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宾阳话本字考证十六则

2020-06-06施伟宝

现代语文 2020年10期

施伟宝

摘  要:宾阳县古为百越西瓯之地,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宾阳话中的字和词逐渐失去了联系。为了恢复字词的联系,确定方言词的书写形式,围绕汉字的形音义,以古今音韵的对应关系为主证,并辅以相关书证和旁证,共考证出宾阳话中常见的方言词十六个,它们分别是:钝、窍、眵、壅、菢、、蓼、箸、禁、拭、瓮、瓠、罂、薸、镵、胯。

关键词:宾阳话;方言词;本字

一、引言

宾阳县,古为百越(粤)西瓯之地,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南(东经108°32′~109°15′,北纬22°54′~23°37′),距南宁市67.5公里。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的记载,宾阳境内有丰富的语言资源,汉语方言有西南官话、粤语、闽语、客家话和平话等,少数民族语言则以壮语和瑶语为主[1](A5)。

方言词本字考证对汉语方言词汇的历时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言词本字考证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方言语音进行田野调查,并归纳出其声韵调系统,掌握方言古今语音演变的对应关系;其次,对词汇进行田野调查,对目前方言中有音无字的词语进行梳理;最后,结合方言词的古今音义关系及相关用法进行论证,同时辅以相关书证(如《说文解字》《广韵》《集韵》等)和旁证,最终得出本字。

本文所有的方言语音材料和词汇材料均为田野调查所得。记音时选择宾阳县中华镇上施村作为代表点,村民称之为“宾阳话”,是笔者自己的母语方言。调查时以当地两名年龄为五六十岁的村民作为合作发音人。本文所选取的十六个词均是比较常见的方言词。

我们对本次调查作以下说明:

1.以“□”加标方言读音的方式,暂代考证结果出来之前的本字,如“□tan11”;

2.“<>”中为所考方言词的词性,如“<动词>”;

3.“~”亦暂代本字,置于描写方言词意义、用法的说明中,如“太~多学哪门都唔*识!”,其中右上角所表示的“*”表示其为方言同音字;

4.【】中为方言词本字,如“【钝】”;

5.“|”为方言用例之间的分隔线;

6.本文中的字母均为国际音标。

二、宾阳话音系介绍

在现在的宾阳话中,声母共有26个(包括零声母),韵母共有55个,声调共有9个。我们将宾阳话的音系归纳如下:

宾阳话声母说明:

1./?/、/?/、/?/同发音部位的三组声母,在当地有明显的差异,且有区分意义的作用,如周(/?ou35/),租(/?ou35/),秋(/?hou35/),粗(/?hou35/),收(/?ou35/),蔬(/sou35/),而/?/组声母一般只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

2.在当地老派(极少数七八十岁的老人)中,/kw/、/kwh/仍然存在,并与/k/、/kh/有别;在新派中,/kw/、/kwh/已经分别与/k/、/kh/合并。因此,只有26个声母。在宾阳话的有些方言点中,不论新老,唇化声母/kw/、/kwh/仍然保留,如县城口音的宾阳话。

賓阳话韵母说明:

1.以/u/为主要元音的韵母,/u/的实际音值为/?/,舌位要低一些。

2.上阴入主要配韵腹为长元音的韵母,下阴入主要配韵腹为短元音的韵母。

宾阳话声调说明:

1.声调中调值加下划线“__”的,表示该声调是促声调,发音时音长较短。

2.声调表中的古今对应关系仅表示绝大多数的情况。

三、宾阳话方言词本字考

1.□tan11:【钝】

<形容词>形容人头脑不灵活,蠢笨:太~多学哪门都唔*识!(太笨学什么都不会!)

