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2011计划”的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

2020-06-04余晓芳

法制与社会 2020年13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科研成果科技成果

关键词 “2011计划” 高校协同创新 运行机制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任务导向型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结构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C880115)。

作者简介:余晓芳,湖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治安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080

“2011计划”也叫“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協同创新体系的必然举措。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尤其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转化经济形态、优化经济结构,十九大报告中也多次提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而基于“2011计划”的高校协同创新正是在机制创新和政策引导的基础上,整合各方优势,鼓励高校同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推动协同创新联盟建立,构建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一、基于“2011计划”的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现状

自“2011计划”实施以来,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机制运行较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政府及企业共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深度的融合,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高校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加强了与科研院校、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沟通与交流,更加明确了企业的需求,更好的调整了发展方向;企业通过与高校的积极互动,主动将高校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投入到实践生产中并因此而获益,推动了以高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的形成,使高校的科技优势与市场发展实现无缝对接,从而使协同创新的优势资源转化为发展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创建科技强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决策主体不明确、激励机制不完善、各利益主体之间沟通协调不畅、人才培养模式脱离市场化需求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基于“2011计划”的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不完善

高校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多主体参与的动力机制、以任务为导向的激励机制、避免各参与主体之间矛盾冲突的协调机制以及合理公正的利益平衡与共享机制。由于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多样化,彼此承担的责任不同,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不足,相互之间的利益诉求也不同,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协同创新要求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就很容易造成各参与主体更多的从自身角度和利益出发,彼此之间的融合度不高,缺乏满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能力。再加上协同创新的主体基本上是在政府积极引导的基础上以参与项目的形式组建起来的,彼此之间缺乏前期合作的基础,一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投入成本和成果分配等有关利益方面的问题,很容易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衡引发矛盾,从而导致协同创新成员之间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协同创新的效果。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

人才是高校协同创新的关键要素和核心动力。缺少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就成了纸上谈兵,也失去了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成果的可能。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组织协同创新各主体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从而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虽然教育部门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高校和企业对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难以落到实处,这直接影响了高校协同创新的效果。从高校方面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但是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立足于企业需求的课程知识体系,高校制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的发展实际脱节,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不能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造成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而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先进技术无法有机结合,从而失去了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的机会。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对于产品与项目的开发与合作以及核心技术产业化兴趣点较高,而对于参加高校的教学设计、课程设置、专业规划等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影响了双方协作的发展。

(三)成果转化利用率不高

高校协同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动科研成果向企业的转化。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不能单凭某一个机构和部门来完成,它需要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企业之间进行协同合作。但是在实际转化过程中,却存在着成果转化利用率不高的情况。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年1月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86.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3件,可是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专利的转化和实施率不到15%。

造成这种情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多年以来,高校早已经形成了以科研成果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考核体系,高校教师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发表论文、申报项目、科研奖励等方面,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缺乏有效的动力和信心,从而影响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利用。二是由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阻碍,学科与学科之间相对封闭,高校科研团队不能清晰的掌握市场需求的方向,协同合作与资源共享难以实现,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化。再加上企业更多的希望高校科研团队能够对项目全面负责,最好直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但是却不太愿意投入大量的成本,从而将风险转移给高校科研团队,使得双方在协同合作方面不能够深入开展,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化率也有所下降。

三、基于“2011计划”的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构建完善的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基于“2011计划”的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是由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协作模式,由于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彼此之间建立起合作共赢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因此构建完善的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是促进协同创新、实现科技强国的必要举措。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主要由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和利益机制等构成。其中动力机制是关键,利益机制是重点,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是必要保障。高校作为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往往在意的是通过合作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利用;科研院校希望通过合作,获得政策上的支持,攻克技术上的难题,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而企业则更加强调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果与速度,希望通过合作获得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这就会使协同创新中心在运作过程中会因各单位之间目标的差异而产生隔阂和分歧,进而会影响到协同创新中心整体的合作效能。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在制度的保证和政府的引导下,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各参与方的利益协调一致,为协同创新创造良好的运行条件。

(二)发展协同育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运行要求形成以高校为主导、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彼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当通过前期的社会调研和市场分析,敏锐的把握市场需求,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出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人才优势和科研实力,通过组建科研课题组,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等方式,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更多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企业应该积极参与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通过联合高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协同育人。高校协同创新主体应当建立依托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组织多机构的协同创新联盟,可以通过实体平台和虚拟平台的资源利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主体的优势,共同发展协同育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面对当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较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实际问题,高校必须不断推进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高校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将成果转化的自主权交到高校科研人员的手中,鼓励科技成果、技术服务和资金入股,从而切实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纳入到高校教师科研考核的指标体系中,充分利用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将科研成果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Z].2012.

[2]卢建华.“2011计划”背景下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述评与展望[J].理论与现代化,2014(5).

[3]谢芳.基于高校视角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18(8).

[4]彭保發,陈端吕.对接“2011计划”: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设计[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

[5]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年主要工作统计数据及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cnipa.gov.cn/twzb/2019nzygztjsjjygqkxwfbh/index.htm.

[6]余晓芳,刘耀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理论月刊,2019(12).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科研成果科技成果
科研成果转化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