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服务改革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2020-06-04李慧
李慧
摘 要:殡葬服务可分为基本服务和选择性服务两类。针对前者,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惠民政策,保证殡葬服务的公益性,维护人民利益;而后者近年来却频繁出现“天价暴利”现象,“死不起”的呼声愈演愈烈。与高额费用相矛盾的是殡葬服务一直为人诟病,设备陈旧老化、操作流程随意化、恶性竞争等现象普遍存在。基于石家庄市殡葬服务市场的调查,深入剖析内在症结,从法律、政府、社会等方面探究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殡葬事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殡葬服务;改革;公益性
据联合国发展公报预测,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增至4.8亿,中国将成为超级老龄化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2014年中国殡葬业协会曾预估,我国殡葬消费总额将在2020年超过6 000亿元,在2023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老龄化的加速和殡葬暴利现象使得殡葬问题再度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人们对于殡葬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成效更是尤为关注。
一、当前石家庄市殡葬服务改革现状调查
(一)石家庄市殡葬服务改革取得的成效
1.殡葬管理法规体系趋向完善
1997年《石家庄市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并于1999年修订,其中关于火葬管理、丧葬活动管理、殡葬设施管理等方面有着详细规定。为积极响应节地生态安葬号召,2017年《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提出殡葬改革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2018年河北省民政厅等16个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殡葬管理工作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动殡葬改革,健全殡葬公共服务体系,规范殡葬服务机构管理,强化保障措施。
2.殡葬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多
石家庄市现有20家殡仪馆,包括石家庄市殡仪馆、元氏县殡仪馆、行唐县殡仪馆等;有5家经营性公墓,包括古中山陵园、常山陵园、神岩山陵园等,遍布全市各区县,覆盖范围较为全面。随着改革的深化,石家莊市逐步放松殡葬行业准入限制,鼓励社会参与,私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全市现有殡葬服务机构约200家、服务人员千余人。在此背景下,石家庄市工商联殡仪服务行业商会应运而生,意在发挥企业与政府间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2012年经民政局批准,石家庄市殡葬协会正式成立,连续多年联合市殡葬管理处召开殡葬工作会议。
3.殡葬惠民补贴措施有效落实
2012年1月1日起,石家庄市在全省率先免除了市区城乡居民基本丧葬费用630元。同年,第一个以专线服务命名的品牌“96444”正式开通,24小时免费为市民提供殡葬专业服务。居民可到市殡仪馆领取“连心卡”,详细了解各项惠民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针对节地生态安葬,凡在市民政部门所属殡葬服务机构进行骨灰寄存的,其减免的费用和奖补资金由财政部门负担。2018年印发《石家庄市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倡导立体安葬。自然安葬和骨灰撒散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发放奖补金从500元至2 000元不等。
4.节地生态安葬观念日益普及
石家庄市从1996年开始已连续举行24次骨灰撒海活动,已有一千多位海葬者和数百位花葬、树葬、草坪葬的逝者。2012年以来,古中山陵园成功举办了7届节地生态安葬集体仪式,省双凤山陵园也已连续举办16届公益花坛葬集体安葬仪式。2013年古中山陵园为八百多位海葬者建立纪念碑,将逝者名字镌刻长存。清明节期间,石家庄市殡葬管理处在市殡仪馆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燕赵龙凤陵园和古中山陵园组织倡导绿色祭祀,开展用鲜花换烧纸、生命教化等民生公益活动,引导公众践行现代祭祀理念,启迪生命感悟。
(二)石家庄市殡葬服务改革面临的困境
石家庄市免除了城乡居民基本丧葬费用,确保殡葬服务的公益性,受到一致好评。故本文论述的殡葬服务改革面临的困境是针对选择性殡葬服务而言。
1.法律细则指导缺位,监管缺乏执行力
石家庄市现有的殡葬法规多是原则性文件,相关实施细则尚不健全,政府和社会在推动殡改时缺乏有效指导。例如,《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十三五”结束,火葬区火化率要达到85%以上,节地生态安葬率要达到50%以上,但关于如何实现目标的具体办法却未详细说明。由于我国殡葬事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行政垄断现象依然存在。民政部门既是监管者又是经营者,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地带。《殡葬管理条例》规定,我国殡葬市场由多个部门共同监管,相关问题需多部门协同处理,极大分散了殡葬执法权。殡葬事业的敏感性使得各部门相互推诿、监管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行政执法困难重重。
