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菜挥发油成分分析
2020-06-05
甘肃医学院中医药系,甘肃 平凉 744000
白花菜(CleomegynandraL.)是白花菜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臭花菜、五梅草、羊角菜等。一年生直立分枝草本,高1米内外,常被腺毛,有时茎上变无毛,无刺,花期与果期约在7~10月,在我国分布广泛[1-2]。白花菜茎叶可药用,含有17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在我国白花菜腌制后可食用,口味独特、香气溢人,有开胃之功效,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3-4]。白花菜种子作为传统中药使用,在印度白花菜也用来治疗多种疾病,种子可止血,地上部分可用于治疗骨折,白花菜中提出的汁液可以用于缓解牙痛等[5]。白花菜在非洲被用作植物驱虫剂,在白花菜种植密集的地区,其周围2~5m内无螨虫存在[1]。白花菜种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6]。研究发现,白花菜挥发油和种子中存在的成分甲基异硫氰酸酯具有毒性[7],全草具有毒性且其生物碱类是毒性的有效成分[8]。白花菜的种子和叶提取物对黄曲霉和酵母菌均无抑制性,而对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水提物对花椰菜有较好的保鲜作用,同时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其总多酚则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9-12]。芮喜田对白花菜的临床研究表明白花菜治疗感冒后咳嗽有较好疗效[13]。张彦对白花菜子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甲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14]。此外,白花菜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同时还具有抗炎镇痛作用[15-16]。为合理利用白花菜资源,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油进行了分离和鉴定[17-19]。植物样本如图1所示。
图1 白花菜植物样本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6890 GC气相色谱/5973 MSD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TG-5MS(30m×0.25mm i.d., 0.25μm, Thermo Scientific)色谱柱。
1.2 材料 氦气(纯度:99.9996%);无水硫酸钠为分析纯。实验药材于2015年8月上旬采自湖北省孝感,经甘肃医学院程亚青教授鉴定为白花菜(CleomegynandraL.),植物标本存放于甘肃医学院实验中心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
2 方法
2.1 挥发油的提取 取自然干燥的白花菜地上部分100g,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4h,所得挥发油经无水硫酸钠处理得黄色透明油状液体0.0725g,出油率为0.07%,乙醚溶解后供GC-MS检测用。
2.2 GC-MS分析方法
2.2.1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TG-5MS毛细管柱(30m×0.25mm, 0.25μm);进样量1μL;进样模式,不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270℃;流量1.0mL/min;载气,高纯氦气(99.9996%);升温程序,180℃(保持0 min),8℃/min升至240℃,15℃/min升至280℃,保持2min;溶剂延迟3min。
2.2.2 质谱测定条件 EI源;电离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传输杆温度280℃;扫描方式,全扫描;检测质荷比范围,50-650 m/z。经 NIST2.0标准谱库检索鉴定成分并按峰面积归一化计算各成分百分含量,分析结果见表1。
3 结果
挥发油进样后得到气相色谱图(如图2所示),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挥发油成分的相对含量,利用质谱图经计算机NIST2.0标准谱库检索,共鉴定出19个化合物,鉴定成分占色谱总峰面积的98.35%,分析鉴定结果见表1。
表1 白花菜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
续表表1 白花菜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
图2 白花菜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
4 讨论
白花菜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叶绿醇(34.32%)、植酮(23.77%)、N-甲基-N-羟基甲胺(5.41%)、N-甲氧基-甲胺(4.27%)、六氢假紫罗酮(4.05%)、1-二十二烯(3.13%)、1-十八烯(2.97%)、9-(3-环戊基丙基)十七烷(2.66%)、2-甲基-1-壬烯-3-酮(2.50%)、2-氧-1-[4-溴-正丁基]哌啶(2.49%)、(+)-薄荷醇(2.40%)等,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7.97%。
从表1可知白花菜挥发油成分中叶绿醇、植酮、六氢假紫罗酮的含量较高,它们是维生素K1和维生素E的合成原料,(+)-薄荷醇有很好的镇静、解痉作用,被广泛用作香料。对鉴定出的19个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白花菜挥发油中含有较多的醇醚类化合物(53.30%),酮类物质(30.32%),烃类(10.21%),酯类化合物(6.17%)。由于该挥发油中含有较大量的含氧衍生物(89.79%),使该植物具有芳香气味, 通过对白花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深入分析,可为该植物深入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