按:□tan11,今读阳去(11),声母应主要来自中古定母①,韵母主要来自臻摄合口三等问韵、臻摄合口一等慁韵和臻摄开口一等恨韵。钝,徒困切,定母,臻摄合口一等慁韵字,古读去声。《广韵·慁韵》:“钝,不利也,顽也。”“不利”,即不锋利;“顽”,即固执,不灵活。《正字通·金部》:“凡质鲁者曰钝。”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庶竭驽钝,攘除奸凶。”《颜氏家训·名实》:“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字源》:“钝,形声字。从金,屯声。钝字本义为刀剑等锋刃不锋利……引申为资质愚笨,再引申为迟钝。”[2](P1236)今天的普通话中也说“钝”,如“这把刀已经钝了,不能再用来砍树了。”“他好迟钝!”在闽语和吴语中,“钝”也保留了“愚笨、不灵活”的意义和用法[3](P4190)。因此,“□tan11”的本字应为“钝”。

2.□khiou53:【窍】

<形容词>形容人聪明、头脑灵活:那~~哦*!(他很聪明!)

按:□khiou53,今读阴去(53),声母应主要来自溪母,极少数来自见母和晓母,韵母主要来自效摄开口四等啸韵和效摄开口三等笑韵。《广韵·啸韵》中的“窍”与“□khiou53”音义俱合。窍,繁体作“竅”,苦吊切,溪母,效摄开口四等啸韵字,古读去声。《广韵·啸韵》:“窍,穴也。”“穴”是“窍”的本义。《汉语大字典》:“窍,通,贯通也。”[4](P2937)此乃引申义。《正字通·穴部》:“窍,凡物气相通者曰窍。”《淮南子·俶真训》:“乃至神农黄帝,剖判大宗,窍领天地。”高诱注:“窍,通也;领,理也。”《字源》:“竅,形声字。从穴,敫声。本义是孔洞……引申有穿孔、凿洞、贯通、人或动物器官孔等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简化汉字时,把声符‘敫改为‘巧。‘巧的现代音比‘敫更接近于‘窍,表音较准;而且笔画也比‘敫少,书写方便。”[2](P667)从语义上看,“融会贯通”是“聪明”的表现之一,因此,“聪明”义与“贯通”义可构成引申关系。现在的福建厦门和广东揭阳的闽语中,仍在使用“窍”,意思是“机智、聪明”[3](P5165)。综上所述,“□khiou53”的本字应为“窍”。

3.□?hi35:【眵】

<名词>眼屎,不单用:眼~□pa33□p?m53(形容眼屎多)。

按:□?hi35,今读阴平(35),声母应主要来自清母和昌母,韵母主要来自止摄开口三等支韵和止摄开口三等之韵,少数来自假摄开口三等麻韵和止摄开口三等脂韵。“眵”在《广韵》中有两读,一为“章移切”,另一为“尺支切”,两者在读音上仅声母不同(前者为章母,后者为昌母),但释义无二,均为“目汁凝也”。方言中的“眵”应是来自“尺支切”,中古音韵为平声,昌母,止摄开口三等支韵。目汁,古语,眼泪之义,在今客家方言、闽方言中仍有不同程度的保留,当地人称眼泪为“目汁”,其中,广东梅县为/muk21??p21/,广东潮州为/mak5-2?ap2/,福建福鼎为/me?24?e?4/,福建宁德为/mik5??k4/。徐锴曰:“目汁之言旧矣,汁之凝者俗曰目屎。”唐代韩愈《短灯檠歌》诗:“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眵,今人谓眼中凝汁为眼眵。”“眵”指“眼屎”,与“□?hi35”音义俱合。现在,“眵”在一些方言中仍有保留。广东汕头话读“眵”为[?i55]。带“眵”的方言词,有山西临汾话中的“眵头”

(/ct?h?·th?u/),山西长治话中的“眵糊”(/c?h?cxu/),山东利津话中的“眵闹”(/ct?h?·n?n/),黑龙江齐齐哈尔话中的“眵马糊”(/c?h?·mucfu/)等,意思都是“眼屎”[3](P5442)。因此,“□?hi35”的本字应是“眵”。