2.殡葬服务设施陈旧,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国家财政投入有限,殡仪馆只能通过自主创收满足发展需要,实现殡葬服务供给。近年来,人力和能源成本攀升、经营压力不断增长、经费不足等严重制约了殡葬业发展。调查发现,石家庄市许多殡仪馆建设年代久远、基础设施陈旧,许多火化炉处于停工状态,供给水平无法及时满足遗体火化需要;服务设备的环保标准较低,可能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影响周边的环境质量。服务人员年龄大多在40—50岁年龄段,以拜师的方式开始工作,专业水平有限。亲属裙带关系导致工作人员实际操作的态度敷衍、操作随意化。鹿泉区65岁的薛金锁在为亲属办理火化时,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将他的名字写在火化人一栏中,出现了身体壮实的薛老汉“被火化”的闹剧。相较于经济发达地区,石家庄市薪资水平较低,地域环境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弱。2017年,石家庄市工商联殡仪服务行业商会到长沙民政学院招募工作人员,结果无功而返。2018年,好不容易招募了20多位实习生,最后仅有7人选择留下。
3.服务价格居高不下,收费标准模糊不清
近几年,石家庄市经营性墓地价格上涨近三成,价格从两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由于公墓环境条件差,出于对亡者的尊重以及传统“厚葬”观念的影响,人们仍然会选择高价墓地。这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开支,增添了家庭负担。市场竞争淡化了殡葬服务公益性,收费标准和明码标价愈加不规范,选择性服务价格持续虚高。调查发现,商家推出1 080元、4 800元、6 800元、18 800元对应“怀念”、“感恩”、“孝心”、“孝道”等不同名称套餐。市面上各种套餐比比皆是,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内容主要包含两大块:一是殡葬用品,即纸钱、香、护灵伞、点心、果盘等;二是殡仪服务,即灵车、灵棺、修容、鲜花等。除去鲜花、纸钱等大多属于可重复利用用品,高昂价格与低成本服务形成鲜明对比,暴利自此产生。店家在介绍服务项目时经常带有道德绑架意味,顾客在选择消费时受到“厚葬”、攀比、面子等因素影响,被迫选择高价位消费。
4.恶性竞争现象频发,丧葬不正之风盛行
石家庄市共有200多家殡葬机构,一些未取得行政审核的民营企业或个人经常偷偷混入医院,利用丧属悲痛的心情和对处理后事认知不清,以聊天、套近乎等方式介绍豪车遗体接运服务、出租遗体冷藏设备,过分贬低正规殡仪馆服务,诓骗丧属选择“殡葬一条龙”服务。中介人员为了尸源明争暗抢,在医院停尸间排队等候的现象经常发生,为了提前得知消息甚至贿赂医护人员和殡葬单位工作人员。走访调查发现,几乎每家殡葬机构都可以提供风水、哭灵、唱小戏等多种服务项目,丧事费用高达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葬礼上吹奏哀乐、摆流水席、抛撒纸钱等活动十分常见,大操大办、攀比之风盛行。丧事已不再是为祭念死者而举行的仪式,而更像是衡量子女孝道的表演、家庭实力的彰显,许多家庭宁愿“打肿脸充胖子”也不愿让人看笑话。这种不正之风显然与传统殡葬文化的精神内涵背道而驰。
二、石家庄市殡葬服务改革困境的内在症结
(一)殡葬法进程缓慢,财政供给力度小
现行《殡葬管理条例》于1997年出台,显然已满足不了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2002年民政部开始条例修订工作,国务院在2005年将其正式列入立法计划,并于2007年和2018年两次发布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2006—2009年修订工作属于遗体资源化一档计划,2010年退为二档,2011年又再退为三档,进程缓慢难产至今。国家财政部对于殡葬预算的总投入占比不高,增长速度明显落后。殡葬补贴大多用于刑事案件受害人、弃婴等对象,殡葬单位想要整修,但困于无钱可用。殡葬补贴本就短缺,财政部门还要对殡仪馆收入进行调剂,从中收取部分资金作为财政收入,经营负担可想而知。这使得殡葬单位在提供服务时迫不得已高额收费。我国对于殡葬私营企业尚无优惠政策,为获取最大化利益,殡葬服务价格持续上涨。
(二)职能部门角色失调,市场许可制度松弛
殡葬事业关系民生福祉,政府应敢于承担责任,扮演好自身角色。但实际工作中却存在部门职责不清和角色错位问题。殡葬管理关系民政、工商、公安、国土等诸多部门,各部门依法对其负有监管义务,但具体执法方式却未有明确规定。部门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这使得各部门相互推诿,监管职能长期缺位,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此外,个别民政部门长期政企不分,“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导致其角色错位,利用特权打压竞争者以谋取不当利益,从而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殡葬服务正常发展。为响应殡葬改革号召,各地过度放宽了民营殡仪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从原来的行业垄断大跨步到市场开放阶段,对于机构资质的审核存在纰漏,由于监管失职产生了大量的非法经营机构。石家庄市现有上百家殡葬服务从业机构,非法经营和恶性竞争现象一直存在。此外,民政等部门对服务人员缺乏严格的执业资质审查,许多岗位没有持证上岗的要求,致使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操作失范问题严重。
(三)封建文化助长歪风,传统教育阻碍更新
