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师者应敬畏教育

2020-06-05黄积才

教育·综合视线 2020年6期
关键词:不端师者敬畏

黄积才

近年来,各种“抄袭门”事件层出不穷,什么论文抄袭、论著抄袭、报告抄袭,什么博士抄袭、教授抄袭、名家抄袭等,可谓样态百出,这些抄袭事件一经曝光,往往占据新闻头条,舆情十分凶猛,社会公共资源消耗十分巨大。值得关注的是,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也存在不少抄袭现象,尤其是有一些名校长、名师也在抄袭之列,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基础教育学校教师的认知预期,严重偏离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严重伤害了立德树人的教师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极大损害。

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有没有写论文、出论著的必要?为了更好地教学,答案是肯定的。国家现在正在实施的“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其出发点就是要鼓励优秀教师专心从教,安教乐教,并不断实践,不断提炼优化,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论文论著的形式,把自己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提炼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能因为存在抄袭现象就因噎废食。就像“电”可能导致人触电死亡,那人类就不要用电了?鼓励教师们专心教学,潜心研究,争做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正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国家政策预期。

问题的根源是教师通过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来沽名钓誉,博取名利,并且通过抄袭等学术失信的恶劣方式来实现。用不正当手段来获利,只要是一个正常的社会,都是不能容忍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浮躁的原因,当前国家发展欣欣向荣,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生活方式丰富多样,一些群体或个人出现情绪焦躁,急功近利,盲目狂热、弄虚作假、好大喜功,不择手段。有价值观不正的原因,认为获得权力就是获得成功,于是追名逐利,蝇营狗苟,只求实惠,不讲原则,不谈使命担当。其原因是作为教师,失去了对教育工作的敬畏,导致师道失守,师德失范。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引领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可以说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所以教育被定位为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关乎国家社稷、民生福祉,所以教育是神圣的,教育事业是一份神圣的事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因教育神圣而师道尊严。为师者要敬畏教育。

敬畏教育,关键在于敬。一是要有恭敬之心,放低自己姿态,把教育作为人生大事,谦卑而恭敬的内心,心正而敬;二是要有虔敬之诚,端正自己内心,把教育作为自己人生唯一大事,正心而敬,虔诚而敬;三是要有崇敬之道,理顺自己心事,把教育作为根植于心的大事,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门心事,孜孜以敬之道,终得心想事成;四是应有重敬之德,要提升敬之重心,把教育作为天之大事,师道为天道,重敬方为敬,以不能承受之重以敬。

教育神圣,为师者要敬畏教育,要正师道,行正道,方能理顺并重建教学关系。教学关系,首先为知识关系,教学的媒体是知识,师生通过知识学习建立联系;其次是生命关系,教学是基于生命能力而展开的体现生命活力的一种关系;第三是生长关系,学生来到学校,第一要义是学习成长,生物意义的身体生长,文化意义的精神生长;第四是伦理关系,教学关系本质上是人(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伦理关系不能失序。

当前教师抄袭导致教学伦理关系失序,要在建立规范的伦理关系前提下重建学术诚信。

一要加强师德教育,这是固本工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为师者要为人师表,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行其道,得其道”。

二要加强法制建设,这是建制工程。在我国学术诚信制度不健全、惩治学术不端行为还缺少相应法律依据情况下,加强法制建设,通过立法来界定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性质,惩戒的组织和程序,学术不端行为者的法律责任和后果。依法治教,抄袭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甚至刑事等法律责任,要通过法制建设来保障学术诚信,做到有法可依。要鼓励并建设由各种社会力量来共同监督的机制或平台,合力整治,要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做到零容忍。

三是加强惩治力度,这是治标工程。目前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各种文件、各种规章制度,可以说林林总总,但都约束力不强。应建立机制解决教师抄袭问题,就像“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其实质是:喝酒开车,拘留15日并开除公职。是否在治理教师抄袭的制度设计时,可以参照酒驾治理机制?“为师不抄袭,抄袭不为师”,为师抄袭,终身禁入;抄袭等行为屡禁不止,就因为抄袭的代价还不够沉重。

师道尊嚴,选择教师就是选择高尚,就是选择尊严;为师者,应以诚信为本,遵守规矩,自律自重。

猜你喜欢

不端师者敬畏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师者,值得人间敬爱
端杯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缺失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可撤销学位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敬畏
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