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的“成人”教育理论
2020-06-04李红兵
李红兵
内容摘要:孔子学说是对人的养成问题的阐发,揭示了道德、学识、艺乐的人生修养过程,通过教育的途径完善发展人的素质,符合人的愿望和人生需求,适应社会变化与人类文明进程的规律,孔子做人的学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孔子 成人 教育理论
孔子在关于人的多方面论述中,提出“成人”的人生目标。这是极重要的做人理论,一个人经过道德、学识和艺乐的修养,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的人。《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从几个人独特的品质加以概括,综合成“完人”完善的人格,即要有智慧、不贪欲,勇敢而且多才多艺,还能以“礼乐”修养其身,从而激励世人朝着理想的人格奋斗。
孔子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探讨人的个性成长过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志于学”和“志于道”是相近的,孔子的“学”和“道”所指,是人认识生存的宇宙与社会的规律的学问,是有关人的精神世界的原则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闻道”是人生重要的精神需要,孔子认为和生活、生命相等同。“三十而立”,一个人德才兼备了,能独立工作或生活了。“立”也可理喻为学业成功,事业上已有了成就。但孔子所言“立于礼”,要求人们以“礼”的德行在社会上立身。“四十而不惑”、“智者不惑”,人对仁德和知识有了透彻的了解,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不致于为不正确的东西所迷惑。“五十知天命”,孔子所谓“天命”是对自然的认识,对生命的体悟。他从时间消失中深切地感知到“天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他的“天命”观中也有肯定人生意识:“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强调人的力量与人的生活,对人的精神世界起到积极的作用。“六十而耳顺”,此“耳”为“而已”意,顺,就是顺应“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认为六七十岁上,经过“志于学”、“志于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形成了,自然而然,宠辱不惊,从心而欲,人的主观意识和“仁”“义”的规则高度统一,这是人学习、修养、生命循序渐进完善的过程。《周易》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活在世上,顺应“天命”规律,以“德”的力量、“智”的力量,积极向上,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达到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
从其学说的学理特点来看,孔子对人精神世界深远的见解,具体地体现在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化抽象理论为实在可行性。片断式的精骸之论,是孔子在教育人的具体环境中,从弟子学习和思想发展实际出发,深思熟虑而有感而发的,透出思想家教育家真知灼见的深刻性,睿智的思辩、启迪和教育的作用是深远的,是有恒久生命力的。
第一,人的道德思想修养。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就是重视仁德教育。仁德是做人的宗旨,人的道德修养要从“仁”开始。首先说实行“仁”的实质是,人们能够克制自己,修正自己,思想行为符合“礼”的道德规范。再是指出了“仁”的社会意义和人们努力的方向,“仁”是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仁”是“礼”的基础,“礼”就是“仁”的体现。孔子反复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并为人们遵守“礼”的规范,树立了“温、良、恭、俭、让”的道德标准,认为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崇德”,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以精辟的见解,提示人们对待“贤”与“不贤”的理性认识。自省反思,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孔子要求人们在自身行为中进行检查反省:一是强调自觉地坚持个人修养,形成理想人格。二是理想人格要具备“诚信”的美德,一言一行求真务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孔子多次讲到信,指对人要讲信用,和取得别人的信任。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是儒家传统道德的准则。人的社会活动,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出来。人的各种需要,形成人的种种本质。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和人生目的、人生理想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需要表现为不同的思想和行为,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孔子讲求读书人要有宽大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任重道远,要奋斗终身。孔子关于人的社会道德和个人自身修养问题,是其学说的重要部分,也是做人的第一要义。
第二,人的学识修养。此问题关键在于求知学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第一句话是“人在本性上是求知的”。[1]无独有偶,孔子《论语》的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思想家都重视人的求知学习。人们追求知识是本性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从个别的、具体的到普遍的、抽象的对象,最后达到最高的知识。孔子论述中,“文”、“知”、“学”、“习”等都属于求知学习的范畴。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等等,论述学习求得知识的意义、要求和态度,可谓中国古代最典型的“学习论。”孔子主张学习内容上要博、要广,他极简概括为:“予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教学注重历代古藉、文献资料的学习,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加强道德思想教育。他要求学生“多学而识之”,并“一以贯之”,抓住根本的东西学习理解,以至融会贯通,全面地掌握知识。在学习态度方面,孔子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说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涉及“愉快学习”问题,可见孔子教学中的民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已注意到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教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这是求知的明智态度,学习的本身就是求真,那么,诚实就是其本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要“不耻下问”。学无常师,选择“善”而学。学无止境,学而多问,“闻一知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高蹈的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品质,也彰扬老师严谨治学的人格。孔子曾描绘颜渊发愤好学的乐观状态:“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给学子树立了榜样,学习是一种刻苦求索的历程,砥砺志行,知难而进。“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之议。”(《论语·里仁》)孔子教育读书人不要被物质充满的社会世俗生活所累,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立志追求知识真理。孔子讲述最多的是学习方法,他提倡“学而时习之”,讲得很具体,在学习中要时常温习和练习,强调勤学。“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反复温习,才能巩固知识,并有新的体会、新的发展,获得新知识。孔子提出学与思的观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思结合是学习成功的保证,学可以积累知识,开阔眼界,思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所学知识。学与思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他强调学习实践的重要性。体现了“学”、“知”(认识)、“行”正确的思维过程。人们不仅要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而且要付诸于实践。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人们努力学习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生活,才能完成人生的“善”与“智”的全面发展。
其次,人的艺乐修养。孔子明确地指出,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非常重视《诗经》教学,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阐明学习《诗经》的意义和作用。孔子教育学生从《诗经》文学艺术中领会社会人生,感发情思意志。“成于乐”和“游于艺”,掌握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自由地运用,获得艺术审美感染、陶冶,心理伦理交融统一,观赏游乐和谐结合,完成人的礼乐教化的全面发展。孔子曾有著名的教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诗经·雍也》),有德行学识的人喜欢山水,这是生命融于大自然的“乐”。人们欣赏大自然和享受艺术之“乐”,是人的审美需求,也是人修养的重要方面,以致获得“尽善”“尽美”的精神生活。
综上所述西班牙人文主义者斐微斯说:“人有高傲的头颅,这是神圣心灵的城堡与殿堂。”[2]赞颂人,凸现人的灵魂。我们说,孔子关于人的学说智慧光芒,在人类头顶上照耀,在人们神圣心灵和行为中闪烁。
注 释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西方哲学简史》,第127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单位:平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