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征鸟厉疾 好梅佳柳待阳春

2020-06-04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房间人类历史

年复一年,是岁月的流逝,亦是岁月的沉积。正如不畏长途跋涉的候鸟,只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环境;而斗得三九严寒的梅花和看似枯枝实则养根的柳树,正静静等待来年春暖花开。花开,并不是说时候到了就自然会开,首先,得有根,得有养分,得有肥沃的土壤,各方条件具备,才能等来时机并不负时机。

千锤百炼而有钢铁之躯,惊涛骇浪而有精悍的水手。人类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更何况历史悠久而辉煌的文明走到今天依然茁壮,这之间走过的历程远非三言两语可道尽。有一点我们深知,那就是人类千百年来依旧打动人心的,正是那些文化与艺术的力量。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然而最近的这几年来,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在数字世界里生活,键盘、屏幕,第一时间熟知天下事,似乎无事不晓。在各色液晶屏中充斥着饱和度极高的霓虹般的色彩,营造着一派宏大的、崭新的虚拟世界宏图。然而,我们却逐渐忽视了脚下坚实的、充斥着泥土芳香的大地,还有那些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以及更为重要的,我们身为人、处于其经纬之中的人世间,那些蓬勃的烟火气和凝聚着智慧结晶的文艺之事,闪灼的思想花火,具有温度的社群……而科技,终究也出自人类智慧的创造,归根结底,它应是服务于人类的壮志凌云,而非凌驾于人类社会再造蜃楼。因此,在“虚拟”和“数字化”被谈论得过于泛滥的今天,我们依然想回归传统的实体空间和展馆,去谈一谈那些实实在在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以及,我们的思想在当下应具备怎样的维度和品质?

这或许就是我们依然坚信评论之力量的原因所在。评论不是诡辩之术;在或慷慨激昂或质朴无花的行云流水文字中,能以小见大照见时代,能观照传统而直抵當代,能有感性与理性兼具的百家争鸣。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说:“一套理论,这是一座建筑,里面有很多房间,每个房间都亮着灯。每个房间都有一个人跳舞,舞者就是那个构想并且构建这一切的人。”这是对文字工作者的致敬。

在本期专题中,我们可以看见比较全面的、不同艺术领域之中的思考与实践。正如其中一篇文章所言:书法绘画文物并不是单纯的解释其书画艺术发展的样貌,而是以书画文物所描述的内容作为透视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曾在参观卢浮宫之后写过这样的一句观点:“如果我们不是对每一幅画所属的国家、时代、流派和大师有所了解,那么,大多数美术馆就会让人觉得婚礼而无意义。因而,对研究和充满智性的享受最有助益的,就是一种合乎历史的排序。”——这虽是古典博物馆的展陈理念,对是我们应有的历史史观,而不仅限于艺术史。

同样,本期所关注的不仅有历史的呈现,更有当下艺术生态的构建和艺术教育的耕耘。这番努力不仅仅是依托个人之力,更是一群人、一代人的努力和呕心沥血。惟如此,我们终能在大地醒来后的春天,见着那参天大树。

猜你喜欢

房间人类历史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房间
人类第一杀手
看不见的房间
谁变成了人类?
新历史
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锁在房间里的云
历史上的6月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