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杂文“情结”

2020-06-03吴敏文

杂文月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情结月刊杂文

1981年,我高中毕业考入石家庄一所军校,开始了我与杂文的“情缘”。缘于中小学教育熏陶,鲁迅在我心中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而且是“骨头最硬”“最没有奴颜婢膝”的民族英雄。但中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鲁迅选文,我大多是生吞活剥没有读懂。来到大学,图书馆里鲁迅著作应有尽有,我“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了大量的鲁迅著作。

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鲁迅杂文,一针见血,痛快淋漓!鲁迅犀利的文笔和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剖析,成为“骨头最硬”和“最没有奴颜婢膝”的最好的注解。

尽管我大学和研究生读的都是电子计算机专业,但我对杂文的热情却经年无法冷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一些随笔、杂感类的千字文。我自认为堪称杂文的作品,还是2000年前后在《杂文月刊》和当时的《杂文报》上发表的《莫谈腐败》《院士与见识》《有人说我“像个领导”》等篇什。此后,我没有停止过给《杂文月刊》和其他报刊投稿,蒙编辑老师抬爱,不时见刊见报,不免敝帚自珍和自我陶醉一番。

这些年来,通过读杂文和写杂文,我感觉自己很受益也乐在其中。

首先,它帮助我练就了感觉的敏锐。杂文无论谈古论今,总有干预生活、联系实际的偏好和力道。读杂文和写杂文的人,是无法静坐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否则,你不仅写不出,而且读不懂。勉强写出来,也是隔靴搔痒苍白无力。你的感觉必须像秃鹫的双眼一样凌空扫描,才能发现杂文的题材,找到杂文的“文眼”。

其次,它有利于我保持思想的活力。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三要素”。杂文天生是批判性思维。我的教研领域军事学的顶尖核心期刊,有一个“军事漫谈”栏目,对文章的要求就是軍事杂文。由于要求作者既懂军事又有杂文的感觉和表达能力,栏目常年组稿困难。在我试投一两篇之后,责任编辑连呼“非你莫属”。《杀手锏·体系对抗·以劣胜优》《信息化·网络中心·人民战争》等一经刊出,立即引来如潮好评。

第三,它接通了我与这个世界的联系。通过阅读、思考和写作杂文,我很自然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我对社会有思考,社会对我有反馈。在这样一种不断更新的双向互动之中,我感觉到社会生活的脉动,发表自己的拙见与看法,也从中获得书生报国宏愿某种层度实现的成就感。

此生与杂文有约,相期致远。

作者简介

吴敏文,工学硕士,军校教员,从军四十载,大校军衔,核心学术期刊优秀作者,大报、名刊军事评论员,文史期刊专栏作者,获教学、科研奖数十项,有文章被《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内部参阅》转载,有专著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索引。写作杂文二十年,在《杂文月刊》《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羊城晚报》《讽刺与幽默》等报刊发表杂文数百篇,有多篇被中考、中小学语文考试试卷选用。

猜你喜欢

情结月刊杂文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画与理
画与理
告别“GDP情结”
画与理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欢迎订阅2015年《同舟共进》月刊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