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莫高窟第三窟中千手千眼观音像的线描技法

2020-06-03刘小玲

广告大观 2020年1期
关键词:线描技法

刘小玲

摘要:线描--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使笔锋包含力量,如锥画沙,力透纸背。如此来把握线的轻重、浓淡、粗细、虚实、长短等笔法表现物象的体积、形态、质感、量感、运动感的一种方法。特点是简练、清晰,可刻画各种形象。在中国绘画中,线描既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画种,又称白描画。是造型基本功的锻炼手段,也是工笔画设色之前的基本工序。

关键词:线描;技法;以线造型

1敦煌莫高窟第三窟千手观音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酒泉地区敦煌市,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地。

第三窟始建于元代,其中著名的是北壁的千手千眼观音画像,纵高200cm,横长240cm,面积为480cm2。画中观音正面有三眼,面相丰圆,头戴宝冠,腰系长裙,璎珞飾身,神态端庄,立于莲花上。四十双大手,若干双小手呈现一个大圆形,像一个大光圈。其中大手中两双大手高举化佛,两手合掌,两手托钵等,摆出各种姿态,且大手小手之中都有一个眼睛,故称其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左右上方环绕两对飞的飞天,其下方是吉祥天女和婆菽仙人,最下方两侧角是火头金刚和毗那夜伽神。

此窟是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图中形象均以墨线勾勒而成,主要以白色、中黄、赭石、石绿为主,色彩由于年久的缘故,皆有脱落,形成斑驳的效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用笔酣畅流利的线条之美,让人不禁感叹作者炉火纯青的绘画技术。

2线描技法分析

2.1线描技法介绍

线描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线描是运用毛笔中锋画线,使笔锋包含力量,如锥画沙,力透纸背。如此来把握线的轻重、浓淡、粗细、虚实、长短等笔法表现物象的体积、形态、质感、量感、运动感的一种方法。特点是简练、清晰,可刻画各种形象。线描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画种,又称白描画。是造型基本功的锻炼手段,也是工笔画设色之前的基本工序。

线就是画面的“骨骼”,是中国画审美的重要元素。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论述到中国国画是“以笔线为间架”、“以线为骨”。线条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结构等表象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线条来表达自己复杂的、真挚的情感。线的艺术体现在中国的各个不同领域,如书法艺术,篆刻艺术内,甚至是中国舞蹈和武术中。“线”不只是单纯的线,一条线从起点到终点贯穿着气,如打太极一般,蓄含力量感,连绵不断。总之,“线”中包含着我们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结晶,线的艺术贯穿了整个中国画美术史。

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评论顾恺之的绘画“紧劲连绵,循环超息,调格逸易,风趋电疾。”还有唐代阎立本的刚劲的铁线描,以及画圣吴道子的“莼菜条”似的顿挫有致的线描都十分出色。在宋代的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的《论草吴体法》中,将曹仲达与吴道子相提并论:“曹之笔,其体稠迭,而衣服紧窄”,“吴之笔,其势圜转,而衣服飘举”,而后便有了“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素称,这两位画家的线条成为历代学习的楷模。

2.2千手观音中的线描技法分析

(1)技法详解

在敦煌莫高窟第三窟北壁千手千眼观音像上,皮肤线,包括脸部、胳膊、手、脚则采用在铁线描的基础上注意细劲绵柔的描法,这样可以表达出观音光滑细腻有弹性的皮肤质感,在表达脖子体积,和关节转折处使笔锋轻微变细,轻提起笔尖收尾,这样,就算没有光影,我们也可以很好的表达出立体感和转折感。但并不是所有人物的皮肤都是一样的勾法,画面下方的火头金刚和毗那夜伽神,他们都充满肌肉和力量感,所以他们的皮肤应该显得结实粗糙一些,在勾法上也应当变化。首先中锋用笔使笔尖落笔前在空中完成预先线上的基本程序,这样作为了使勾线笔落笔时具有力量感。由于我们要表达的是皮肤,所以落笔后要细进细出,线条当然要比菩萨的粗一些,原作者在设计造型时就已经将这一切安排好,包括不同人物的不同造型和姿势,表情等。我想他当时心中定时存满了对自己心中信仰的神明的无限崇敬,才能造出如此自然天成的形象。