殡葬俗称“白事”,中国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此较为避讳,这种敏感心理给殡葬行业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许多公众场合殡葬无法当做一个公开话题被人讨论,这种不透明操作的结果就是服务标准模糊,价格虚高等问题。“厚葬”观念以及面子文化、攀比心理更是催生了烦琐多样的殡葬仪式,只有大操大办才能显示子女孝道的错误观念助长了不正之风。目前我国仅有五家开设殡葬专业的学校,相较于全国2914所高校来说数量微不足微,可见殡葬问题长期处于教育机制的忽略地带,高校培养体系与社会日益增长的殡葬需求相错位。殡葬行业长期受到社会歧视,从业人员经常遭遇尴尬困境,如无法参加喜宴、拜寿等活动,人际交往受到极大限制;许多毕业生选择远离专业对口的殡葬事业,造成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关于我国殡葬服务改革发展路径的思考
(一)完善殡葬法律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完善法律体系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指导性强的殡葬法律细则。参照现实问题广泛寻求社会意见,加快推动《殡葬法》的出台,消除法律空白满足实际操作需要。对于殡葬执法行为、市场监管制度、违规惩罚措施等方面做出具体说明。制定殡葬价格标准,明确服务流程,构建殡葬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殡葬行业透明化。二是严格控制殡葬行业准入门槛。在逐步开放门槛的同时,严格掌控经营资质,适当提升行业许可标准,仔细核查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专业资质。强化对殡葬事业的重视,加大殡葬财政预算,设立殡葬建设专项资金,更新火化炉等污染设备,实现绿色焚烧,提高环保标准。加快对公益性墓地和殡仪馆的整修,尤其是建设时间久远的设施,营造良好的殡葬服务环境。
(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构建综合监管模式
在保障群众基本殡葬需要的基础上对于选择性服务要继续放权,打破行政垄断体制,鼓励企业资本参与,政府承担主导作用,行使监管职能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学习上海龙华殡仪馆的运作方式,火葬服务因其特殊性只能由政府提供,其他服务项目则以购买、合同、招标等方式承包给社会,利用市场竞争降低服务成本,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此外,殡葬管理涉及多部门责任范围,首先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厘清界限问题,防止相互推诿。然后由民政部门作为监管主体牵头,设立专项小组,建立部门多元监督管理合作模式,综合治理。其次,加快民政部门经、管职能分离,建立殡葬绩效责任制,将殡改任务划分对应各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防止不作为现象泛滥。
(三)加强政策扶持,发挥殡葬协会的作用
民政部提出了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石家庄市据此免除了居民基本殡葬费用,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个别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政府要加强社会宣传,在办理殡葬事务的同时向民众告知相关政策,让民众真正享受到殡葬福利。相较于其他发达城市,石家庄市殡葬补贴标准较低,政府对此应加强重视,逐步提高补贴金额,同时加大对中小型殡葬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殡葬服务合理化发展,拓宽殡葬服务的公益性。2014年,全国首家殡仪服务行业商会——石家庄市殡葬协会成立,利用其自身平台优势,积极发挥黏合剂作用,使得殡葬企业之间、殡葬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密切。在今后的殡改过程中,要继续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重视社会参与,并听取不同意见,构建沟通协调机制。
(四)宣传绿色殡葬观念,培育殡葬服务新人才
殡葬陋习徒增了不必要的开销,加重了民众办丧的负担。政府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播放宣传片、下基层宣讲等方式,使民众了解生态殡葬的优势和迫切性,改变人们传统的殡葬思想和习俗。相关部门应推广新观念与政策补贴相结合,对于生态安葬的丧户给予补贴和表扬,加大对绿色殡葬企业的扶持,降低环保产品价格,扩展民众选择面,引导绿色消费。教育体系应广泛增设殡葬专业,利用学费减免、定员定岗等方式吸引生源。同时,各地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将人才资质作为企业审核重点项目;与高校签订定向培养计划,提升殡葬品牌效应。组织服务人员定期交流,开设知识进阶课程,将专业技能、礼仪态度与职称薪资挂钩;健全职业等级考核制度,激励从业人员自我学习,推动殡葬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夫子.殡葬服务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2] 郭林.从“死无所葬”到“葬有所安”:四维特性视域下中国殡葬服务制度的改革路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21-31.
[3] 閆何清.中国殡葬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5,(5):27-30.
[4]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民政,2010,(7):40-42.
[5] 朱胜进,陈维国,陈利.中国殡葬行业现状——来自浙江省的调研[J].浙江社会科学,2012,(7):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