4.□o?35:【壅】

<动词>施肥培土:~菜|~番薯|~粟麦(玉米)|~地豆(花生)。

按:□o?35,今读阴平(35),声母应主要来自影母,韵母来自通摄合口三等东韵、通摄合口三等钟韵、通摄合口一等东韵、通摄合口一等冬韵、梗摄合口二等耕韵和通摄合口一等宋韵等韵。《广韵·用韵》:“?,加土?田。”即“培土施肥”之义。但其古读去声,与今读不合,故本字非“?”。“壅”,影母,通摄合口三等钟韵字,古读平声。《汉语大字典》:“壅,把泥土或肥料培在植物的根部:~土。~肥。”[4](P530)《篇海類编·地理类·土部》:“壅,培也。”东汉王充《论衡·道虚》:“物黄,人虽灌溉壅养,终不能青。”唐代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之二:“刬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六畜》:“养之得法,必致繁息,且多得粪,可以壅田。”可见,“壅”的语义、用法与方言中的“□o?35”一致。

在汉语其他方言中,仍保留着“壅”的这一用法。如浙江苍南金乡话里的“壅田”,乃 “上粪肥田”之义;江西赣州蟠龙话、广东中山石岐话和福建仙游话都讲“壅肥”,乃“施肥”之义;福建建瓯话讲“壅粪”,为“浇粪施肥”的意思[3](P7271)。综上所述,“□o?35”的本字应为“壅”。

5.□p?u11:【菢】

<动词>孵(卵):~蛋|~几日蛋|~出来。

按:□p?u11,今读阳去(11),声母应主要来自並母,韵母主要来自效摄开口一等号韵、效摄开口二等效韵、流摄开口一等候韵、效摄开口一等晧韵。菢,薄报切,並母,效摄开口一等号韵字,古读去声。《广韵·号韵》:“菢,鸟伏卵。”《一切经音义》卷五引扬雄《方言》:“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伏鸡曰菢。”《农政全书·牧养·鸡》:“养鸡不菢法:母鸡下卵时,日逐食内夹以麻子喂之,则常生卵不菢。”[4](P3442)不少汉语方言仍使用“菢”[3](P5279)。因此,“□p?u11”的本字应为“菢”。

6.□wan31:【】

<名词>草鱼的一种称呼,不单用:~鱼。

按:□wan31,今读阳上(31),声母应主要来自匣母,少数来自云母、以母,韵母主要来自臻摄合口一等混韵。,胡本切,匣母,臻摄合口一等混韵字,古读上声。《广韵·混韵》:“,鱼名。”清代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可食,形长身圆,颇似青鱼,而色微灰,江湖中处处有之。食草,亦谓之草鱼。又作鲩。”《王力古汉语字典》:“,鱼名,鲩鱼,即草鱼。”[5](P1723)可见,“”与“□?hi35”音义俱合。

“”,在一些文献中亦作“鲩”“鰀”,均指草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鳞部·鲩鱼》:“释名:鰀鱼,草鱼。鲩又音混,郭璞作。其性舒缓,故曰鲩,曰鰀。俗名草鱼,因其食草也。”不过,“”“鲩”“鰀”三字来自不同的上声韵。,胡本切,上声混韵匣母字;鲩,户板切,上声潸韵匣母字;鰀,胡管切,上声缓韵匣母字。三字之中,只有来自混韵的“”才符合方言的古今语音对应关系。因此,“□wan31”的本字应为“”,而不是“鲩”或“鰀”。张慎仪《方言别录》卷上之二引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鲩鱼,似鲤,今扬州人谓之鱼。”现在的江苏盐城、阜宁(/xu?n35???/)、淮阴(/xu?n55???/)和扬州,仍称“草鱼”为“鱼”[3](P6888)。综上所述,宾阳话方言词“□wan31”的本字应为“”,当地人或写作“鲩”,虽然两者在意义上颇相吻合,但不合乎古今语音的对应关系,所以用“鲩”记“□wan31”并不十分贴切。

