,旧知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图画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音乐导入,画画导入,视频导入,问题导入,旧知导入,直接导入,魔术导入十四种导入方法。
图三其中,视频导入可分为原创和已有,有两个原创。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是直观的视频导入,音乐导入和图画导入也多次出现,其它导入方法使用频率大致相同。
样本中14 位教师选择单一导入方法,9 位教师选择多种导入方法组合,多种方法组合一般为两到三种导入方法共同使用。多种导入方法共同使用,可以保留每一种方法的优点,互相弥补劣势,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师4 采用图画导入和故事导入结合,如果只由教师讲述故事,教师本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故事效果,但是结合图画,故事情节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得故事导入的应用更加广泛,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评价语言多样
在样本, 重复出现的评价性语言有yes,ok,good,all right,right,excellent,great,thank you 等通用的评价性语言。对简单问题,单独使用,既给学生反馈,又能合理运用时间,正确处理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对于情境性问答,重复一遍答案后,再与通用评价性语言结合,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语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语言需要创新,评价性语言单一,学生会感到敷衍,则不能发挥其激励学生的作用。教师2 采用每个学生一次说偶数的游戏导入,学生参与度高,但是对教师的评价性语言使用也提高了要求,教师2 使用yes,all right,very good,great,嗯哼与肢体语言等评价语,变化的教学评价语使得导入游戏发挥了积极作用,学生在导入中有参与感,更好地进入到新课学习。
(3)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现代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传统媒体,同时积极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视频导入为例,在样本中视频导入使用了十次,各个教师依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视频用来帮助课堂顺利进行。教师9 的题为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阅读课采用了视频导入。教师9 紧扣课题内容,对23 位学生参加课后辅导班以及原因进行采访,并且录制成2 分20 秒的视频,在课堂中播放。录制视频时,参与的同学练习了英语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视频中出现的是学生自身与学生熟悉的同学,在播放时学生对视频内容更加感兴趣,可以由视频播放之后,教师与学生交流视频感想,学生的回答状态中可以看出。之后,教师就视频中的内容在课堂中展开深入采访。教师9 将课外活动录制的采访视频与课堂采访相结合,既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又有师生课堂的真实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往活动。
(4)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同一课题,由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师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教材,进行课堂导入。
教师4 和教师23 的课题都为愚公移山。教师4 借助与愚公移山相同题材的中国神话故事作为传统切入点,教师23 是从移走一座山看作魔术,类似的移走一个小小的硬币,引出移走一座山的故事。一个是从中国文化深入理解已经知道的故事,一个从西方文化视角重新看待中国古代故事的精神,不管是哪一种都有利于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更好地学习英语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