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施策,危难之际显担当
——记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所所长鲍倡俊

2020-06-06单云峰唐震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4期
关键词:抗疫病例肺炎

单云峰 唐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鲍倡俊临危受命,担起“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防控组组长的大梁。这位连轴转的抗疫“超人”,多次前瞻性地提出抗疫对策,被省和国家的主管部门采纳。

临危受命,指挥部里过春节

从疫情暴发至今,鲍倡俊所长全天候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就连春节和元宵节都是在防控指挥部度过的。同事许可说:“鲍所就像一台永不知疲惫的机器,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坚守在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岗。”

哪里有疫情,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经常半夜接到应急电话,拎起包就走。指导当地防治要点后,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地点。最忙的一次,下午从南京出发去南通市,解决当地流调问题后,又奔赴无锡市与一线防控人员布防工作,凌晨两点又返回南京,略微休息几小时,第二天一早又继续投入工作。

蓬乱的花白发、充满血丝的眼睛、消不掉的黑眼圈,成为他抗疫时的标配造型。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工作上,研判疫情走势、制定防控技术指南和方案、给政府控制疫情提供决策建议,通宵达旦已成为他和同事们的常态。

防疫战场,处处有他身影

作为资深的急性传染病防制专家,在这些年来的流感、禽流感、非典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处处有鲍倡俊所长的身影。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作为急性传染病防控专家的他,每天都和他的团队起早贪黑深入医院、社区、学校进行排查工作。连续数周高强度的工作导致他突发腹痛,他捂着肚子忍着疼痛,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流下来,甚至腰都直不起来。同事们劝他休息,而他说:“关键时候我哪能休息,咬紧牙关也要上。”

2007年,南京一家七口人突发怪病,他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调查。疫情处置经验丰富的他,认为该病例疑似病毒性出血热。然而,经过调查走访,采集病人和环境样本,却仍一筹莫展。不过这些年,他一直没忘“追凶”,直到2009年在湖南发现新病毒,再次发生病例才认证了他的观点。

2012年,江苏某地出现数例牛炭疽感染人的病例,在追踪到被宰杀的疑似病牛之后,急需采样。面对巨大的感染风险,他毫不犹豫地说:“采样风险太高,我是党员,我来上!”说着他就穿上防护服,开始采样工作。样本检测确认为炭疽阳性,从而确认为输入的病牛导致的炭疽感染,为追溯疫情源头、遏制疫情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015年1月,禽流感疫情出现,为了研究野生鸟类是否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及其是否与禽流感发生有关,他带领团队深入沼泽地进行采样。深冬时分,气温为零下5℃,寒风凛冽,为了工作方便,他只能穿着单衣和连体雨衣进行采样。踩入冰冷的沼泽,脚底如同刀割一般,双手更是冻得难以动弹。数小时的采样之后,他的手脚冻得通红、满是深深的裂口。他说:“再苦再难的工作也要有人做,我们不上谁上?”

最强大脑,指导科学防控

2020年1月22日,江苏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发生后,鲍倡俊所长的工作就更忙碌了。第一时间解读最新防控方案,了解分析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规律,指导疫情风险评估和疫情形势研判,形成评估报告并提出防控建议,为省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疫情初期,考虑到第一时间发现病人是整个疫情防控的关键,他建议各地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技术,对接公安系统。对于传染源来历不明的患者进行排查,对病例的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即进行病原检测,他的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上级的认可。

2月初的一天晚上,两份传染来源不明的病人资料摆上了他的案头。患者关系是外甥和舅妈,舅妈一直生活在本地,活动范围有限,身体有基础性疾病,曾去江都看病。外甥为销售人员,但去年11月就已从武汉返回当地。为了切实查清传染源头,鲍倡俊忙碌了两天,对病人做了详尽调查,全面排查患者接触人员后,最终确认外甥是与邻居打牌时被感染。

为了防止密切接触者被漏判,他前瞻性提出病例发病前2~3天作为密切接触者判定的起点。这一观点被省和国家卫生健康部门采纳。

随着输入病例的增多,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不断增大。鲍倡俊再次提出,要落实基层社区的防控责任,进一步强调和落实关闭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公共浴室、老年活动室、麻将馆。这一措施,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加强对于重点地区和人群的保护,重点关注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对住院病毒性肺炎病例进行病原筛查。这些科学的决策、研判,为打赢这场抗疫赢得了时间。

抗疫“超人”,抗疫战士的一个缩影

如何调查密切接触者?如何采样?如何送样?……防疫战打响后,面对这种新型疾病,基层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这都需要鲍倡俊来回答。他的电话就是一部24小时疫情热线,随时接到来自全省各级各地的咨询电话。大到协调解决基层检测试剂、小到采样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不足、疑难标本送检等防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忙得一刻也停不下来。

今年1月31日,一位老太太去医院看病,检查血液发现白细胞偏高,但肺部无异常,初步排除了患新冠肺炎的可能。2月6日晚间,老太太再次就医,检查发现肺部有变化,白细胞降低。经调查,疑似就诊当晚输液时感染,当天输液室旁边急诊留观病房中早上有确诊患者。鲍倡俊得知这一病例后,认为病情有进一步传染的可能,当机立断,安排对病人、护士排查,果然又发现一位病人、一位护士感染。

当疫情发生,社会急缺专业信息、民众诸多问题得不到解答的时候,鲍倡俊所长又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电视、报纸和新媒体平台,及时向公众传达正确的疫情信息和防护知识,准确向社会大众开展科普宣教工作,并提供可靠的防控措施。如发现一起聚集性疫情是由于病人发病前从疫区归来未能做好居家隔离,反而参加社区聚会打麻将,最终导致多名牌友感染这一情况,及时通过媒体予以发布,并提醒公众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要聚会。

“疫情来临时,人人都不是局外人,越是困难的地方,公卫人员越是责无旁贷;越是危险的地方,共产党员就越要冲在最前方!”鲍倡俊所长说,“确实累,大家都很累,但同胞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考验着疾控人的使命担当,尤其是对于一线防疫人员来说,战斗就是日复一日的做好每一件琐碎、细致、平常的工作。这位24小时连轴转的抗疫“超人”,只是全省各级疾控机构一批又一批勇敢冲锋在抗疫前线战士的一个缩影,疾控卫士们一定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猜你喜欢

抗疫病例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病例”和“病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