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0-06-03张移文

经营管理者 2020年5期
关键词:跨境资金管理

张移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使得国内许多大企业纷纷开启海外投资模式。企业海外投资的背后,存在着跨境资金如何运营问题,也是许多企业较为挠头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背景入手,阐述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效能,目前我国跨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运营的方式,以及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对策。希望为国内各大跨国企业集团的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提供一些较为粗浅的理论基础,以供各同行予以参考。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同时国家外管局于2019年3月18日印发了《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汇发【2019】7号文(以下简称“7号文”),在如此的宏观经营环境下,跨国公司进行跨境资金集中经营管理的环境更加成熟,更加迫切。

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企业的准备工作

集团企业跨经营过程中,资金管理是一个大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经营状况,如何能够保证企业资金不受损失,如何规避财务风险及税务风险对其来说显得至关重要。许多跨国集团公司为了保障资金安全,采取了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方式。采取该种方式之前,应该从组织架构的设立及相关制度的建立等前期资金准备工作入手进行。

首先,组织架构的设立。出于加强企业资金安全的考量,企业应该建立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机制,采取跨境资金池业务的组织架构模式开展运作。企业开展跨境资金池业务的组织架构的建立,应从国内及国外两个分支角度设立相关的组织架构。企业应该从财务税务两方面出发,设立相关部门。具体包括中国财务部门、税务部门、海外财务部门及税务部门。中国的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国内事务且联系国内银行、外管局、外经外贸等部门;国内税务部门主要是联系当地主管税务局,以及统筹协调海外税务部门;海外的财务部门主要职责为控制海外资金的使用,税务部门主要联系所在国当地税收征管部门,了解当地相关税收政策,规避税务风险。

其次,跨境资金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在完善自身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规范企业实施跨境资金集中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有关跨境资金管理的法规要求,操作规程、委托授权、账户管理、审批流程、收支申报及风险防范等做出相关规定,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

最后,实现企业ERP系统与银行系统的融合。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银行IT人员与企业IT人员及第三方系统开发人员(如果有需要)共同协作,针对企业的诉求,银行的服务完成个性化的数据处理系统。这一功能的完成,将真正实现银企合作的水乳交融。

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效能

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不仅可以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还能够起到有效提升企业财务集中管控能力及打通境内外融资渠道的作用,实现资金在可用额度内之内跨境双向自动划转,优化集团内部的资金运用,提高现金流的整体效益。

对集团资金实施动态监管,提升财务集中管理能力

有跨境资金集中运营需求的企业多半为跨国经营企业集团,该类公司由于其业务日益庞大,国内市场已无法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所以其急需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跨国经营企业集团境内外子公司、分公司及其关联关系企业或是其上、下游企業较多,在开展对外收付业务过程中,由于其结算业务量较大,资金往来及对外收付的业务不在少数。跨国经营集团企业的一个重要诉求便是对集团资金的收付实施动态监管,实现集中收付,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务中,在我国境内设立总部的大型跨国公司,可采取跨境本外币资金池运用方式,很好地实现资金在国际范围内的调剂,将境内资金池功能扩张至全球范围。不仅能够借助境内、境外两个外汇市场开展利率及汇率的测算,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有助于其了解和把握集团内成员企业的业务开展和资金运用等情况。

打通境内外融资渠道,强化跨国企业在中国内地实施海外资金融通的能力

跨境资金集中运营过程中,可以使得企业境内市场与其境外市场得以连通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发展机会。对于那些在境外设有许多公司及经营项目的集团企业来说,跨境集中运营管理,一方面跨越了疆域的限制,拆除了资金运行的障碍。用境内较为宽裕的资金支持境外公司发展,亦或是利用息差从境外获得资金成本更低的便宜资金来支持境内企业发展,降低整个集团的综合资金成本。

另一方面,建立了资金信息共享平台。对于集团旗下拥有着较多海外子公司的跨国集团来说,集团总部一方面因无法全面掌握境外公司资金需求从而加大了资金管理难度,另方面,境外分公司、子公司众多,资金信息缺少一个较为可靠的共享平台,不同子公司间无法实行资金融资,从而缺乏融资及投资,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资金管理系统,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契机。同时,7号文明确规定:企业可通过设立NRA离岸账户,集中运营管理境外成员企业资金。强化跨国企业在中国内地实现对集团海外成员企业的集中管理及资金融通。

