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临床进展分析
2020-06-05张梦秋高静东
张梦秋 高静东
【摘要】作为发病频率较高的女性肿瘤疾病来讲,乳腺癌疾病在目前阶段仍然呈现程度比较明显的女性生命与女性健康危害性。临床针对乳腺癌疾病在施以治疗时,关键在于选择适合治疗此类肿瘤疾病的途径与措施。与原有的放化疗手段以及外科手术手段相比,运用中医中药手段更加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后续康复,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并且还体现为避免乳腺癌复发的效果。在此前提下,现阶段临床关于治疗乳腺癌应当能够重点选择中医中药手段用于施行全面治疗,进而归纳现有的临床治疗进展。
【关键词】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临床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6..02
女性一旦患有乳腺癌的病症,则会表现为肿瘤迅速蔓延的情形,甚至伤害到女性患者自身的健康[1]。在情况严重时,患有乳腺癌的女性还会表现为迅速死亡的状态。由此可见,临床针对乳腺癌疾病必须着眼于早期治疗,避免延误珍贵的患者康复时机。关于乳腺癌的常见女性肿瘤若能做到正确运用中医中药手段加以全面治疗,则在客观上有助乳腺癌患者获得尽快的康复,对于潜在的疾病不良影响也能达到明显消除的效果[2]。
1 乳腺癌的病因病机
从中医的视角来看,对于“乳岩”疾病也可称为乳腺癌。女性患者之所以会患有乳腺癌的病症,其内在根源主要在于人体脏腑出现了阴阳失调现象,或者受到正气内虚给其带来的明显影响。并且从疾病成因的角度讲,患者患有乳腺癌病症的关键根源在于痰浊、气郁、热毒侵蚀或者出现瘀血现象[3]。
因此在经络学的理念中,阳明气血主要聚集在人体乳房的部位,并且肝脾二经都聚集于乳头的特殊部位。在此前提下,经过中医推理可见人体脾胃或者人体肝脏如果表现为病变的情形,那么多数将会造成乳岩出现病变。在现代中医的基本观点中,人体本源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来源于肾脏与脾胃[4]。这主要是由于,人体肾脏包含了体内的真阳与真阴,而人体脾胃对于消化吸收能够予以有效促进,同时还能达到滋养体内乳腺以及气血津液输送的效果。
经过上述分析可见,关于根治乳腺癌必须能够着眼于调节体内的各种脏器,调节肝脾肾三脏,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预防邪毒聚集乳房,通过运用协调与充盈体内脏器的方式来增强人体针对外邪侵袭的防控与抵御效果。女性对于正常的乳腺生理功能需要做到全面加以保护,综合运用滋养、调节与巩固的方式来治愈乳腺癌,在此基础上恢复女性乳腺的正常生理功能。
2 临床关于治疗乳腺癌运用中医中药手段的进展
依照现代中醫的基本临床理论,关于乳岩疾病必须能够切实做到驱邪抗癌以及扶正固本,并且还需要结合女性患者目前表现出来的乳岩疾病表征来进行综合性的乳腺疾病诊疗[5]。中医可以通过运用调和肝脾的手段来促进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尽早康复,进而体现了治疗乳腺癌领域运用中医手段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具体针对处于放化疗阶段、围手术期以及后期巩固阶段的乳腺癌患者而言,运用中医的治疗手段主要体现为如下的乳腺癌治疗要点:
2.1 减轻体内的毒性
运用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可以保证达到增效与减毒的良好效果,尤其可以用于防控不良的人体化疗反应。在现阶段的临床领域中,多数学者都已认同全身性的乳腺癌病症特征。患者如果呈现死亡的癌变后果,那么关键根源就在于远处转移导致的影响。从全身化疗的角度来讲,接受全身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虽然可以维持短期性的体内平衡状态,然而却会导致程度相对严重的毛囊细胞、消化道黏膜以及性腺受损。同时,频繁运用放化疗的乳腺病症治疗手段还会累积过多的人体血液毒性,并且引发人体消化道以及其他器官的副反应[6]。
例如经过反复性以及长期性的临床化疗后,很多患者都会频繁表现为脾虚或者其他的不良状况。然而与之相比,对于患有乳腺癌的多数女性患者若能施以益气健脾类的中药治疗,那么针对潜在的患者脾虚风险即可做到全面予以消除,同时还能体现毒副反应显著缩小的效果。在此前提下,目前针对乳腺癌治疗若能做到正确运用中医中药手段,那么对于体内现有的血液毒性即可达到明显减轻的效果。这是由于,中药本身具有镇静中枢神经的明显效果,并且还能达到妥善保护肠道粘膜与胃部粘膜的疗效。因此从协调肠道与胃部动力的角度来讲,运用中医疗法将会体现最佳的乳腺癌病症临床治疗成效。
患者一旦患有乳腺癌,那么必须频繁接受放射治疗。在此种状况下,对于放射反应如果能做到施以全方位的中药治疗,则可实现乳腺癌远期疗效的全面优化。在电离破坏的强烈影响下,患者本身将会表现为显著降低的生命质量,并且其自身还会承受相对沉重的心灵痛苦以及身体痛苦[7]。由此可见,对于放射治疗若能做到配合施以必要的中药治疗,那么针对潜在性的放射性膀胱炎、大肠炎与脊髓炎都能达到彻底避免的目标,从而体现了防控乳腺癌病症运用中医手段的价值。
2.2 减少乳腺手术后的各种并发症
