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影响分析
2020-06-04李颖,陈娴
李 颖,陈 娴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重庆 400042)
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因为自身年龄的原因恢复较慢,并且在术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为了更好的对上述问题进行关注,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护理流程,增加一些综合护理流程,关注老年患者自身的疾病特征,对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提升,进而降低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保证整体的护理质量,为老年患者的恢复创造更加理想的条件。本文主要针对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影响进行分析,详细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资料: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病例数选择错误]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以及观察组(n=40),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7,年龄区间位于43-67岁,中位年龄为(55.01±1.08)岁;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9,年龄区间位于41-68岁,中位年龄为(54.12±1.13)岁。分别对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指标进行比较,两组都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手术后进行药物护理、生命体征监控等,观察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各项措施,首先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防止家属准备食物盲目的情况,对患者体质进行适宜的规划,指导家属尽量准备以蛋白质为主的食物,并且结合患者的个体性差异制定饮食规划[糖尿病不能以这些为主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患者因为长时间视力受到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情的反复,因此存在消极治疗的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将疾病治疗等不同的方法告知患者,帮助患者进行心理建设,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逐渐提升治疗的信心;在护理中增加出院护理,糖尿病患者自身需要对生活习惯进行规范,因此在出院期间需要将运动、饮食、药物治疗等不同的措施详细告知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建立交流平台,帮助患者以及技术更加全面的了解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的过程,促进患者在术后的康复,防止出现病情的反复,保证护理整体质量的提升[2]。对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恢复方面可能存在较慢的情况,并且可能出现疼痛等并发症,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应对措施,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不同护理小组之间的效果通过体重指数、白蛋白、肌酐、血红蛋白各项指数差异性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P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对护理措施改善后整体指标对比对照组更加理想,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
表1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
组别 体重指数(kg/m2) 白蛋白(g/L) 肌酐(mol/L) 血红蛋白(g/L)对照组(n=40) 19.34±3.02 37.89±3.26 825.41±103.46 90.23±18.45观察组(n=40) 23.45±4.65 41.89±5.46 1089.87±201.56 106.58±21.24 x2 4.688 3.978 7.382 3.675 P 0.000 0.001 0.000 00.0020
3 讨 论
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因为自身年龄以及疾病的原因,在手术后可能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等情况,并且因为年龄的原因,可能出现心理以及生理方面抵触的情绪,为了更好的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在护理中需要增加综合护理各项措施,通过对护理各项措施的优化,及时发现在护理中的问题,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改善。上述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在经过综合护理后整体指标对比对照组更加理想,P<0.05,原因分析为:通过饮食护理,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等进行一定调节,防止因为糖尿病等对伤口愈合造成的影响,对患者的疾病进行一定控制,尽量保证术后整体的护理质量;在护理的过程中将护理进行延伸,关注患者出院后的各项护理规范性,在出院后给予患者适宜的护理指导,提供疾病交流平台,对于控制疾病的复发可以起到较为理想的作用,同时在护理习惯养成方面,增加心理护理各项措施,帮助患者及时调整治疗的心态,转变消极治疗的态度,防止因为消极情绪造成的术后恢复不良的情况,对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创造更加理想的条件,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整体的恢复,保证整体治疗效果[3]。
综上,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各项措施,对于将患者来讲可以更好的对护理质量进行提升,促进其术后的恢复指标,全面提升护理整体质量,为后期的康复治疗创造更加理想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