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20-06-03何庆祝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学生素质朗读

何庆祝

摘要:朗读教学不但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一部分,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相连,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更深切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重视。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学中训练朗读能力的角度,对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作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学生素质 朗读指导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古时孩童,最先接受的学习方法就是读,读得滚瓜烂熟,读得出口成诵,于是有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流传至今的名言,便是这种教学效果最好的诠释,这不仅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也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模仿性、可塑性强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一、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敢想、敢说、敢做,具有创新精神,朗读教学也奔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育要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目的。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是表现在语感上,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是人们感知、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方式和结构,是一种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它是学习者在长期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二)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日趋突出,语文教学的改革,首先要从思维训练开始。朗读训练,是达到较为理想效果的方法。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为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是一种再创造。

(三)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教育的重要方式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要求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视阅读积累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朗读有助于强化记忆

小学低年级阶段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强化记忆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而朗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记忆手段。朗读时,口、眼、耳、脑、心并用,增加了文章向大脑输送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更有利于增强记忆。

(五)朗讀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注意力的稳定性比较差,他们不可能对看书这个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因而教师应首先训练他们出声地朗读课文,带点强制性地集中他们的有意注意,然后再逐渐地培养学生脱离这种被动式的有意注意,最终走向主动式的无意注意,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进行学习。所以说,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读完一段课文后,往往要问:“你读懂了什么呢?”或者提一个内容上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干脆说:“你想说些什么呢?”接着便是较长时间关于说感悟的对话,学生说的时间远远超过读的时间,在 “满堂问”的教学模式里,学生坐在教室里,不是提问,而是“被问”,被老师一个又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问得晕头转向,问得哑口无言,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忽略了学生的朗读。

(二)朗读的指导常常流于形式

1.只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

阅读教学现状,诸多老师一指导读书,就要学生注意,这句话要轻读,那个词语要重读,使朗读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也读来无趣,像念经似的,其实这样的“传授”,这是不能达到语文新课标要求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结果事倍功半。

2.朗读训练不到位

不少课堂教学中,朗读流于形式,训练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出现。学生坐在教室里,课文尚未读懂,便前排和后排,几人一组,开展讨论,然后一句一句读、分层读、一段连读;齐读、小组读、个别读、师生引读等,形式层出不穷,课堂的氛围“热闹、活跃”。在这种“满堂闹”的教学模式里,课堂气氛看似热烈,学生活动看似充分,但这种以学生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依然缺乏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有读无导,没有实实在在引导学生体会文字所蕴藏感情的朗读,对理解语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语感,是没有多大益处的。

3.朗读指导缺少方法

有些教师在朗读指导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不知该怎么进行有效的指导。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只一味地自己讲,既不作朗读示范,也不让学生根据理解情况练习朗读。学生自己没有感受课文的机会,无法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三)朗读评价单一、机械、程序化

教师评价语言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朗读情况的认识。在学生读完后,只是简单的一概而论地说“你读得真好!”、“你读得真有感情!” “你读得真流利!” 或者,这单一、机械、程序化的评价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而且容易挫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有时,对于学生毫无激情的朗读,教师并没有给予评价及指导,阅读评价的缺失导致了学生阅读兴趣的丧失。

参考文献: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学生素质朗读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学生素质提升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对初中作文写作评价的思考与创新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