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设计在乡村社区营造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0-06-04刘小静
刘小静
摘 要:探索中国乡村的未来走向,除了建设乡村的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需要明确乡村独特的价值存在。文章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茅石镇中关村为例,对其乡村社区营造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探析如何用协同设计的模式组织村民参与建造及社区活动,促进乡村社区营造的实现,为当下的乡村设计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社区营造;协同设计;乡村建设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传统乡村正逐渐走向衰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都市生活,农村人口不断地减少。在这一背景下,日本村民与社区团体自发行动起来保护乡村,通过社区营造的方式努力去营造一个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共同体,成功地解决了乡村发展问题并促进了当地的建设,这为我国当下的乡村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本文所述案例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茅石镇中关村,涉及七个村民组,现有农户379户,总计1762人,约距离茅石镇10千米,距县城25千米,是个典型的城郊农村。由于地处深山、交通闭塞,村庄维持着以烤烟种植为支柱的单一产业发展,近年来村庄的经济始终落后,大多数村里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谋生,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乡村面临着人口流失、空心化、老龄化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让村庄渐渐地失去了活力。针对这一现状,在政府的扶贫政策指引下,中关村于2015年尝试进行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并且迎来了专为农民服务的机构中国乡建院。
通过前期的调研与分析,乡建院团队认为这一地区夏季气候凉爽,加之具备丰富的生态资源,周边川渝地区的人们愿意选择来此休闲避暑,成为中关村旅游产业转型的契机。在具体乡村社区设计过程中,乡建院采取两种策略:其一,在规划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到乡村环境治理、垃圾分类、环保教育等重要社区问题,并将其解决方案直接呈现在村庄景观、民居、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案里,使硬件景观落成的同时,也衍生出社区教育的功能。其二,在硬件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完成之后,派驻社区营造社工留驻在村庄,在地陪伴式服务村民,充分挖掘村庄的人、文、地、产、景元素,将其空间激活,同时挖掘当地文化,将村民组织发动起来,培养村民自组织、自管理、自经营的社区治理能力。这一过程,即是一个系统的乡村“协同”设计过程,涉及从规划、设计到营建、运营的整个流程。
一、協同设计及其发展
在乡建的热潮之中,设计的广泛介入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然而传统乡村面临“被设计”后的诸多问题:乡村社区空间流于形式,缺乏使用性与活力,无法真正满足乡村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村民在乡村建设中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无法将乡村建设的成果可持续经营下去等。面对复杂的乡村问题,设计的介入方式也在重新被审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乡村建设不是政府、规划设计方或者投资者、村民某一方的事情,而是涉及众多参与主体的复杂协作过程。
协同设计这一概念源自于参与式设计,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通常认为,协同设计是设计师与其他没有经过专业设计训练的人共同参与到设计过程中,使更多的人参与构想和解决问题,贡献创造力。协同设计关注设计的过程与程序,注重与他人一起实践参与、商议去解决问题,能够真正实现人们的需求和愿望,逐渐成为设计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协同设计所倡导的协同参与、共同商议和解决问题等立场,能够帮助设计界更好地定位自己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在当下的多方参与式乡村营造中,政府通常作为委托方,共同参与的群体包括研究人员、学者,建筑师和规划师,NGO组织、投资企业以及村民等。在如此众多的群体参与的背景下,协同设计基于多方互相理解、互相合作、互相信任,通过互助参与的方式,实现多方力量的整合,形成良好的协同参与模式。
二、中关村社区营造
在中关村社区营造过程中,主要通过人、文、地、产、景五个方面去深入挖掘乡村的价值,增加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恢复乡村的价值与活力。其中人指了解村民的真实需求、引导并陪伴村民参与乡村社区的活动;文指挖掘社区本土历史文化并将其保留延续,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文艺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等;地指保育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产指经营当地产业,中关村在保留烤烟作为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作为第二产业;景指社区公共空间的营建、村民生活环境的可持续经营等。其中,人的营造是整个营造活动的核心,即设计团队与村民沟通、改变村民的想法,使其从乡建的被动方变成主要参与力量,具体路径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打开村民意识