7.□liou31:【蓼】

<名词>一种近水生植物,可调味、药用:香~|辣~。

按:□liou31,今读阳上(31),声母应主要来自来母,韵母主要来自效摄开口三等小韵和效摄开口四等篠韵。蓼,卢鸟切,来母,效摄开口四等篠韵字,古读上声。《说文解字·艸部》:“蓼,辛菜,蔷虞也。从艸翏声。”《尔雅·释草》:“蔷虞,蓼。”郝懿行义疏:“《内则》烹炰用蓼,取其辛能和味,故《说文》以为辛菜。”《广韵·篠韵》:“蓼,辛菜。”“辛”,后用于形容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如辣味、苦涩味。《诗经·周颂·良耜》:“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毛传:“蓼,水草也。”南宋陆游《思故山》:“两岸红蓼连菰蒲。”《汉语大字典》:“蓼,蓼科部分植物的泛称。”[4](P3503-3504)可见,“蓼”和“□liou31”音义相符,“□liou31”的本字应为“蓼”。

8.□?ui11:【箸】

<名词>筷子,一般不单用:筷~。

按:□?ui11,今读阳去(11),声母应主要来自澄母、崇母和邪母,少数来自从母和禅母,韵母主要来自蟹摄合口一等队韵、遇摄开口三等御韵和遇摄合口三等遇韵。箸,迟倨切,澄母,遇摄开口三等御韵字,古读去声。《广韵·御韵》:“箸,匙箸。”《说文解字·竹部》:“箸,饭攲也。”清代王筠《说文句读》:“攲,持去也。《通俗文》:‘以箸取物曰攲。”《玉篇·竹部》:“箸,?也,饭具也。”《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众媳妇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陈设一番。”在很多现代汉语方言中,现在仍然用“箸”[3](P6846-6848)。由此可以断定,“□?ui11”的本字应为“箸”。

9.□??m53:【禁】

<动词>把……关(起来),圈禁:~我做哪门?(干嘛把我关起来?)|~猪落猪栏去。(把猪关到笼里。)|~鸡落鸡笼。(把鸡关到笼里。)

按:□??m53,今读阴去(53),声母应主要来自精、见、章、庄、知等中古声母,韵母主要来自深摄开口三等沁韵。禁,居荫切,见母,深摄开口三等沁韵字,古读去声。《广韵·沁韵》:“禁,胜也,戒也,制也,谨也,止也。”《广雅·释诂三》:“禁,止也。”《礼记·王制》:“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孔颖达疏:“禁谓防遏。”现代汉语有“监禁”“圈禁”的用法。在表示“拘留、束缚、圈禁”义上,宾阳话的“关”“禁”通用。一些南方方言仍然用“禁”来表示“囚禁”的意思,如南宁平话“禁起来”(/k?m?hi?lai??/),海口“禁起来”(/kim??xi???lai??/)[6](P4735-4737)。综上所述,“□??m53”的本字应为“禁”。

10.□s?k53:【拭】

<动词>抹,擦:~干净|~台~凳|~嘴。

按:□s?k53,今方言读下阴入(53),声母应主要来自生、书、心等中古声母,韵母主要来自曾摄开口三等职韵、梗摄开口三等昔韵和梗摄开口四等锡韵,少数来自梗摄开口三等陌韵和臻摄开口三等质韵。拭,赏职切,书母,曾摄开口三等职韵字,古读入声。《广韵·职韵》:“拭,拭刷。”《尔雅·释诂下》:“挋、拭、刷,清也。”郭璞注:“振迅、抆拭、扫刷,皆所以为洁清。”可见,“清”是“擦拭”的引申义。《世说新语·文学》:“殷(浩)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红楼梦》第十七回:“说着赌气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泪。”普通话中的常用成语“拭目以待”,其中的“拭”就是“擦”的意思。普通话主要说“擦”,宾阳话主要说“拭”。在一些现代汉语方言中,也用“拭”[3](P3984-3985)。综上所述,“□s?k53”的本字应为“拭”。

