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提升学生猜想能力
2020-06-05范瑛
范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由此可见,猜想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想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适合诱发猜想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初步猜测,然后在后续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证明猜想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来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猜想能力。
观察中重点猜想
猜想不是没有根据的胡乱猜测,而是建立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做出的方向性的判断,是一种模糊的感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从已知条件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抓住要点来进行猜测。这样的猜测可以提升学生猜测的成功率,为他们习惯做出猜想打好基础。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笔者首先给每一组学生准备了一些边数不同的多边形,引导学生分工协作,用量角器测量出这些多边形中的角,并得出多边形的内角之和。在学生分组汇报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记录的各组结果,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这些多边形的内角和都与180度相关,虽然有些小组的计算结果并不是180的倍数,但是因为比较接近,所以学生普遍是认同这个规律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展开猜想,学生做出了方向性的判断: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的条数有关,而且都是180的倍数。在猜想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沿着猜想的方向展开探究,有的小组从数的角度去分析,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有的小组想到了将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找到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的条数之间的关系,将规律展现得更加清晰。
注重比較,抓住相同点
在观察中,学生除了动眼之外,更重要的是动脑,要抓住事物的联系和区别来进行甄别,做出初步的判断,这样的比较可以支撑学生猜想的大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些时间,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下进行猜想,提升猜想的成功率,帮助学生累积成功的经验。如在教学“2、3、5的倍数”时,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找到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所以一些学生猜测3的倍数也是看末尾的数,简单列举几个3的倍数之后,有学生得出结论“3的倍数的末尾是3、6、9”,这个说法很快遭到了大家的质疑,因为学生对于3的乘法口诀很熟,不少学生已经找到了更多的3的倍数,包括12、15、18等,这些3的倍数完全颠覆了“3的倍数也是看尾数”的结论。在出现矛盾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多列举一些3的倍数,然后进行观察。学生在列出足够数量的3的倍数后,发现3的倍数的末尾可以是任意一个数字,说明3的倍数的特点不是看尾数。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后,笔者又多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最后有学生做出了新的猜想:12和21都是3的倍数,18和81也都是3的倍数,会不会3的倍数与几个数字的和相关?在学生做出了这样的猜想之后,笔者再引导大家验证这样的猜想,探索学习就顺利得多。
从数学角度去猜想
在数学学习中知识的迁移是较常见的学习方法,在诱发学生猜想的时候,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抓住相似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出猜想,尝试将旧知识中规律迁移到新知识上来,很多时候都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如在“比的基本性质”教学中,笔者在出示课题之后,直接引导学生猜想比可能会有怎样的基本性质;在学生沉默之际,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什么是比,比和哪些知识有了密切的联系”等问题来思考,来猜想。学生结合比的定义,想到了比和分数之间的联系,于是他们将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过来,认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的大小不变”。在学生做出猜想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分小组举出不同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很快列出算式,证明了这确实是比的基本性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轻松探索出比的基本性质,并且对比和分数以及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体验。
直觉中提升学生猜想能力
直觉也是学生做出猜想的重要依据,或者说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集中体现。一个好的学习者,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建立联系,不仅仅依靠计算、比较等,很多时候他们对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敏感,直觉更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多给学生一些猜测的机会,无论是有依据的猜测,还是无依据的猜想,这些尝试会推升学生的直觉思维,提升他们的猜想能力。如在“圆锥的体积”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引出计算圆锥体积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猜测圆锥的体积与哪些因素相关。学生必然会提到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那么圆锥的体积到底如何计算呢?多数学生会联系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猜想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与圆柱相关。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将圆锥的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进行比较,猜测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想方设法来验证猜想。这样,学生的学习不仅丰富,而且收获绝对不止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那么简单。反思这样的学习,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教师组织学生的猜测,其实是给学生的学习一个大致的方向,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起点,正是因为这样的猜测,学生的探索取得了成功,他们的猜测能力也得以提升。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测是学生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学生猜测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猜测的氛围,让学生感悟到猜测的作用,并在具体学习环节中教给学生猜测的方法,提升学生猜测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