当前我国跨国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主要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跨国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模式大约可以分为两大类七种模式。即单一账户结构与复合账户结构两大类,而七种模式分别为:

1、境内外币资金池:指的是集团企业在境内对境内的各子公司的外汇进行集中管理;优势在于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成员企业,缺点在于需要开立委托贷款专户进行资金调配,增加了管理成本。

2、出口外汇存放境外集中管理:企业集团对境内企业的出口收入留存境外集中管理。

3、境外跨国资金池:指境外子公司在境外进行资金管理。

4、国际主账户独立模式:允许企业集团对境外成员资金在境内进行管理。

5、国内主账户独立模式:用于境内子公司外汇资金管理和集中结算。

6、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允许企业集团同时设立国际、国内主账户,不分经营、资本项目全口径管理境内外资金。

7、跨境人民币集中运营管理:主要通过开立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办理双向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

其中1-5为单一账户结构,6-7为复合账户结构。目前跨境人民币资金池模式在中国内地是较为成熟的模式。从这七种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外汇政策的推进过程,是一个逐步开放,日渐宽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日益融合的过程。

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对策

首先,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境外投融资平台。一方面建立投资、融资信息收集中心,收集境外投融资相关政策,高度关注投资后的退出机制,融资后的資金回流,及投融资政策与境内的衔接等,防范因投融资失败而引发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集团企业应该在考虑税收政策、外汇政策及其他宏观微观经济政策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国家或地区建立境外投融资平台。跨境企业可以利用国家或区域间的利差政策通过境外银行及银团贷款方式引入债务资金,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多渠道的投融资;同时企业也可以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加强与国际各类政策性银行、亚投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作。

其次,搭建高效率的金融工具授权制度。企业外汇管理部门,可以把国家外汇调控政策及对国内外市场的预测结合起来,建立外汇趋势分析小组及层级授权标准,根据汇率的趋势择机进行外汇交割,则可以保证企业获得稳定的汇兑收益。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外汇策略,实现远期的结售汇产品与企业的报价政策相匹配,降低由于汇率波动而带来的汇兑风险。同时,外管部门对于企业短期资金沉淀,根据风险审慎与稳固现金流的原则,在授权范围内选择商业银行的多样化资产组合,从而实现外币策略的中短期结合,最终实现企业货币资金的保值与增值。

最后,携手合作银行,共建跨境资金管控体系。客观地讲,企业投资于境外项目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跨国企业集团应该与金融机构联合搭建起来强有力的资金管控体系,从而提升资金管理效率、规避资金管控风险。建议企业从依托合作银行或其他中介机构调研合作项目开始,合理构建多币种银行账户体系、及建立跨境资金池、开展集中收付业务等几方面入手。一方面,顺应市场开拓的需要,构建多币种的账户体系。多币种账户结构与企业的相关外汇策略相呼应,为企业带来如减少购汇,择机结汇等机会,提升资金运营的整体效益;其次,通过建立跨境资金池业务,实现资金的集中收付功能。利用资金池不在一个国家的特性,服务于全球现金管理,开展外汇避险交易和资金融通等业务的集中管理。同时通过企业的ERP系统接入银行系统端口,从而放大企业的ERP数据处理功能,利用银行系统的自动对账,可视等功能提高ERP系统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及效率性。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对于加强国内企业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跨国集团企业在对于跨境资金的把控上应该本着谨慎态度进行,通过提升自身跨境资金的管理及加强与国内商业银行的有效合作等方面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海外市场的拓展,以确保企业在规避各类财务风险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我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薇.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比较[J].中国外汇,2019(14):14-15.

[2]尚晓贺,王刚,周晓波.跨境资金集中管理的政策演变、模式比较及完善方向[J].新金融,2019(04):43-46.

[3]贺立.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研究[J].海南金融,2019(06):80-87.

猜你喜欢

跨境资金管理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