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2020-06-03薛姣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研究分析小学教育

薛姣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现如今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法治社会,由此,就需要社会中的各类型的群体具备相对严谨的法制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样。因此,在小学生各个学科的教育工作中已经涉入了一定的法治教育工作,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本文就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提升小学生的法制理念,这对于国内社会目前乃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都是特别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法制教育;法律理念;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218-02

虽然小学生身心发育比较有限,其对于各类知识和理念的理解能力比较低,但是这也说明了,小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而且在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工作,需要借助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来进行。所以,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并且提出一定的建议,以促进小学语文中法治教育水平的提升,这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

一、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向小学生渗透法治教育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其实就是语文教材了,因此,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将是非常良好的一种方式,在此就将对几种小学语文教材的利用方式进行介绍。

(一)利用语文教材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够将法制教育摄入其中的话,那么法制教育的效果也将是比较优秀的[1]。

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秋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营造秋天的教学情境,如在黑板上进行秋天的绘画等等,其主要目的就是将秋天的美丽景色呈现给小学生,在这一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向小学生进行提问:秋天这么美丽的景色中如果存在一些垃圾会怎么样呢?小学生在感受到了秋天景色的美好之后,自然会对城市的垃圾具有相当强的排斥心理,此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小学生进行《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学习过程了,教师可以将一些违反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行为进行介绍,并且详细的阐述这些行为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后果,这样小学生不仅能够接受到有效的法制教育,还能够知晓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久而久之,小学生的法制理念就能形成,小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2]。

(二)利用重点词句实现法制教育的渗透

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归根结底还是小学语文的教育,因此,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不能过度的强调法制理念,这样容易使得教育工作的方向出现一定的偏差。为了实现法制教育无声息的渗透,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而且教师进行法制教育的时间不应过短,否则达不到法制教育渗透的效果,但是法制教育的时间也不应该过长,否则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质量[3]。如在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就具有重点语句: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此时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提问:用斧头得到了什么?学生在回答完之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又失去了什么?这些提问结束之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国内相关的森林保护法了,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严以律己,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校方也完成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

(三)利用教材插图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时期的语文教材不同于其他阶段的语文教材,其中具有的插图是比较多的,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的《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中就具有这样一副插图。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利用老屋的图片来进行我国对于各种文物保护法的教学,使得小学生能够清晰的知晓我国对于各类文物的重视,小学生在实际的生活过程当中也能够感受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如,小学生在进入博物馆进行文物参观的过程中,能够知晓各种保护的重要性,有利于我国社会长治久安。

二、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离不开口语交流,其也是现阶段小学语文重点的内容之一,所以,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在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中渗透法制教育,这不仅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为小学生播放一些微课视频[5],其中的内容既要与小学生的口语学习相关,也要与法制教育的内容相关。为了达到这目的,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播放一些未成年犯罪的事例,让小学生在观看之后,运用口语对事件进行总结,在学生总结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将一些关于未成年犯罪的相关法律内容进行教学了,这不仅完成了口语教学的教学任务,还完成了法制教育的渗透,小学生的心灵在这一过程中会受到极大的震撼,从而能够避免自身走上未成年犯罪的道路。

三、作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

作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如,在小学时期的语文作文教学内容中就有“日记”这样的写作形式,教师可以对写日记这一形式进行一定的利用;而且经过一定的调查就能够发现,小学生愿意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写过自己的“心里话”,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使得学生感受到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并且在教育工作中,要熟练的利用教育引导,使得小学生知晓各种不文明现象的害处,这样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学生的心理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使得法制理念深入小学生的内心当中。通过作文的教学,就能够使得小学生树立自身的法制观念,比较明显的是,小学生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知晓人身权利,同时也能够知晓自身的各种行为也是具有不同的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内青少年的犯罪几率将会减少很多。

总之,从文中叙述的内容当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不足之处还是非常多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内小学教育机构、组织以及小学语文教师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使得法制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能够得到保障,使得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坤.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教育观察,2017(16).

[2]吴清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J].赤子,2018(30).

[3]刘风英.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7).

[4]叶霖娜.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分析[J].情感读本,2017(23).

[5]玉国院.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J].读与写(上,下旬),2016(21).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研究分析小学教育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