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2020-06-04彭华刘仙卢宗源
彭华 刘仙 卢宗源
摘 要:四川藏区地处“三区三州”,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四川藏区旅游资源富集、农牧业特色鲜明。近年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形成了农旅融合发展的各种典型模式,但仍存在生态脆弱保障性差、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生产服务人才短缺、意识形态障碍大和农旅产业互动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坚持绿色健康发展、科学谋划全面发展和构建机制持续发展等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高质量脱贫。
关键词:四川藏区;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脱贫攻坚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全力冲刺阶段。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减贫8 23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0.7%下降到1.7%。研究表明,当前有200万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在返贫风险,现阶段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1]。四川藏区地处全国最贫困的“三区三州”,是四川省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四川藏区生态光热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富集、农牧业特色鲜明。近年通过农旅融合发展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农业和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增强了农牧业的供给活力,促进了农牧民就业增收[3]。藏区脱贫攻坚既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工作,认真总结藏区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分享脱贫经验,对于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藏区人民幸福安康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四川藏区农旅融合发展优势显著
四川藏区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共32个县、579个乡、4 053个村,幅员面积25.05万平方公里;有藏族人口144.63万人,占全国藏族人口的26.55%,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4]。四川藏区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优势显著,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富集。四川省高品质藏区旅游资源占全省50%,自然景色优美,立体气候明显,地理环境独特,有高密度、高品位的世界级旅游资源,门类齐全,互补性强,被誉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2015年认定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四川藏区有232个。二是农牧产业特色鲜明。独特的生态条件和光热资源让藏区果蔬、青稞、牦牛、藏香猪、松茸和虫草等农牧产品不仅经济价值高[5],而且极具知名度。高品质的农牧产品是开发旅游伴手礼的上好原料。三是农旅产业得到夯实。2015年全国启动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提出“十三五”时期通过发展旅游带动1 200万贫困人口脱贫,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7%。经历5年的脱贫攻坚,四川藏区政府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思想统一,旅游脱贫意愿非常强烈,实施了一批农旅项目,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者,召集了一批本土乡贤。
二、四川藏区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探索
(一)旅游赋能型
旅游赋能型发展模式是指以农牧业为基础,农牧业产值高为主要受益来源,旅游附属发展。这类模式充分利用藏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开发社区农场、生态牧场和有机农场,为大城市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提倡健康的生活,是一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方式。该模式一般靠近大城市,交通比较方便,主要效益来源于售卖农牧产品,同时依托农牧产业开展研学、游学和亲子游项目,建立品质信任关系[6]。农牧产区一般具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依托品牌效应吸引人流并配套旅游項目,是典型的农业为旅游赋能的模式。阿坝州汶川甜樱桃基地和茂县的果蔬生产基地是典型代表。
(二)农牧附属型
农牧附属型发展模式是指以旅游业作为主要收益的来源,农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类模式主要集中在藏区高等级景区周边,巨大的游客量为该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人流保障,农牧业发展从中受益,是典型的景区带动型发展模式。农牧民通过开展旅游经营获益,农牧业为旅游开展提供新鲜食材,成为旅游的保障产业。以甘孜州泸定县为例,该县利用海螺沟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瑰丽的自然风光、民俗资源和红色文化,通过举办“四川冰雪和温泉旅游节”,每年吸引观光游客50万人以上,还为周边贫困户提供大量公益性岗位,带动农牧产品的销售,使优质农牧产品转变为特色旅游商品,附加值大大提高。类似模式还有小金县四姑娘山镇、稻城县的亚丁村和康定市的木格措等。
(三)现代农业综合型
这类模式主要依托藏区现代农牧产业园区,规模较大,一般在3 000亩以上,典型代表为田园综合体、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和农业主题公园等。该模式由政府推动、区域较大、带动性强,具体表现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景观化、旅游化和公益化,呈现出农业科研、农业物流、产品加工、高效农业种植等综合业态[3,7]。典型代表为泸定县杵坭中国红樱桃之乡,距离泸定县城南17公里,依托樱桃产区形成观光旅游环线,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入选省级“森林小镇”、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并辐射带动沿线乡镇群众广泛参与脱贫共同致富,率先成为泸定县首个人均收入过万元的乡镇。类似的模式还有金川县神农观光园、小金县金山玫瑰基地和甘孜县的孔萨农庄等。
(四)农旅合一型
该模式是指农牧与旅游充分融合,相互促进,主要为农牧型景区。农牧业是景区的核心吸引物,通过旅游标准化建设、项目打造、文化串联、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吸引游客,并获得旅游和农业生产的双重效益。典型代表为国家4A旅游景区木雅圣地。该景区位于甘孜州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贫困村,2015年以来在省委统战部的帮扶下,通过牦牛牧场和牧民定居点入股贫困村保底分红的模式,依托传统牧业建立牦牛奶专业合作社,结合神山、草原、宗教和木雅文化,开发配套特色体验项目。由旅游公司建设运营,农牧民服务接待,实现了门票、农牧产品和旅游接待的多重收益,带动了本地脱贫致富。类似的模式还有松潘天堂香谷、红原草原音乐节和若尔盖花湖等。
三、四川藏区农旅融合发展的突出短板
现阶段藏区农旅融合发展表现为影响力大、辐射面广,但综合效益还不够高,保障功能尚未完善,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还很艰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脆弱,保障性差。四川藏区农牧生产集中在高原、山原和峡谷[8],平均海拔3 000米以上,自然灾害频繁,破坏性极强,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弱,综合生产能力低,农旅融合发展物资自给能力不足。二是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四川藏区交通路网不发达,通达性差,旅游住宿条件差,安全卫生无保障,通信网络不完善,手机信号强弱不稳定,严重影响游客的出行意愿。三是生产服务人才短缺。地广人稀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本地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对外来才吸引力不足,人力资本培育与养护严重不足[9],部分农牧民“等靠要”思想还比较严重。四是意识形态障碍大。藏传佛教影响深,导致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农牧业劳动力人口雪上加霜;牧区“惜售、戒杀、放生”牲畜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政府优质帮扶产业难以运转,例如,甘孜县引入牦牛加工企业,但本地收购牧民牦牛极其困难。五是农游产业互动不足。表现为农旅资源开发不科学,农业和旅游产业间联动差,资金项目难打捆,农牧产品开发粗糙,新技术应用推广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