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调研与分析

2020-06-04王虹董霞王会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促进措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王虹 董霞 王会军

摘要    调研了滨州市2009—2018年的秸秆利用情况,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滨州市通过近10年的努力,使秸秆综合利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秸秆利用模式由过去粗放式利用逐步转变为深层化利用;规模利用主体异军突起,不断壮大,在农作物秸秆利用中逐步成为主力,引领秸秆综合利用新型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促进措施;山东滨州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濒临渤海湾,东经117°15′~118°37′,北纬36°41′~38°16′。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内四季分明,适合多种植物生长,是典型的农业种植区。作为农业大市,滨州市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6.67万hm2左右,每年可产生逾600万t农作物秸秆。据统计,全市2018年小麦播种面积达到28.51万hm2,产量达175.09万t;玉米播种面积达31.70万hm2,产量达207.29万t;棉花播种面积3.196万hm2,产皮棉3.15万t;瓜菜播种面积达4.98万hm2,产量253.07万t。境内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瓜菜为主,2018年秸秆总产量达681.72万t。由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造成了部分秸秆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焚烧现象,不但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还造成了大气污染,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多危害,与我国目前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为深入解决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适合秸秆综合利用的现代农业发展适宜途径,提高秸秆利用效率,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强市建设,对滨州市秸秆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

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1.1    秸秆产出情况

如图1所示,2009—2016年期间,除2011年和2013年有小幅变化外,基本保持稳定。其变化原因有2个,一是2011年为滨州市农作物丰收年,该年风调雨顺,作物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较高,促进秸秆产量小幅上升;二是2013年滨州市遭遇大面积雨涝灾害,导致农作物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大幅下降,致使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幅降低。2017—2018年滨州市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幅增加,这是因为2014—2016年棉花价格连续3年较低,农民植棉积极性遭受重挫,大面积棉田改种了秸秆产量高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1.2    秸秆区域化利用情况

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农作物种植布局的不同,使作物秸秆利用情况出现了明显差异。南部县(市、区)经济发达,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以集中养殖方式为主,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以青贮和秸秆压块等为主要方式,规模化利用,经济效益显著。水稻秸秆主要用于草苫编制等加工项目,基本得到利用。瓜菜等经济农作物秸秆近年来产量比较稳定,但是规模化利用难以实现,相对利用率低。北部区县农作物产量小,畜牧业发达,散养和集中养殖相结合;直接饲喂和青贮是饲料化利用玉米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位于无棣县的山东京能2×12 MW生物质发电项目几乎囊括了北部县区全部棉花秸秆,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1.3    秸秆“五化”利用情况

2014—2018年5年“五化”利用情况如图2、3所示。从总体上看,2014—2018年滨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基本呈直线上升,具体分为2个阶段,即2014—2016年为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2017—2018年为稳定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达0.32%。

2014—2018年,秸秆以肥料化利用为主,在肥料化利用中,秸秆还田利用在整个肥料化利用中占95%以上,其中不到5%的秸秆用来生产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饲料化利用在“五化”利用中排第2位,为滨州市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支持,该项利用与畜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2014—2015年畜牧产业蓬勃发展,秸秆饲料化利用较高,2015年达到最高,利用量为105.26万t,2018年最低,利用量为68.68万t,降幅达到34.75%;能源化利用在“五化”利用中处于中游,2014—2017年基本保持穩定,2018年能源化利用大幅降低,这和滨州市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和“改气”工程相关;基料化利用主要集中在食用菌养殖和育苗基质等方面,集中在滨州市食用菌和蔬菜生产主产区,以滨城区、惠民县为主;原料化利用是滨州市的一项特色产业,集中在滨州市博兴县,主要用于生产工艺品,其经济附加值最高。

2014—2018年,滨州市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率逐步提高,2015—2018年得到飞速发展,机收率由2014年的73.49%提高到2018年的87.38%,提高了13.89个百分点,极大地提高了秸秆还田率,提高了秸秆的肥料化利用,滨州市2014—2018年秸秆肥料化利用由363.65万t上升到509.17万t,上升率达到40.02%;2014—2015年秸秆饲料化利用是2014—2018年5年内最高的2年,2016年开始剧烈下滑后,基本保持稳定,这与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有很大的关系;能源化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比较低端的利用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这项利用将会逐步降低,由2014年的48.30万t降低到2018年的27.08万t,降幅达43.93%;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基本保持稳定。