11.□o?53:【瓮】

<名词>形似葫芦的、瓷质一类陶器的总称:酸醋~(放酸醋,用以腌渍食物的陶器)|骨~(放骨殖的陶器,上有龙凤等浮雕,“拾骨入~”为当地给逝者迁葬的风俗)。

按:□o?53,今读阴去(53),声母应主要来自影母,韵母主要来自通摄合口一等送韵、通摄合口一等宋韵、通摄合口三等用韵和通摄合口三等送韵。瓮,乌贡切,影母,通摄合口一等送韵字,古读去声。《广韵·送韵》:“瓮,《说文》:‘罂也。”西汉扬雄《方言》卷五:“瓮,甖也……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瓮,或谓之甖。”《说文解字·瓦部》:“瓮,罂也。从瓦公声。”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瓮,大口,容一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瓮者,罂之大口者也。”《礼记·檀弓上》:“醯醢百瓮。”宋代王安石《赐也》:“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汉语大字典》:“瓮,盛东西用的陶器,一般腹部较大。”[4](P1524)《水浒传》第三十三回:“还是相公高见,此计大妙。却似‘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可见,“□o?53”和“瓮”音义俱合。“瓮”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容器,它不仅保留在普通话里,还保留在许多现代汉语方言中[3](P3464)。综上所述,“□o?53”的本字应为“瓮”。

12.□kou11:【瓠】

<名词>一种常见的瓜类,一般形如葫芦,可单用:葫芦~|瓜~。

按:□kou11,今读阳去(11),声母应主要来自群母,少数来自匣母和以母,韵母主要来自遇摄合口一等暮韵、果摄合口一等过韵和流摄开口三等宥韵,少数来自遇摄合口三等遇韵和遇摄合口三等御韵。瓠,胡误切,匣母,遇摄合口一等暮韵字,古读去声。《广韻·暮韵》:“瓠,匏也,又瓠子隄名。”《说文解字·瓠部》:“瓠,匏也。从瓜夸声。”《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汉语大字典》:“匏,葫芦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茎上有卷须。果实比葫芦大。晒干后可做涉水的工具,也可做容器,对半剖开可作水瓢。”[4](P586)对这一瓜类的说法,有的现代汉语方言称之为“匏”,如闽语和客话[3](P5323);也有的称之为“瓠”,如官话、徽语、湘语[3](P5323)。综上所述,“□kou11”的本字应为“瓠”。

13.□a??35:【罂】

<名词>瓦制器皿,腹大口小,用来盛放调味品或烹煮食物:盐~|药~|一~饭。

按:□a??35,今读阴平(35),声母应主要来自影母,韵母主要来自江摄开口二等江韵、梗摄开口二等耕韵和梗摄开口二等庚韵,少数来自宕摄合口三等阳韵和宕摄开口一等唐韵。罂,乌茎切,影母,梗摄开口二等耕韵字,古读平声。《广韵·耕韵》:“罂同甖。甖,瓦器。”《说文解字·缶部》:“罂,缶也。”段玉裁注:“罂,缶器之大者。”《广雅·释器》:“罂,瓶也。”《玉篇·缶部》:“罂,瓦器也。”《王力古汉语字典》:“罂,陶器,比缶大,腹大口小。”[5](P953)《墨子·备穴》:“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论衡·谴告》:“酿酒于罂,烹肉于鼎,皆欲其气味调得也。”《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忽见一妇人,年约三旬,外服旧衣,内穿锦裆;身怀六甲,背负瓦罂而汲清泉。”现在,南方的一些汉语方言仍在用“罂”,它相当于普通话的“瓶”“罐”或“瓮”[3](P6837)。综上所述,“□a??35”的本字应为“罂”。

14.□piou131:【薸】

<名词>浮萍,常作鱼食:捞~|喂~把*鱼吃;<名词>米汤上的一层薄膜:粥~。

按:□piou131,今读阳平(131),声母应主要来自並母,韵母主要来自效摄开口三等宵韵和效摄开口四等萧韵。薸,並母,效摄开口三等宵韵字,古读平声。《广韵·宵韵》:“薸,符宵切。《方言》云:‘江东谓浮萍为薸。”今本《方言》无此语[5](P1112)。有学者认为,“江東谓浮萍为薸”来自《尔雅·释草》的郭璞注[7](P150)。元代仇远《新安郡圃》诗:“古树巢空群鸟散,荒池沙满碎薸干。”古代文献中“薸”指“浮萍”,又写作“?”,两者为异体关系。《玉篇·艸部》:“?,同薸。”《集韵》中“薸”,又作“?”,读毗宵切。在现代汉语方言中,除了漳平永福外,“薸”的基本义几乎都是“浮萍”,或浮萍科的一些其他植物[3](P7318)。综上所述,“□piou131”的本字应为“薸”。

