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0-06-04高永强高志娥王三虎

吕梁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科课程体系专业

高永强,高志娥,王三虎

(吕梁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山西 离石 033001)

为应对经济快速发展和重大国家战略,新工科应运而生[1].自2016年以来,教育部通过“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部署相关工作[2-3],要求各高等学校快速推进新工科建设,并于2018年首次批准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若干项目.实践教学是创新性应用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6].

1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课程大纲教学目标不合理,执行力不强

《操作系统》作为专业主干课,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实践环节学时数少,教学要求过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大纲中教学目标虽然对创新能力、责任感、协作精神等能力的培养提出明确要求,可是在真正进行教学设计时,大部分的实验目的仅是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训练学生基本技能,没有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中的纲领性文件进行执行.这种教学情况影响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不符合新工科背景下倡导的注重对实践教学的力度.

1.2 缺乏过程管理和监督,考核不合理

在实践教学评价过程中,实验运行记录表和项目卡仅停留在记录教学设备、卫生、实验材料、实验开出率、实验室状态等指标的考核,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效果未作评价和反思,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学生期末仅仅提交一份作业即可.

1.3 教师实践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

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部分是本校教师,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力军,他们走的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路线,工程能力薄弱,没有经过专门的实践教学训练,缺乏企业相关的实践锻炼,尤其近几年学校在引进人才时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博士一般都属于学术研究型,使得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人员被拒之门外,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水平的质量.

1.4 实习见习手段单一,以参观式为主

学生到企业实习见习时间大多为一个月,且多为大班授课指导,企业指导教师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知识培养,学生也是体验某一环节的知识运用.对软件工程专业整体体系知识框架认识不足,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深入了解专业技术.但是,很多企业在设置招聘岗位时要求应聘人员具有相关工作经历1年以上,上岗后对具体工作轻车熟路.

1.5 缺乏配套的实践教材

没有形成一套符合某个企业所需的实践内容的汇编书籍,大部分实践教学的教材未与理论知识学习进行有效衔接,授课教师实践教学资源甚少,只能从理论知识提炼实践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实践内容单一,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对实践课程失去了兴趣.

2 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新工科人才,在原有发展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

2.1 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从人才培养方案到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加大了实践课时,由原来的40.5个学分增加到60.5,形成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分别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基础知识、巩固与提高、选学三方面进行分解,并要求课程组严格按照大纲执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理论教学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其中专业方向课有5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为后期进行相应实践课程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训、交口实训、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由此形成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平台+模块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6P模式,加强专业综合实践,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图2 2312人才培养模式

6P模式:以问题(problem)为导向,把问题凝练成能解决的项目(project),形成标志性的成果(product),制定可行的制度、政策和策略(policy),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pattern),培养适合IT行业的应用型人才(people),形成了2312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2.3 建立校企深度融合实训基地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系软件工程专业与多家资深知名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建立了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根据学生的意向选择,选配学生到对口企业进行实习见习,将实操性强的课程置换到企业;同时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外聘教师队伍,弥补教师缺口,来校讲授实践课程,将最新专业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另外,学校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要求教师评职称必须具有6个月的企业实践锻炼,进一步加强校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2.4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虽然实践教学课时增加了,但主要进行的是学生的单项训练,教学知识分散、割裂,并且学生去企业实习见习,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全面系统地掌握实践教学知识,学科竞赛是对学生专业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的综合考验,竞赛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同时,在仪器设备、教学资料和指导教师等资源方面,实现实践教学和竞赛的互补互助[7].另外,学校出台一系列参赛政策,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和奖励,指导教师除了获得奖励外,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予以加分.

2.5 编制实践教学专用教材

针对无量身定制的实践教材,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将实践教学教材研究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课程组在收集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之后,经过多次讨论、企业专家论证,实践分为课内实验、独立实验和专业综合实践,类型分为演示、验证、设计和综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编制了合适吕梁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多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指导书,解决了学生学习内容的单一的问题,提高了实践能力.

3 结论

本文在新工科工程人才培养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吕梁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分别从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制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做调整和改革,旨在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新工科”人才.

猜你喜欢

工科课程体系专业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