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武术文化的小学“以武育德”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2020-06-03刘路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7期
关键词:武术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刘路胜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必先立德,立德必先育德。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要求下,学校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校情的德育工作之路,显得十分重要。武术文化对小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行为品质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效应,对培养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将传统武术与学校德育相结合,既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又能以武育德,对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德育全面发展具有较为深远而重要的意义。笔者自担任校长以来,挖掘学校地域的武术文化,传承这里的尚武精神,整合资源,开发了系列德育校本课程,开展特色的德育活动,形成了“以武育德”的小学德育工作特色。

【关键词】武术文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一、“以武育德”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中华武术文化涵蕴含丰富的道德教化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吃苦耐劳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正气正直精神。可以磨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以武育德”德育校本课程从武德教育入手,引导学生继承和发展我国武术文化,倡导对学生进行以自强不息、爱我中华为主要内容的理想前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磨练学生意志,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以武育德”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基础

(一)“以武育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武术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蘊含着中华民族“仁、义、礼、信、勇、忠、孝”的传统美德。注重内外兼修,德艺兼备。强调“武以德立”,反映中华民族以“仁”为核心的和谐伦理观念;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反映了刚健有为、匡扶正义的爱国主义传统;主张“轻力”“尚巧”,以巧智取、顺势借力的技击原则,反映中国人礼让为先、刚强而有礼节,体现“刚柔相济”思想等。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里,我们应该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来重新审视小学的德育教育,而“以武育德”应该具有爱国思想、做人道理、处事原则的丰富德育内涵。

(二)“以武育德”源于“崇尚习武”的石湖之风

石湖村历来有习武之风,有尚武的传统。解放前,村民为保家卫国,开始习武强身,有村民曾参加过“三元里抗英斗争”及抗日斗争。据《太和志》记载,清朝时期,武教头谢廷选带领义勇奔赴三元里参加抗英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石湖村不少仁人志士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抗日英雄谢活荣武艺高强,组织杀敌大队在番北一带经常偷袭日军,俘获日军军官多人。石湖村至今还有狮艺武术馆并在村委的支持下进行重建,如今还有很多的村民子弟在这里习武强身。原石湖村委谢焰奇书记也是习武世家,多年来一直无偿担任我校的武术教练。

三、“以武育德”德育校本课程内容

武术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是一所具有深厚武术文化底蕴的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我校于2011年开始进行省级课题“‘武术文化校本特色教育”的研究,构建了《武德育德》《武技育德》《武诗育德》《武文育德》的德育校本课程,突出德育的生活性、环境性、探究性、文化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1.《武德育德》课程。武德则是习武者的灵魂,因此,我校开发了《武德育德》课程,覆盖1—6年级,各年级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传承武术文化”,了解石湖的武风、武术的概念、中国的武术文化;第二单元“武德之行”,学习“士有百行,以德为先”“未曾习武先习德”“抱拳礼”“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内容。通过开展武德教育,让小学生得到以下德性培养:

第一,知礼。教育学生“未曾习武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习武之前的第一节课,就是学习武术抱拳礼,让学生明白、运用其中的礼仪、道德意义,潜移默化得到礼仪的教化。

第二,尚德。武德包含了“仁、义、礼、信、勇、忠、孝”七个方面。让学生学会仁爱,正直善良,尊重师长,尊重同伴,树立诚信意识,坚韧顽强,勇敢面对挫折,学会忠诚,爱国报国,孝敬亲老。

2.《武技育德》课程。学习武术技能,增强体质、防身自卫,锻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竞技观赏,丰富文化生活,交流技艺,增进友谊,学会运用刚柔相济的武术技巧。

第一,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易之义》中强调刚柔有体而文武兼备。前几年我校有的学生缺乏“阳刚之气”,缺少健康、勇敢和自信的气质,学生管理中又存在刚多柔少的现象,教育方法简单。因此,作为人生当中影响力最深、最基础的性格培养阶段,通过武术学习,“刚柔相济”,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第二,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传统武术的学练过程,培养了学生刻苦、勇敢、坚强、奋发等精神。

3.《武诗育德》课程。本校在强调学生诵读我国经典古诗的基础上,增加了唐诗宋词中的武术文化欣赏以及与武术相关的诗歌诵读,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诵、文化欣赏”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得到武术文化的熏陶,品悟经典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武术文化中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们的心里。

4.《武文育德》课程。校园文化是一门隐形课程,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校创设武术文化物象化环境,体现以武术文化育德的思想。进入校门时,长达50米的学校外墙展现了武术文化和学校的文武双修特色。走进校门,就看到武术文化吉祥物,男女生习武时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现在眼前,沿着武德道、武德坊、练技场、武术文化馆、刚柔阁、武德廊、武术廊、经典廊等,无不渗透着学校以武育德的德育精髓。

四、“以武育德”德育主题活动

通过“以武育德”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体验中陶冶情操,提高道德行为品质。

1.武术主题活动。在全校范围开展武术操。学校体育组简化武术的高难动作,创编成武术操,融入每天的大课间。白云有线电视、广州日报、白云时事报等媒体曾经报道过我校的大课间。学校成立了武术训练营,利用课余时间学生自愿参加。由优秀学员组成的武术队,每年参加广东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均获得优异成绩,曾获小学组集体项目一等奖。武术队还参加“白云区全民健身活动日”“八十一中学武术节”等表演活动。每年五月举行武术文化节,期间开展武德内容的书法比赛、讲武德故事、武德好少年的评选、班际武术操比赛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坚强的学习意志、不怕困难的精神、彬彬有礼的气度、互敬互爱的胸怀,促进学生文化学习。

2.主题德育活动。围绕武德“仁、义、礼、智、信、忠、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我爱老师、我爱祖国、感恩父母、团结互助、礼仪之星、经典诵读等。如,庆祝建国、建队70周年活动,利用电子屏、黑板报、宣传展示栏、升旗仪式、手抄报比赛、合唱比赛、快闪等各类宣传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布置,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浓厚氛围;如,经典诵读活动,配合武术动作以及音乐旋律,让学生在诵中有动,动中有悟,悟中有得。从校园到家庭,贯穿了武德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习武爱国,爱国爱家”等优良品德。

基于武术文化的“以武育德”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这为具有武术文化底蕴的学校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为“立德树人”要求下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思想,在这一课程实施中,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被学生了解、探究,展现了教育魅力,提升了学生的精、气、神。

参考文献:

[1]孙旭.武术文化精神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塑造研究[J].考试周刊,2014(101).

[2]赵晨.袁新东.浅谈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德育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10(11).

[3]李雪新.发挥武术魅力 以武德促育德.[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01).

猜你喜欢

武术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西方骑士精神比较研究
影视传媒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敦煌古代武术研究综述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研究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