15.□?a?m131:【镵】

<动词>扎、刺:~屎窟(扎屁股)|着刺~中手(被刺扎到手)|用针~(用针扎)。

按:□?a?m131,今读阳平(131),声母应主要来自从母、澄母和邪母,少数来自崇母、群母、禅母等,韵母主要来自咸摄开口一等覃韵、咸摄开口一等谈韵、咸摄开口二等咸韵和咸摄开口二等衔韵。镵,锄衔切,崇母,咸摄开口二等衔韵字,古读平声。《广韵·衔韵》:“镵,吴人云犂铁。《说文》:‘锐也。又士忏切。”其语义与方言中“扎、刺”义联系较弱,但不难看出两者可构成用法上的引申关系。《王力古汉语字典》:“镵,动词,用针刺。《淮南子·泰族》:‘刻肌肤,镵皮革。高诱注:‘越人以箴刺皮为龙纹。清代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引《典论》云:‘刘表子弟设大针于坐端,客醉酒寝地,辄以镵刺,验其醒醉。”[5](P1557)《南齐书·东南夷传·扶南国》:“蔓少子长袭杀旃,以刃镵旃腹。”《新唐书·循吏传·薛元赏传》:“都市多侠少年,以黛墨镵肤。”在今天的广西宜山方言(西南官话)中,还有“镵”的用法,作动词,意思是“刺”:我挨钉子镵(/??an21/)对了我被钉子刺了[3](P7510)。综上所述,“□?a?m131”的本字应为“镵”,两者音义俱合。

16.□xa53:【胯】

<名词>两腿之间:腿~;<名词>两物之间的角落或缝隙:脚~|山~。

按:□xa53,今读阴去(53),声母应主要来自溪母和晓母,韵母主要来自假摄开合口二等禡韵。胯,苦化切,溪母,假摄合口二等禡韵字,古读去声。《广韵·禡韵》:“胯,两股间也。”《说文解字·肉部》:“胯,股也。从肉夸声。”段玉裁注:“合两股言曰胯。”《史记·淮阴侯列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袴,一作胯。”鲁迅《呐喊·故乡》:“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在有些现代汉语方言中,尤其是官话区的人们更常用“胯”,多为“股间”之意[3](P4987)。综上所述,“□xa53”的本字应为“胯”。

四、结语

本文围绕汉字的形、音、义,以古今音韵的对应关系为主证,并辅以相关书证和旁证,分别考证出宾阳话中tan11、khiou53、?hi35、o?35、p?u11、wan31、liou31、?ui11、??m53、s?k53、o?53、kou11、a??35、piou131、?a?m131、xa53的本字是:钝、窍、眵、壅、菢、、蓼、箸、禁、拭、瓮、瓠、罂、薸、镵、胯。我们对此进行了归纳,具体如表16所示: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汉语方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3]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4]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Z].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0.

[6]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余廼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定稿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6 Textual Researchings on the Original Characters of Binyang Dialect

Shi Weibao

(School of Literature,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Binyang County, in ancient times, was the land of BaiYue West Ou. In the long process of evolution,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Binyang Dialect gradually lost their connections. In order to rest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rds and their characters, and to serve the etym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vocabula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taking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phonology as the main evidence, supplemented by documentary evidence and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when necessary, sorting out and researching sixteen original characters in Binyang Dialect, which are 钝、窍、眵、壅、菢、、蓼、箸、禁、拭、瓮、瓠、罂、薸、镵、胯.

Key words:Binyang Dialect;dialect words;original charac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