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初探

2020-06-04敖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敖敦

摘 要:6—12岁是儿童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培养孩子人格的阶段,因此小学教育在人的一生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阅读能力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语文教学应该讲求方式方法,而小班化教学则是有效的模式之一。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小学语文课堂小班化教学策略展开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班化教学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26

近些年,在国家经济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小学教育得以完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师资力量也越来越雄厚,这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小班化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班化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符合当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但目前小班化教学中也存在着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年轻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等问题。为此,笔者将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和小班化教学的策略进行初步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

1.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良好的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一生都有益处。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过度重视理论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尽管有了新的课程理念、新版本的教材,但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仍没有达到相关素质要求,所以他们采取的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课堂单调、机械,教学环节也比较枯燥,老师布置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把语文学习简单理解为背诵、阅读、默写等机械式操作。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传统课堂上,教师只是为学生讲解课本内容,并没有进行课外延伸,没有为学生及时补充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历史常识。同时,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只是让学生完成训练册上的练习和背诵课文选段。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缺乏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且限制了学生的语文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语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未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由于一些小学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的要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提问成绩较好、表现较为积极的学生,这样就会忽略一部分性格内向或表达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打击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小学生年龄尚小,渴望得到老师和学生的关注和肯定,老师的关注会给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以很大勇气,老师的肯定会促进他们自信心的提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应该多让他们回答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3.教师的备课流于表面

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形式越来越丰富,开展“创新型”的教学形式本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事,但由于一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创新,反而忽略了对教案的钻研。甚至有些老师的实际教学内容往往与教案设计背道而驰。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常常把教案当作是一种摆设,当作一个应付检查的任务。因此,一些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本身就不深刻,一节课下来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就寥寥无几。这样既对不利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质,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阅读理解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小班化教学缩减了原来班级的规模,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化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分小组合作探讨对课文的理解;互推自荐小组代表上台“当老师”讲课;师生排排坐,由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轮流回答,展示自己的想法。只有在课堂中开展学习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老师在讲完课文内容后,可以向同学们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假如让你写一篇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文章,你会如何去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先进行探讨,再选出代表,把讨论结果讲述出来。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采取这样的方式,是希望同学们对英雄人物的伟大壮举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利用问答形式培养学生有话敢说、有疑能质的能力

小班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便于老师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各自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开展有效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会因此而更加频繁,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和把握每位学生的特点,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启发性提问,从而弥补学生的短板,丰富他们的课堂体验,让语文教学更加

有效。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老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答环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来。当老师讲完课文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先思考通过这则小故事自己想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性发言,并延伸出文章的

寓意。

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设计有意义的课堂小剧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导自演,开展娱乐式的汇报演出。这种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3.培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班化教学策略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仍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措施:

第一,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预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老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将预习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教材、借助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情况对课文进行自主研读。

第二,要锻炼学生问“为什么”的能力。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不了解、不理解的一切事物进行思考,如果没有答案,就要向家长或老师进行询问。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其次要引导他们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比如针对《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学生在预习时要有扩展自己历史知识的意识,围绕圆明园去查找相关的信息资料,做到学而思,思而后

再学。

第三,要教会学生进行反思。通过随堂小测试或者期末大考,检验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成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状况,找出自己在这段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总之,小班化教学是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教学的落实和延伸,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缓解了大班教学中的一些矛盾,而且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符合时代发展和小学教育的要求。小班化教学模式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对任课老师的要求,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便于教师尊重每一位同学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更大限度地挖掘每位学生的内在潜力,最终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

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燕燕《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中外交流》2018年第29期。

[2] 魏乐仪《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10期。

[3] 张明清《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8期。

[4] 马华丽《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南北桥》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小班化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探析
对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