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刺激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04王淑婷
王淑婷
【摘要】目的 探讨肌电刺激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29例;对照组患者29例,给予传统康复疗法;观察组患者29例,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在两种不同康复治疗方案下,以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观察指标,观察组肌电刺激患者高于对照组传统康复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刺激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等障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肌电刺激;康复治疗;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9..01
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后多见躯体和心理、社会功能障碍者,尤其是神经损伤患者常见肌肉瘫痪、肌力下降、肌痉挛、步态异常、平衡协调能力减退、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康复问题。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预防各种功能障碍所致并发症,改善功能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1]。本文旨在讨论肌电刺激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5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5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采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年龄6~75岁,其中男19例,女10例;平均为(57.62±4.5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7~76岁,其中男18例,女11例;平均(57.48±4.63)岁。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疾病病史者;(2)合并心、肺、肝、肾等重大脏器官功能疾病者;(3)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康复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疗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建构踝关节收缩扭矩测定模型。接受肌电刺激康复治疗患者膝关节保持110°,踝关节保持90°,并固定好肩部和腰部,肌电刺激过程中维持直立的姿势,在安静环境下放松整个机体。在不同时间点通过多关节测力计测试踝关节跖曲扭矩大小。②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于腘窝后的胫神经表面皮肤上放置双向电极,使用特定软件(TX)控制恒流刺激器(DS7A;UK)进行电刺激并收集数据。设置肌电刺激参数脉宽为1 ms,频率为100 Hz。③测定比目鱼肌表面肌电。于比目鱼肌上皮肤表面EMG记录电极贴,使用表面肌电仪记录电刺激下的M波和H反射数值。肌电仪可过滤30~3000 Hz的频带电信号,放大1000~2000倍记录反射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由专门人员负责收集本次研究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标准差(x±s)代表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在两种不同康复治疗方案下,以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观察指标,观察组肌电刺激患者高于对照组传统康复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脊髓损伤等脑血管疾病患者术后易出现不良并发症,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因此在康复治疗中以增强患者躯体、心理、社会功能,恢复或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和勞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的康复疗法为主。肌电刺激是近年广泛用于偏瘫治疗的方法之一,利用表面电极刺激偏瘫患者下肢腓神经[2], 引发患者的踝关节产生背伸、外翻的动作,刺激患者障碍肢体表面和对应的周围神经,增强偏瘫患者肌肉力量。肌电刺激对中枢神经损伤恢复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肌电刺激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传统康复疗法,在早期对患者肢体反复主动运动,对后期康复十分关键。
综上所述,肌电刺激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等障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雷建荣,张仲锦,夏遂辉,et al.肌电生物治疗联合运动康复在桡神经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水[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6357.
[2] 秦艳霞,刘再高,孟庆天,et al.吞咽训练及冰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脑卒中吞咽呛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8):1048-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