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悖科学”现象及解析

2020-06-03袁文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解析现象

袁文玉

摘 要:由于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維占主导,在执教过程中有时就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是不是文学作品可以违背客观自然,可以想当然呢?当学生在文学作品中钻牛角尖,挖掘出所谓的“悖科学”现象,教师如何解释呢?首先,把住语文课的舵,千万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其次,明确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艺术性,千万不可过于理性地钻文学作品的牛角尖。另外,明确文学作品是对客观现实的艺术性创造,绝不是胡诌八扯,异想天开。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 “悖科学”现象 解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47

文学作品,指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这类文本以它特有的形象思维、优美表达、细腻情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作品。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纵观整本书,其中《七律长征》等诗歌、《甜甜的泥土》等小说、《长征》节选等电视剧本、《背影》等散文是备受学生欢迎的,也是非常适合学生品读感悟的。究其原因,这类文学作品是作家经过艺术加工,把生活中大量的感性材料糅杂、整合成的鲜明的艺术形象,里面有始终牵制住学生注意力的情感波动,有符合初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合理想象和联想。

相比较而言,一些语言条理清晰、渗透准确科学知识、反映客观事物的说明文,有着缜密推理、语言严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在初中学生看来,可读性就要略逊色一点。

由于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它采取了“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它依据生活而又经过虚构,从不拘泥于真人真事,人物不专用一个模特,而是杂取多人,合而为一,事件不全用事实,而是采取一端,加以生发,环境不只是依托一地一处,而是根据需要加以组合、创造,一切都具有主观情理性。在执教过程中有时就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是不是文学作品可以违背客观自然,可以想当然呢?当学生在文学作品中钻牛角尖,挖掘出所谓的“悖科学”现象,教师如何解释呢?

一、把住语文课的舵,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

当自然科学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发生变形,教师应该明确方向。如笔者在教学《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时,当分析到小说结尾—王小亮兴致勃勃地来到昨天埋糖的地方准备拿出藏在残雪堆里的糖时,意外地发现糖化了,随着雪水渗进泥土里。由于初二学生刚接触到物理学科中的物化现象,他们敏感地提出疑问:“糖在雪堆里会融化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班级里形成了两派,眼尖的同学找到文中的原句“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升温,糖会融化,我们生活中倒是有这样的经历;但反对的呼声迭起:“文章开头交代是立春时节,西北风呼啸,再升温也不至于把糖化了”,“物理上学到的融化时会吸热,糖周围的温度只有更低,糖更加不会融化”,“有学生说糖泡在水里了,所以化了”,争论相持不下,他们甚至开始讨论起糖的成分品种问题。

我在备课时也留心到这个问题会引起轩然大波,但一节语文课,预期目标是完成对这篇小说的情节梳理、人物形象把握、情感体悟。如果要解决“糖到底会不会融化的问题”,我需要准备不同材质的糖,不同温度的环境进行演示实验,或者让学生参与操作,从课前准备到课堂实验,再到小说分析,预期目标完不成不说,一堂语文课客串成了物理课。这么一想,我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这个问题的解决只有留作学生课外实验,把结果带到同学中交流,此举不仅没有扼杀学生对真理的探索热情,也巧妙地还原了语文课的阵地。

二、明确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不可过于理性地钻文学作品的牛角尖

当学生纠结于自然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变形,作为语文老师,明确文学作品不以传递特定的具体知识为目的,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不可能获得科学技术专门知识或具体的科学实验、生产与工作方法;它更侧重于社会教化,重于审美。

还是以《甜甜的泥土》为例,学生也许是同情王小亮的遭遇,也许是被小说中的母爱感动,谁都不希望小说的结尾是这样的—让一个可怜的孩子空欢喜一场。可作者最终还是心软的,课文的结尾是诗化的意境:小亮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学生们读到这里又开始质疑:糖水既然渗进泥土了,抠起表面的一点点,怎么会感觉到甜丝丝的呢?这个结尾显然也是经不起科学探究的,也许糖水凝固在土层表面,那小亮抠起的就是糖浆,必然甜,但按照作者的意思,渗进泥土,那么甜味自然不会那么明显……

我向学生解释,这融化并且渗到泥土里的不是表面上的奶糖,这是爱的象征。奶糖凝聚着母亲的牵挂,还有传达室大爷、同学、老师对王小亮的关心,作者把这种爱融进泥土,是希望这种情感像大地一样宽广仁厚,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这就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读起来声情并茂,或者让你潸然泪下,或者让你热情澎湃,它用生动感人的描写形象说话,给我们展示社会上的真善美,假恶丑,引领读者去欣赏其中的艺术形象,去判断其中的价值取向。

三、明确文学作品是对客观现实的艺术性创造,绝不是胡诌八扯,异想天开

文学作品不管是在内容、形式还是功能上,都和一些学科著作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我们也不能误导学生,让他们以为文学作品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可以天马行空,胡诌八扯的。文学作品是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作品,创造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项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所以,呈现在我们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值得尊重的。“悖科学”现象其实只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创造,它是神圣的。

如《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对于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学生,对边塞诗只有文字上的接触,没有真正的生活体悟,他们随着老师的赏析,也被诗歌中的豪迈气概打动。

可是在无意中看到华罗庚教授对这首诗质疑道:“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能见雁飞?”学生开始用地理学、生物学上的知识来揪该诗中的“悖科学”现象。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质疑,甚至好刨根问底,这一精神值得肯定。我们暂且不去探究诗歌里的现象属不属实,想想这是诗歌,是用具体的意象来表情达意的东西,站在语文学科的角度上,我们要用心灵去感悟,透过作者借用的具体物象,月黑风高、飞雁、大雪,这些物象也许不是发生在同一天,不是发生在同一时间,但它们都具有大漠边塞的特点,它们的组合足以把我们的视角引到那荒漠凄凉的塞外,再加上“欲将轻骑逐”,将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率兵追击,何等英勇,何等豪迈。

我们在对文学作品“神”的领悟的同时,是不是该忽略对“形”的吹毛求疵呢?作家并没有违背客观自然,只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对客观自然进行了重组、加工。

总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的使命是引领学生学会阅读感悟,激励他们带着疑问阅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真理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冯秀东《人教版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情感教育教学探究》,《华夏教师》2019年第32期。

[2] 宋晓辉《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3] 胡梦雪《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集美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

[4] 马咏春《华罗庚教授质疑诗的质疑》,《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

[5] 鞠红《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体会》,《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17期。

猜你喜欢

解析现象
曾打造现象级IP“熊出没”的华强方特,能否再创造下一个爆款?
睡梦解析仪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电竞初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相机解析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