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纪念性景观空间研究
2020-06-04陈子隽
陈子隽
摘 要:纪念性景观高度凝聚着人们的纪念之情。文章以宁乡刘少奇故居纪念园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营造纪念性景观空间的序列感的手法,对各个节点空间和其序列进行探讨,揭示纪念性景观空间营造的规律。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空间序列;场所精神;刘少奇故居
一、纪念性景观概念
(一)纪念性景观的概念
作为承载历史的实体空间,每个城市都会有各种形式纪念性空间以表明人类的纪念需求,这类实体空间能够给人以精神意义。纪念性景观包括用于标志某一事物或使后人记住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能够引发人类群体联想和回忆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以及具有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
(二)刘少奇故居纪念园简介
刘少奇故居纪念园位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也被称为花明楼景区。花明楼景区总用地达690多亩,景区中包含门楼广场、刘少奇同志铜像、纪念馆、少奇同志故居、花明园等几个部分,现在已是湖南省内最为重要的红色文化纪念地与著名的AAAAA级旅游风景区。
二、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结构
(一)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结构
景观空间结构即为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是指景观组成要素的类型、大小、形状、数目及其在空间上分布与配置情况。景观功能是空间结构的基础,空间结构的布局由其空间功能来决定,而纪念性景观的主要功能为纪念或缅怀某段历史、某个故事或某个人物。基于纪念性景观功能要求,常用的空间结构有规则式布局、自由式布局和混合式布局三种。
刘少奇故居纪念园由入口门楼广场起至刘少奇同志铜像广场采用中轴对称的规则式布局,而后段景观空间则采用自由式布局,基于此两种布局相互搭配,刘少奇故居纪念园的空间结构采用的是混合式布局。前段以入口的门楼广场为起点直至刘少奇同志铜像广场,形成一条东西贯穿长度约为1000米的空间结构主轴线,并在主线轴上布置了门楼广场、刘少奇同志铜像广场。而后段的自由式布局中则有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刘少奇文物馆、刘少奇同志故居以及花明园为主的空间节点。
(二)纪念性景观的空间序列
纪念性场所不仅是实体物质场所,也是承接人们缅怀沉思的精神场所。游览者在场所内可以充分感受到空间序列带来的氛围,而在纪念性景观中这种氛围一般都会选用大型建筑或超于常规尺寸的雕塑、纪念碑等构筑物来体现。
刘少奇纪念园空间序列的重心为刘少奇铜像,整个园区以铜像为空间结构轴线的中心点展开,铜像的基座抬高于中心广场地面,设置在中心,同时广场以大面积的自然山林为背景,使得参观者视觉焦点为铜像。铜像的大小超于亲人性常用尺寸,具有一定的高度和体积,游览者的视觉点随着距离主体由远到近,由一开始的平视到渐渐仰视,最终走到铜像前时完全仰望。利用这种由远及近的空间过渡,同时搭配列植的植物种植方式,来体现强烈的空间序列,以达到纪念的功能和最佳的视觉张力。
大面积的自然山林背后是通向刘少奇纪念馆的回形长廊,在高大樟树的映衬下游览者继续向前直至入館。馆后不远处即是刘少奇故居,故居背山靠水,场地开阔通透,远处便可直观四合院。沿故居右侧主要道路继续向前可以参观花明园,花明园整体采用自然式布局,使庄严肃穆的整体氛围能够轻松起来,让参观者在缅怀伟人的同时能感受历史人文精神的熏陶。
园区整个景观空间序列层次变化丰富,由最初的开敞通透的规则式布局慢慢过渡到自然式园林,在主轴线的引导下,整个空间中包围、半包围、开放式景观交替出现,给受众以丰富的空间体验。
三、刘少奇纪念园分区设计与叙事手法分析
(一)纪念园分区设计
1.前奏——门楼广场至铜像广场
作为刘少奇纪念园空间序列开端的门楼广场区,位于整个园区的西南角,首先有一道宽约10米的弧形上行台阶,两侧布置了层叠式树池,池内种植着劲松,缓缓拾级而上,便能看到直径约为20米的环形入口广场,广场两侧设置了景观石柱以衬托圆形的布局手法。在广场的东北端则是在牌匾上刻有“刘少奇故居”五字的门楼。
纪念园地势东高西低,景观轴线自然依据地形而定,园区大体轮廓为东南面向西北倾斜,呈朝西北敞开的凹形盆地。景观高差处理手法也根据地势而变,于是穿过门楼广场直至铜像广场的过渡区域采用层级台阶的处理手法,道路两侧夹道而来的绿篱使人们的视觉焦点锁定在正前方,设计者使用夹景的手法拉大空间的纵深,使得过渡空间更加具有纪念园林的氛围感。随着台阶而上,远处的铜像渐渐显出真身,游览者的视觉点随着距离主体由远到近,由一开始的平视到渐渐仰视。
