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的栖居需要摒弃物质主义

2020-06-04韩艺浓康婧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钱穆消费主义传统文化

韩艺浓 康婧

摘 要:自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以来,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空气污染、水污染、森林大面积减少等生态问题不断地挑战人类的生存底线。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文明所倡导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活方式。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提出:“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人们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存方式,超越物质主义,不以“难得之物”为贵,从而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心灵世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哲学家试图汲取“东方智慧”来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心灵问题。钱穆先生作为国学学术之高峰,乃集“东方智慧”之大成者,其一生学术之目的在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产生自信。钱穆先生所著书中所包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伦理规范,是抨击物质主义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之路上的一盏思想明灯。

关键词:诗意的栖居;传统文化;环境伦理;钱穆;消费主义

钱穆先生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都有很高造诣,他一生致力于发掘中国文化之精髓,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方式来发现中国文化的长处,以提高中国民众之自信心。钱穆所著书籍众多,其中,《中国文化精神》《文化学大义》《晚学盲言》都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体现中国宽宏深邃的“东方智慧”的经典书籍。

钱穆先生以中国传统视角来论证何为幸福、何为仁义、何为道德,其观念承古启今,兼收并蓄,完成了儒家“大生命”的新陈代谢,实为新儒家之经典。中国儒家哲学具有实践哲学之特质,是入世的哲学,是形而下居多的哲学,其哲学可成为人人实践之伦理规范。钱穆先生的哲学思想会使人感到朴素的幸福,也是使人通达“诗意的栖居”的重要价值观念。

一、物质主义是导致当今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自工業革命以来,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给全球带来了深重的生态灾难。联合国官网的数据显示:“自1880年至2012年,全球气温上升了0.85℃。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就下降约5%。从1981年到2002年,由于气候变暖,全球玉米、小麦和其他主要作物产量每年下降4000万吨。海洋升温,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从1901到2010年,由于升温和海冰融化,全球海洋面积扩大,海平面平均上升19厘米。”如果我们再不采取环保的节能减排行动,以目前的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水平来看,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很可能比1850-1900年高出1.5℃。随着海洋变暖,海冰将持续融化。预计到2065年海平面将平均上升24~30厘米,到2100年平均上升40~63厘米。即使现在停止排放,气候变暖的多方面效应也会持续几个世纪。

现代的大多数人们践行物质主义,但是几乎没有人愿意承认,原因在于,无论是古代的中国,抑或是欧洲,相对物质层面,人们更重视精神层面。比如在《圣经》中就把富人上天堂比作骆驼钻针孔般艰难。中国的传统思想更是主张“心性的修为”,而不在乎物质上的富有。儒道释三家无不把提高自身的修为和德行看成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对于物质,主张够用即可,反对铺张浪费。再比如中国的传统职业有士农工商四大类型,士为最贵,这种政策鼓励人们“读圣贤书”,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士,成为思想精英,注重自身德行,注重内心修为。钱穆言:“品德修养,乃为中国人最所重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便是传统思想精英的品德修养典范,即重视“心修为”而轻物质享受。古代较低的生产力与勤俭节约的伦理道德,双重制约着人心中的物质主义“怪兽”。

随着自由主义哲学与资本主义的出现,制约人心中物质主义的枷锁就随即被打破了。当代为自由主义辩护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自由主义所定义的自由范围或边界,即是他人的自由。意思是,只要不触碰他人的自由,自己便可以为所欲为。这种思想上的解放,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但在另一方面,也打开了人渴望“物欲”的枷锁。物质主义在自由主义的辩护和包装下成为了消费主义,从此物质主义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成为了人人皆可信受奉行的价值体系。同时,资本主义的出现改变了封建时期落后的生产关系,并催发了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当今,人对珍馐美味的欲望、对豪华住所的欲望、对精致汽车的欲望等等,在物质主义的指引下,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尽管今日科技不断进步,但是地球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生态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大量消耗资源和排放大量废弃物更是在所难免。

二、“心灵修复”与“生态修复”是通往

“诗意栖居”的必由之路

钱穆在《文化学大义》中提出:“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亦在《人类简史》中总结,人类能组织成为社会,靠的是共同的信仰。人是悬挂于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文化动物。

