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药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4例临床观察

2020-06-0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汤合泽泻天麻

开封市第二中医院中医内科, 河南 开封 47500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ertebro-basal artery insufficiency vertigo,VBIV)在中老年人各种眩晕的60%以上[1]。其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若未进行积极有效干预治疗,会进展为急性脑卒中,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扩张脑血管类药物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但在调节血管活性方面效果欠佳[2]。中医认为,VBIV属“眩晕”范畴,痰浊上蒙为其主要病机,治宜化痰、降浊。研究表明,VBIV的发病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动态失衡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3]。笔者观察西药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VBIV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33~70岁,平均(48.57±7.06)岁;病程0.3~6.8年,平均病程(4.11±1.03)年;眩晕分级:Ⅲ级24例,Ⅱ级30例,Ⅰ级10例。观察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35~69岁,平均(51.20±7.23)岁;病程0.5~7.0年,平均病程(4.02±1.21)年;眩晕分级:Ⅲ级25例,Ⅱ级29例,Ⅰ级1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眩晕分级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4]中眩晕诊断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痰浊上蒙相关诊断标准;经头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可见椎动脉闭塞或狭窄;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其他病因所致眩晕者;急性脑卒中;眩晕分级Ⅳ级及以上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湖南迪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665),10 mg/次,1 次/d,睡前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药用:泽泻25g,白术25g,钩藤 15g,半夏12g,茯苓12g,天麻10g,陈皮10g,珍珠母10g,甘草6g,呕吐明显加竹茹10g;头痛重加菊花15g,荆芥10g;口苦加黄芩10g,葛根15g,水煎至300mL,1剂/d,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两组均以抗凝真空管取晨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半径8cm,时间10min,转速3000r/min),分离取血浆,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试剂盒为上海西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进行疗效评估。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TCD示椎基底动脉缺血恢复正常;有效:眩晕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1/2以上,TCD示供血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治愈标准。有效、治愈计入总有效。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包括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呕恶、呕吐痰涎,根据严重程度分别记0分(无)、2分(轻)、4分(中)、6分(重)。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89.06%,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呕恶、呕吐痰涎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血管活性物质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6-keto-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组别例数 6-keto-PGF1α TXB2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483.29±15.73114.01±25.84*112.01±40.3476.24±12.18*对照组6488.04±13.8290.38±23.5197.54±45.2590.13±14.12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VBI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发病因素主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生活方式等有关[6]。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为临床治疗VBIV的重要药物,能有效抑制椎基底动脉痉挛,增加脑部供血,缓解患者眩晕症状[7]。

中医学认为,VBIV以气、血、阴、阳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痰浊上蒙清窍,则发为眩晕。《丹溪心法·头眩》有云“无痰不作眩”,故“治痰为先”。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具有燥湿化痰、平肝熄风等功效;此外,《金匮要略》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故可合用泽泻汤,以发挥补土泄水之效。本研究将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应用于VBIV患者,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白术燥湿健脾;泽泻利水、渗湿,与白术加强化痰降浊之功效;陈皮理气化痰;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惊;茯苓健脾、渗湿;珍珠母平肝潜阳、清泻肝火,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熄风化痰,健脾祛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有效成分天麻素可促进受损脑组织恢复,缓解眩晕症状;半夏能通过抑制中枢发挥止吐效果;茯苓多糖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白术可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8-9]。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呕恶、呕吐痰涎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西药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VBIV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血中TXB2、6-keto-PGF1α等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可有效反映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二者分别为TXA2和前列环素(PGI2)稳定的代谢产物,病理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PGI2释放速度受限,促使增强微血管收缩性,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浆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6-keto-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用药可通过调节VBIV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分析可能与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的有效成分具有扩张血管、调节缩血管因子与舒血管因子的平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恢复等作用有关。

综上,西药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VBIV效果较好,可通过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症状改善。

猜你喜欢

汤合泽泻天麻
神奇的天麻
泽泻到底“毒”不“毒”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泄热渗湿的建泽泻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8例临床观察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