术后的很多乳腺癌患者如果未能施以必要的中药辅助治疗,那么很多患者都会遭受并发症的伤害与威胁。通常来讲,乳腺疾病有关的术后并发症主要应当包含皮瓣坏死、上侧的患肢出现水肿以及皮下出现积液现象。但是截至目前,运用各类的西医治疗手段已经很难达到切实防控乳腺并发症的目标。但是相比而言,针对乳腺癌病症如果能做到适当选择中医手段施以临床治疗,则有利于迅速恢复术后的患者体质,并且对于潜在性的术后并发症也能达到切实减少的效果。
例如针对上部患肢出现水肿的乳腺疾病并发症而言,运用中医手段能达到全面消除患肢水肿的效果。患者出现水肿,临床可以选择运用五苓散或者其他类型的中药颗粒加以辅助治疗。此外,对于表现为皮瓣坏死并发症的乳腺癌患者也可灵活选择多种类型的中药治疗制剂,此类中药制剂主要应当包含带有消肿止痛以及活血化瘀功能的典型中药类型,从而针对皮瓣坏死的风险予以全面预防。
2.3 避免乳腺疾病出现转移现象以及复发现象
在某些情况下,乳腺癌患者虽然已经得到了治愈,然而后期又会频繁表现为乳腺癌转移或者乳腺癌复发的状态,因此仍然会伤害到女性患者自身的健康[8]。对于现阶段的乳腺癌防控以及疾病治疗领域来讲,运用中医手段可以达到癌细胞凋亡的促进效果,并且针对增殖过程以及生长过程的体内癌细胞也可有效予以抑制,在此基础上对于潜在的癌症转移与癌症复发隐患进行了彻底消除。
因此近些年以来,国内已有很多学者都在致力于探析术后易于转移复发的乳腺癌病症运用中医治疗的成效性。经过综合性的临床病症研究,学者归纳得出运用中医手段在客观上能够体现切实防控癌细胞表现为迁移与复发的效果。例如在乳腺癌防控的领域如果能适当运用菊藻丸来进行及时治疗,那么将会得到相对较低的癌病转移与复发概率,进而有效保障了女性患者健康。
3 结 论
在目前的现状下,临床关于治疗乳腺癌可以选择多样化的肿瘤治疗方式,并且全面认可了中医中药方式能够达到的肿瘤治疗实效。与传统肿瘤治疗领域运用的放疗化疗方式以及乳腺手术方式進行对比,建立在中医理论之上的癌症治疗方式体现为更好的综合治疗效果。这是由于,运用中医手段主要涉及调理患者身心以及开展情志护理,遵照循序渐进的临床治疗思路来帮助乳腺癌患者尽快实现自身的康复目标。
进入新时期后,临床领域关于全面治疗乳腺癌的典型肿瘤病症正在逐步摸索多样化的治疗方式。并且,及早察觉乳腺病变有助于挽救患者生命。从当前的现状来看,保守性的乳腺癌诊疗措施已经得到更广范围的女性患者认同,其中根源主要在于女性患者整体上提升了乳房审美需求。在此前提下,对于乳腺手术如果要切实达到缩小手术范围的效果,则不能够缺少辅助性的全身治疗手段。
因此可见,目前针对治疗乳腺癌领域有必要做到全面推广中医中药治疗措施,确保能做到灵活运用中医治疗思路,在延长患者生存年限的同时提升乳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莉玲.中医情志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在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自我效能和缓解不良情绪中的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12):133.
[2] 于 强,彭世军.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对血清CEA、CA125、CA153和CA19-9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7):1878-1881.
[3] 万 卉.中西医结合护理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9,32(11):185-187.
[4] 董淑珺.扶正祛邪汤联合化疗分期干预乳腺癌术后(正虚毒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03):30-33.
[5] 陈 莹,谢宛君,梁倩蓉,等.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算法的林毅治疗Ⅳ期乳腺癌用药规律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05):923-926.
[6] 张至惠,胡述博,王志峰,等.补肾活血汤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14(04):993-996.
[7] Ge Hongsheng, Zhou Jun, Thunder.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on immune function and long-term metastasis rate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J].Journal of Moder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28(14):1544-1547.
[8] Guo Yanjing,Liu Lifang.Advances in clinical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J].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2,30(08):1774-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