笔者认为,人的所有行为,无不是由以下两个条件决定的,一为人之本能,二为人之意识。人之本能,就是冯友兰先生所提出的人的四种境界中的第一层次:天然的“自然境界”。美国学者马斯洛在其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也提出了人的本能生存需求为“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正如孟子所言,“食色性也”,“食色”是人的天性。趋利避害与延续生存是人的本能,是人动物性的体现,这种本能可能是写在人的基因里的,后天的哲学和伦理教育似乎对此干预甚微。人之意识则不同,是人后天所学,是决定人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也是人之所以为“人”(有社会因素的人)的原因。冯友兰先生所定义的人生四境界中,除“自然境界”之外的“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都属于人之意识与人之理性所决定的范畴。因为意识是决定人行为的关键,所以,改变人的意识则可以间接改变人的行动。细数人类历次的思想启蒙运动,其相似性便在于为适应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或新的生产关系做思想铺垫。当今,我们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理念,这是从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的伟大思想转变,这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人类生存方式,人类需要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从追求“难得之货”到不以“难得之货”为贵,摈弃过度消费的思想,这为人类可持续的“诗意栖居”提供了思想基础。

最后谈何为“反自然主义的价值观”④。当今世界的绝一部分人认为,人与非人事物是截然不同的,只有人才有价值(尊严与权利这样相关的一个价值),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人的剖析对象。学术界把这种观念定义为“反自然主义的价值观”。

自人类诞生以来,共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大文明阶段。在原始文明和农耕文明阶段,因为当时人类的生产水平较低,需“靠天吃饭”,所以人类必须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文明与农耕文明之后,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的到来使人类的生产水平大大提高,工业文明的特质之一便是向大自然无穷无尽地索取生产资料,人类的思想观念也因此改变,从之前的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转变为了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丰富已经被人充分肯定,但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必然对立,导致了其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钱穆先生做中西文化比较之时,其学术理据便在于“地理决定论”。⑤钱穆先生认为,希腊罗马为西方文化之根,二者皆为海洋国家,国土面积狭小,人若想要生存则必须向外扩张,往外扩张之路线又多选择海路,则必须与汹涌的大海搏斗。这种生存方式必然导致了人对自然的征服欲。中国物资丰富,国土辽阔,人若想要生存,不必向外扩张,一切皆可自给自足。这些外部条件使中国人品格温和,心有天地,认为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其“天人合一”“赞天地之化育”等思想便是最好的证明。梁漱溟先生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可能人类在最近一段时间,社会像西方文明这样,要追求物质的进步,之后才能进入中国文明之境界,即人类社会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之境界。

人类进步的逻辑,在于哲学中“否定之否定”⑥的推理。工业文明否定了农业文明,而生态文明又否定了工业文明,人对自然的态度从农业时代的敬畏与顺从,到工业时代的征服与改造,再到生态文明时代的尊重与和谐,这便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必须摒弃“反自然主义的价值观”,进而认识到“万物皆有灵,且美”,才能真正地理解“赞天地之化育”与“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五、结语

古人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地球作为承载人类现在“一切的一切,所有之所有”的唯一载体,我们必须维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供人类之生存。生存仅为人类的基本目的,“诗意的栖居”才是人要追求的更高目标。如果要做到“诗意的栖居”,首先就需要人们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存方式,超越物质主义,不以“难得之货”为贵,从而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心灵世界;其次,人们还需要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伦理观,这是建立新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基础。

“诗意的栖居”需要汲取东方智慧,钱穆先生作为国学学术之高峰,乃为集“东方智慧”之大成者,其一生学术之目的在于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产生自信。钱穆先生所著书中所包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伦理规范,是抨击物质主义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之路上的一盏思想明灯。

注释:

①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周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评论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②新浪财经 胡润报告—财富自由门槛:财富自由门槛比去年上涨50%,其中一线城市达到2.9亿,二线城市达到1.7亿。胡润表示:“财富自由门槛上涨50%,主要原因可能是房价快速上涨和人民币贬值。比较有趣的是,当你还没财富自由时,很容易低估了门槛,会认为1.6亿和9500万就够了。”

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来先生为冯友兰先生所作的生日贺联。

④2018年5月在南京农业大学举办的“生态智慧与实践”讲座中,卢风教授的定义。

⑤钱穆先生所著书中的东西方文化来源比较方法,采用“地理决定论”為依据。

⑥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其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卢风.非物质经济、文化与生态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EB/OL].[2020-01-05].https://www.un.org/.

[3]钱穆.文化学大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钱穆.晚学盲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杜维明,卢风.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猜你喜欢

钱穆消费主义传统文化
Film review:WALL·E
论钱穆的地方自治思想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