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区”理应充满阳光
2020-06-03刘曰建
杂文月刊 2020年2期
刘曰建
《反思“文军之死”》(杂文月刊2019年12月原创版),身残志坚的截瘫者文军,在做公益活动时,因无障碍通道被轿车所阻,绕道时跌入大坑致死,令人叹惋和气愤。反思文军之死,轿车车主受到谴责、处罚是应有之义,但这是不够的,盲道和无障碍通道都是对残疾人的关怀,且有法可依。2008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就规定:“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道路、交通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文军所住酒店是符合规定的,但轿车车主却“失明”了,惨剧因此发生。
法律条文有“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时下有些小品、相声演员却冷酷无情地用残疾人找哏。文哏大师苏文茂坚持“三不说”的第二不说就是讽刺残疾人的不说,因为残疾人本身就很痛苦了,还拿人家取乐,这不道德。可惜现在不道德者大有人在,文军之死就是一记发聋振聩的警钟。新华社在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就有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或“智障者”等词汇。
笔者居住的北京是首善之区,但小区的盲道被杂物、汽车占据的现象随处可见,盲道成了盲区。这都说明仅有法规保障残疾人权益是不够的,还要有强有力的日常监督处罚机构促其落实,还要全社会达成共识,都来关怀帮助残疾人。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反思文军之死的时候要反思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当全社会关怀、帮助残疾人蔚成风气,当“盲区”充满阳光的时候,冰心先生的理想就实现了:“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淚可落,却不是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