1.4    秸秆规模化利用情况

由表1可知,2017年滨州市农作物秸秆规模化利用企业(合作社)总共200家,规模化利用数量62.6万t,占总利用量的10.07%。规模化利用最多的企业是饲料化利用企业,数量为174家,这与滨州市畜牧业较为发达有关;规模化利用量最多的是能源化利用和肥料化利用,占整个规模化利用量的79.25%。按照占各利用总量的比例来看,能源化利用占52.69%,占比最大;占比最小的为肥料化规模利用量,其占比为4.78%,这与秸秆的肥料化利用基数大有关,同时也说明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为秸秆还田;基料化和原料化规模用量占比分别为41.47%和43.81%,都比较大,这说明二者的规模化利用方式比较集中。

2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焚烧和废弃等污染现象依然存在。滨州市秸秆资源总量较大、品种多样,综合利用难度较大,目前为止仍有接近10%的秸秆未得到有效利用,为秸秆的焚烧和废弃埋下了隐患。沟边、沟沿仍然出现零星的废弃现象;春耕农忙时节小面积焚烧现象仍然屡禁不止,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二是秸秆还田技术不完善、不系统。秸秆还田耕作机械与农田耕作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部分秸秆深翻后,还处于耕作表层,对下茬作物造成了一定影响,秸秆还田后快腐等还田后续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秸秆还田率高,规模化利用率低。秸秆还田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导方式,其规模化利用水平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秸秆规模化利用水平低,需调整。滨州市秸秆规模化利用以肥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为主,其高效益的基料化和原料化占比小,需要加快内部调整,促进基料化和原料化发展。五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少,更新慢。多年来,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都是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模式,其中很多技术都是多年的老技术,缺少创新型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秸秆中的一些纤维素、氨基酸、多糖等物质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限制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深层次发展[1-2]。

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措施

3.1    实施研究提升工程

积极筹建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机构,实施政府主导,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参与的模式,组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联盟。积极发挥相关企业在某个领域的研究优势,积极引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究人才,开展科研公关,获得高价值的研究成果,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3]。

3.2    实施机械化提升工程

加快秸秆还田机械、收割-打捆机械的研究与开发,推进农田深耕深翻机械的普及应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机械生产技术,着重解决农作物机械收割后秸秆打捆问题,组织力量开发一批收割-打捆一体机,解决秸秆的收集、储运环节中不连贯、不系统的问题。

3.3    实施肥料化提升工程

秸秆还田的一大制约因素就是秸秆的腐熟分解速度慢,尤其是纤维素多的玉米秸秆和棉花秸秆等,该时期气温低,菌群活跃度低,深翻后腐熟速度慢,导致秸秆还田利用受限,甚至对下茬作物造成影响。因此,推进秸秆腐熟剂技术的引进与研究是解决秸秆还田技术、推进秸秆还田良性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是在秸秆还田深翻前实施,在粉碎的秸秆表面撒施具有针对性的腐熟剂及土壤有益生物菌剂(固氮菌、解钾解磷菌等)后进行深翻,能够有效提高秸秆的肥料利用价值,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促进土地良性发展。积极扶持秸秆生产商品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通过工艺技术提升秸秆有机肥的肥力、秸秆肥料化附加值,提高生产者收集秸秆创造效益的积极性[4]。

3.4    实施饲料化提升工程

改善秸秆的饲料化利用途径,推进秸秆生产动物用酵素的发展。引进和消化相结合,不断创新秸秆的饲料化应用工艺方法,在秸秆生产动物用酵素工艺中,采用先生产动物酵素后青储饲料的工艺方法,使秸秆在饲料化应用中达到了“吃干榨净”的效果,大幅提高秸秆的利用附加值。

3.5    实施基料化提升工程

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秸秆养殖食用菌、菌渣生产育苗基质等产业发展,形成秸秆养殖食用菌、食用菌菌渣生产育苗基质的循环产业链条,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深度利用秸秆资源。

3.6    实施能源化提升工程

以发展清洁能源为目的,以转化秸秆能源化利用旧动能为出发点,积极开展秸秆固化压块碳化技术的开发,使固化压块碳化后,燃烧值得到大幅提高,形成无污染的清洁型燃料,在应用中能够部分或全部代替煤炭燃料。

3.7    实施原料化提升工程

立足滨州优势,积极扶持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编织加工业、工艺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产业。不断推进秸秆有益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开发以秸秆为原料的保健产品,使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和途径得到质的提升。

4    参考文献

[1] 徐润雪.焦作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8.

[2] 郑伟腾.河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8.

[3] 刘宇虹.湖北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其综合利用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4] 马俊卿,韋竹立,吴俐莹,等.广西农作物秸秆处理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8(3):180-183.

猜你喜欢

促进措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措施
基于房地产市场供求视角下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拓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吉林省秸秆资源开发潜力及能源化综合利用效果分析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化生产现状
西安洁姆环保公司餐厨废弃物生态处理调研报告
提高驰放气综合利用的效益
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