铜像广场位于第三层平台,作为景观序列前奏部分,广场主要用来阐明园区主题:广场中心的铜像前记述了花明园和刘少奇同志的简介,以辅助游览者初步了解其生平,为之后的高潮部分做好铺垫。纪念性景观中表达主题精神的重要方式就是设置构筑物,特殊的构筑物本身是一个节点,同时也起到了统领所有节点的作用,如刘少奇故居纪念园景观中的刘少奇铜像就是中心广场中的标志性构筑物,承载着园区的纪念主题。铜像广场两边山头青松傲立,杂树生花,广场中心位置由种植整齐的小松柏簇拥着主体平台。
2.过渡——自然山林至林荫大道
穿过作为前奏的部分,来到广场的左侧一条花团锦簇的曲径,踏上了这条自然形态的石板路,便来到了之前作为铜像背景的自然树林区域,短短30米的区域内草被、灌木以及乔木搭配相得益彰,使游人的情绪得到放松。与小路相连的是通向纪念馆的沥青道路,路旁则种植高大参天的樟树,以彰显园内的庄严肃穆。
3.高潮——刘少奇纪念馆至故居
当人信步于樟树林之中后,一座六角亭在林后若隐若现,走上前便能看到这个由栗色圆柱搭配黄色玻璃瓦组成的六角亭。由此,园区的高潮部分正式展现在游览者面前。移步向前正对的建筑物就是刘少奇纪念馆,馆区占地面积1300亩,这个纪念性空间便是全园景观序列的高潮部分,馆前的大面积空地便于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四周散落着条凳以供游人坐下,坐下后看向的便是展馆主景。
走出纪念馆,继续移步至故居的路上同样也布置着自然园林,但与前一段园林相异的是:本段开始逐渐展现自然乡村风貌,出现田地与自然水系。这种淳朴的乡村风貌在到达故居时展露得更为明显,故居周边种植大量的乡土树种,基本保持了刘少奇同志青少年时期该地的乡村原始风貌,充分体现“突出人文、体现特色、保持原貌、创建和谐”的景区规划理念。
4.结尾——花明园
花明园处于整个园区的结尾部分,巧妙地使用园中园的造园手法,是一座以古建筑花明楼为中心的自然式园林。花明园主要由花明楼、湖滨广场、修养亭等几部分组成。一进园,入目层层景山跌水,大约有10米的退让空间,入口广场右侧连接着一级道路,路宽大约4米,进入道路可以隐约看到花明楼。移步至湖滨广场上时则来到观看花明楼的另一个角度。而游人经过层层上行台阶至修养亭回头便可平视花明楼,修养亭巧妙地与花明楼形成了对景,两处节点相辅相成。
花明园修养亭前的广场上左右各列植柏树,以隐喻刘少奇同志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花明德育园的植物设计极具亲和力,用大面积的彩叶植物如紫叶李、枫树、银杏树等来营造缤纷的色彩,让游览者在走出肃穆严肃的主要纪念区后能回归自然式园林,以亲近伟人故居。
园内节点将古代故事与刘少奇同志精神相结合,在放松游览者情绪的同时也营造出了花明镇人民在红色文化影响下特有的精神,升华整个纪念园主旨,使视觉体验转化为心灵共鸣。
(二)叙事手法分析
隐喻常用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上,是指将具象的事物反映在抽象的事物上,利用抽象事物来表达具体事物所要体现的感情。景观叙事中,隐喻也成为最常用的手法。在刘少奇纪念园中多处出现了隐喻的手法,如在故居周围景观的尺度更宜人,感情更加平和,隐喻着劉少奇同志大度温和、平易近人的个人性格。
四、结语
人类从母系社会起就产生了纪念这一重要仪式,随着时代发展产生了各种承载人们进行纪念活动的场所,如寺庙、陵墓等。同时,这一历史进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纪念性景观。
纪念性景观与其他类型的景观场地相比,汇聚了人类更多的情感,继而可以从此类型景观中看到更多社会文化内涵,其有着高度的文化隐喻性。所有民族、所有国家都有其各自特点的纪念景观,但都高度汇集着该族、该国人民的缅怀、纪念之情。
参考文献:
[1]李开然.景观纪念属性的语义认知分析[D].同济大学,2003.
[2]傅伯杰.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刘滨谊,姜珊.纪念性景观的视觉特征解析[J].中国园林,2012(3).
[4]陈文婷.武汉市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7.
[5]黄鑫.革命历史纪念性景观的氛围营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
[6]张清海,张雨馨.基于视觉感受的纪念性景观空间序列研究: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9(8).
[7]李可心.旅游导向型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正宁黄帝文化景区规划实践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8]陈谢炜.基于场所理论的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点浅析[J].大众文艺,2019(2).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