2015年4月初,中关村正式被选中进行改造。在项目开始前,为了让村民积极地参与其中,5月政府组织了包括村民在内的30余人考察团队去往乡建院项目所在地河南郝堂村参观学习。这是中关村改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让村民走出去,打开他们封闭的思路,唤醒其乡村主体意识。
(二)发动村民参与
有了意识之后,便是发动村民参与建设过程。5月,中关村两委组织全村村民聚在一起召开了集体会议。在第一次群众大会上,设计师洪金聪以相对容易理解的画面、动画等展示了中关村的改造方案,使村民们能够轻松理解和看到村庄的改造。会议结束以后,给全村各户发放报名表,村民完成报名的同时,需缴纳一万元的保证金,并签署承诺书,按手印,表示愿意遵守公约来进行改造。至此,中关村改造便正式开始。建设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九七华夏工作室负责整个村庄的调研、规划、设计等工作,政府则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举措,由村民自己出资在设计师的协作下进行房屋的改建。第二阶段是村庄的公共空间的改造,主要是由当地政府出资金资助,设计师协同村民共同完成。
(三)陪伴、引导村民参与
在改造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中,为了让村民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中去,设计师做了多种尝试。在搭建人行桥的时候,设计师团队组织村里的年轻男人负责装运石料、搬放钢架等繁重工作;到上梁的时候,特意邀请村里最有声望的老人选定吉时,在仪式结束后,由村里青壮年们协力一起将梁板安放到位。又比如在搭建儿童乐园的过程中,设计团队事先准备好颜料和水泥,让村民可以随意地在空白的地方写写画画。不仅村民,在设计师的引导下,儿童也可以成为乡建的参与者。设计师让小朋友们在乐园旁边堆砌的砖块上拓印下植物的叶子和自己的手掌。通过这些方式,让村民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之中,不自觉地对村庄产生特殊的记忆,产生归属感、认同感。
三、协同设计介入乡村社区营造中的应用策略
毫无疑问,在乡建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不是改造村庄的硬件设施,而是改变乡村的主体——人,即村民。如何让村民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如何发动村民参与建设,如何保留当地的传统文化,这些都很难。而中关村在乡村改造的过程中,运用社区营造的手段,使参与的政府、规划人员、投资者、村民等多方力量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参与模式(图1),不仅改变了乡村建设的主体,让村民们积极地参与到了建设中去,并且较好地保留了当地的文化与历史。
由此可见,协同设计作为一种手段,能够很好地引导参与者去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真正满足需求。特别是在应对复杂的乡村问题时,协同设计的模式能够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帮助村民重新认识自身以及乡村的价值,生发自信,形成对故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因此,提出协同设计介入到乡村社区营造中的协作策略如下:
(一)團队构建
乡村建设的设计项目通常涉及到社会不同层面的群体介入,包括政府、专业的设计规划团队、企业、非盈利组织、当地村民等,组建一个好的团队是协同设计开展的关键。政府作为建设活动的决策者,从宏观上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专家、设计师则作为设计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运用自身的设计知识和设计思维,整合资源,促进设计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企业作为投资者,对设计活动起监督、把控的责任。通过多方力量的协同合作,共同推进设计活动的开展。
(二)培养协同意识
在设计活动或者社区营造的过程之中,多方参与的主体保持良好的互助协作关系能够积极推进设计进程。组织集体活动,可以增强参与者的团队协作意识,进而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沟通,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冲突,可以更加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参与者主动沟通交流,互动互助,建立伙伴间的信赖关系,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对设计活动或者营造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立足新型城乡背景下的乡村建设,需要思考新的复兴路径。通过协同设计模式介入乡村社区营造能够更好地挖掘村民的自身价值,村民作为主体与外界良性介入的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社区营造的事务中,唤醒村民对土地、对家乡的情感,建立永续发展的活力乡村。
参考文献:
[1]房木生.乡村社区空间的再造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2]吴雨桐.类传统乡村的现代转型及协力营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