菩萨的头饰和首饰从原壁画上看应该是一种细腻木质的材料,所以在勾线时要注意与皮肤形成对比,稍粗一点,进一步衬托出皮肤的细腻。首饰和头饰上镶嵌的宝石和璎珞,在勾线时注意去表达其细腻与光滑。细小繁杂的饰物也是这幅画的细节之处,切不可心中焦躁,急率。

衣物是质量较好,并且有一定厚度的棉布类的布料,并且好像随风而动,有“吴带当风”的感觉,所以起笔和收笔时有的地方特地留出行笔痕迹,像书法入笔一样的笔法。勾画时注意衣折的分组关系,和每组衣折中的穿插关系,组与组之间的遮挡关系。把握其中的主次,找到主线。一般主线是边缘线或衣折凸起的脊梁等,主线应当粗一些,包含在其中的线条相应的就稍细一点。这种粗细关系很微妙,若是差别太大就会显得不和谐。把握整体的节奏感和顿挫感。

画面上方相对的飞天都是驾着祥云的,把握它的主次,更重要的是整块祥云的整体感和体积感。很容易把一整块祥云勾的散架,想要避免就需仔细分析每一组卷云之间的微妙粗细,以及收笔时的笔断意连的方向。飞天的飘带很长,主线是贯穿始终的那条边线。飘带具有飘动感,故必然比衣服细些。

飞天下方的一些栏杆需要戒尺,虽然不用戒尺也能把它描直,但是却没有栏杆的机械感。因为毛笔是软的,需要手里像拿筷子一样拿两只笔,靠近戒尺的是一支硬的笔,可以是不下墨水的圆柱笔,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的工具,把尺子和笔在我们将要画的线条上方的空中反复走好几遍,没有误差再落笔描。

(2)气韵分析

勾好一幅线描,技法上的功夫来自于思考、分析、和实践,但整体画面的面貌却在于勾线者的思想,精神面貌。谢赫在“六法论”中之首的“气韵生动”就是在说这一内容。什么是气?什么是气韵?如何让它们生动?说到气,气体,气流,气场,气质,气象,气势,正气,浩气….气的概念很广,我在这里要说的 “ 气”就单指在线描中的作用。

线描中的气是由勾线者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感情通过手指自然流露在纸面上的痕迹。像一个人的气质一样,说不出为什么是这样的,怎么形成的,但它真实存在,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而我们却离不开它。这种气通常结合技法中的“韵律”,也就是节奏感的把握,和行笔的快慢来反映出。谢赫还评论卫协、顾恺之、晋明帝、丁光、戴逵等的笔法有“壮气”、“神气”、“生气”“神韵气力”。

勾线时需要修心,好的艺术品都很安静。至于什么样的精神和思想是最好的,这就没有用定数,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各自的特色。

3结语

当下,我们处在数字化时代大环境下,接触的范围比较广,比较杂,好处是可以博闻广识,不好的是大多眼高手低。由于广告设计,数字媒体,印刷等实用艺术的高度发展,手艺,纯艺等无用艺术远远地被抛在时代之后,但正是无用艺术承载了物质以外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统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完整。如同人类拥有有用的理性,却也不能割舍麻烦的感性一样,线描等手艺任然需要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草吴体法》.宋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2]  谢赫.《古画品录》.南齐.

[3]  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4]  张彦远撰.承载译注.《历代名画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5]  张逸帆.《铁画银勾,项背相望——陈子奋与郑乃珖线描艺术的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

[6]  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7次印刷.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猜你喜欢

线描技法
小学美术中线描教学的策略
油画技法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研究
铜版画技法在作品Salute to my hero中的运用
我画我心
手绘技法表现
王瑜琦?马睿怡?陈若兮等
作品一
线描画
秀秀台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