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后:想健康,阳气不能伤
2020-06-03杨刚
杨刚
按照中医理论,增强抵抗力就是提高人体需要的能量,即常说的阳气。对于阳气,最好的补,其实是从减少阳气的折耗开始,特别是对40岁后的中年人而言。
在这次让人闻之色变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死亡的病人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来势汹汹的病毒让抵抗力和体质虚弱的他们,最先成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牺牲品。
要想身强体壮,生活中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抵抗力呢?
得阳者生,失阳者亡
按照中医理论,增强抵抗力就是提高人体需要的能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阳气。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
人在40岁之后,身体的阳气受到非正常的耗散后,不易恢复,以至于脏腑机能衰弱,体现出较差的抵抗力和多病的体质。当疾病或病毒来袭时,身体无法承受而容易出现状况,甚至失去生命。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身体的阳气强弱影响着寿命的长短。
人间已是四月天。现在是阳气生发的好时节,正是身体培养阳气的关键时刻。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夏季养发,秋季养收,冬季养藏。春季养生,其实就是养阳气。阳强则寿,阳衰则夭。阳气足,则器官功能好,身体强壮。阳气衰败,脏腑机能失调,则百病缠身。而阳气耗尽,命就没了。小孩子被称为纯阳之体,阳气最为充足,所以他们往往精力充沛。而成人之后,因为现代人生活方式中的一些不健康因素,许多人不停地耗损阳气,以致疾病高发。而西方现代医学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人体寿命,却很难改善病患的生活生存质量。
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要保持身体阳气充足。绝大多数人到了40岁以后,身体机能就开始走下坡路,阳气会消失的更快。这时候我们总会想着如何去补充阳气,但其实最好的补,是从减少阳气的折耗开始,特别是对40岁后的中年人而言。
日常生活中,这些行为伤阳气
作息混乱 每日熬夜
中医认为人体要在一个最佳时间彻底放松,这时候身体没有防线,可以方便人体的小环境和自然的大环境相互融合,而使身体机能恢复。这个最佳的时间就是夜晚睡眠时间。“亥时”“子时”“丑时”3个时辰(即晚上9点到凌晨3点)最为关键,这6个小时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冬季养藏,藏即是回到原始状态,而身体的原始状态就是睡觉。
不过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里“熬夜”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晚上12点、凌晨1点睡觉是常事,隔三岔五熬个通宵打牌唱歌喝酒,也不足为奇。长期保持这样的生活,阳气当入不入,不能因时而序,就是非时。作息非时,阳气不能归根往复,自然就白白地损耗阳气。其实年龄大一点的朋友都会深有感触,年轻时熬个夜,第二天很快就恢复精力了,但年龄大了,该睡觉不去睡觉,过后身体会难受很久。所以说,熬夜是阳气损耗的第一大元凶,毫不为过。40岁后的人,更应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喜吃寒凉 过多吃肉
现代人特别是中青年人,很多只喝凉水或冰冻饮料,对热茶和热水不感兴趣。殊不知寒凉之物尤其损害脾胃阳气。特别是在盛夏季节,人体的阳气外散,胃肠反而是虚寒的状态,以冰冷之物来解暑热,嘴巴倒是舒服了,可胃肠却寒上加寒,阳气被完全透支,脾阳极易受损,导致身体运化食物不利,除了易引发胃肠疾病,还会让身体的防线节节败退。而肉吃得太多,消化不良而导致胃肠负担长期过重,体胖气短,也会阻塞经络气血,抑制阳气在脏腑内的升腾运化,导致引病上身,降低寿命。中医名著《黄帝内经》中说:“气胜形者寿,形胜气着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压力过大 阳气外张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变化太快。每个人都像耕地的老黄牛,不管你愿意与否,都得永无停止地向前走,以致现代人群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压力都非常大,而大多数人的心境修养都比较差,一旦遇到不可开解之事,负面的心情和情绪很容易在内心长期纠结缠绕不去。中医认为:“阳气者,烦恼则张。”张的意思就是向外耗散,长期的心情郁闷必然导致阳气亏损,以致易发重大疾病,所以保持乐观和百折不挠的生活态度,对于身体的养生也异常重要。
不當锻炼 更损阳气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适当的锻炼可以加强身体的气血循环,从而促使阳气的发生,适合于经常久坐不动、长期思虑过度的人。但是不适合经常熬夜、三餐不规律的气血亏虚人群,因为这些人群本来阳气的保存能力就较弱,再长期运动,会导致阳气消失得更快。而且按照中医理论,运动锻炼是生(长)发(展)之事,应该在春夏白天进行。但是现在工作节奏的变化,使得人们只有在黄昏和夜晚才有时间锻炼,这样做似乎没有浪费时间,又锻炼了身体,其实是违反了身体健康的自然规律,得不偿失。同理,在冬季大量锻炼也会对阳气不利。冬季应该是藏住阳气的季节,这时候通过运动,强行把阳气发散出来,自然是逆天而行,对身体不利。
滥用抗生素 苦寒蚀阳
中国是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使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而其中有1/3以上其实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儿童的抗生素平均使用率达到近85%,也就是说,10个孩子去医院看病,8个半以上要用抗生素。而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抗生素使用率应小于50%,欧美发达国家则是要求小于30%。
以中医角度的观点来看,抗生素的使用是利用自身大苦大寒的效力,去消灭致病细菌,除去致病之源。但病菌致病于人,人体有抗病能力,中医称之为正气,身体阳气充足,则正气足以祛邪。而抗生素既可以杀菌也可伤害人体正气,即损伤人体阳气,这是抗生素的缺点,甚者称之为毒副反应。所以西药用于老年人的肺炎,疗效往往不太理想,原因在于年老体弱,阳气不足之故。又如小孩发热,屡用抗生素,热虽退了,但身体却一次比一次虚弱,引起其他并发症和后遗症亦不少。因此,合理而规范地使用抗生素,能防止身体阳气折损。
在这次席卷全球、还未结束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更加重视。希望大家能认识到阳气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去保护身体的阳气,努力实现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