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探究
2020-06-03江伟华
江伟华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屋建瓴,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位一体”的教育任务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融合、融通的。体育教育除了提升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之外,也要承担德育的重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体育教育的应有之义。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层次。“立德”居于古人对君子所要求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首,旨在确立品德,树立德业。德,包括政治、道德、法律,即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三个方面。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树人”则是出自西汉《管子.权修》的“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重在培植成长,培养成才。
立德,立什么德?一是立人性之德,即人性的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二是立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师敬长、诚实守信、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等。三是立时代之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立德就是要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塑造学生道德品质、涵养学生法治素养。
树人,树什么人?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对于新时代而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应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立德树人的意义
(一)在个人方面
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每个人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有一种立命之本。《礼记·大学》中说:“德者,本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重视品德的砺炼,立身以德。“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在社会方面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际形势波动幅度加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成为常态。此外,人与自然冲突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冲突的人文危机,人与人冲突的道德危机,人的心灵冲突的精神危机,文明之间冲突的价值危机等都将有所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保持道德的定力,加强立德树人尤显得重要。
(三)在国家方面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越来越突出强调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本质体现、核心精髓,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体育教育的立德树人
体育教育与立德树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校的每一个要素都要发挥育人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空间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体育课也应承担起育人的重担。
(一)理想信念的培养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以理想信念铸魂。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政治灵魂,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是育身教育,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育心教育。育身与育心教育有机统一,通过体育教育中的知之、行之、乐之、悟之,从身体锻炼升华到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形成伟大的理想观上达到有效的结合点。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在体育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达到知行合一的程度。体育课以室外运动为主,对纪律要求更严,融入规矩意识、法纪意识、集体观念,爱班、爱校,升华为爱国,培养家国情怀;体育课是每个人的平等参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和体育道德。
(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发展壮大的坚实精神支撑和强大道德力量;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是当代中国奋发圖强、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体育教育融入民族精神教育,融入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与体育运动中的意志、毅力、勇敢、进取、自强不息的思想和观念相融合。
(四)中华传统美德的培养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与人为善、相互包容、守诚信、崇正义、“和为贵”等思想,以及自强不息、扶正扬善、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
(五)生态道德的培养
生态兴则文明兴,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我国前人提出了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体育教育普遍在室外进行,要求学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爱护绿化,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素养,发展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四、结语
体育教育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课程,教师充分利用好这一课程优势,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乐、乐中悟,提升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塑造学生道德品质、涵养学生法治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