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探究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20-06-03郑翠玲
郑翠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
科学探究学习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学习方式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全新理念指导下的进一步尝试,要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探究教学能力,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不能回避的问题。教师的探究教学能力相对教学而言,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渐使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逐渐发展到专业化。
一、提升教师科学探究教学能力的意义
1.实施新课程必须提高教师科学探究教学能力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极为深刻的教育变革。我们的教师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等诸方面的认识深度、广度都不足,很多教师对建构主义、多元智能、教育交往等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知之甚少或知之甚浅,以致他们对新课程的教学存在不适应或不能把握,甚至会出现只走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的新课程教学。
2.科学探究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探究教学能力。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一种专业,并不仅仅以学历或对业务提出的一定的要求为标准,它是由与职业性质相关的综合性要求来决定的。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少包括: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交点;多层复合的专业知识结构;多方面的教育智慧和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提升探究教学能力,才能获得与探究教学有关的技巧、态度、信念、价值、理念、知识结构等专业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影响教师科学探究教学能力的因素
1.教师科学探究教学的内驱力是影响科学探究教学的落实的关键因素
教师是否从内心接受科学探究式教学方式、是否主动积极地接受有关科学探究教学能力培养与训练、是否心甘情愿研究科学探究式教学等,是影响教师科学探究式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
2.教师专业素养是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核心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科学探究教学对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意义;教师应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能有效组织和指导科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其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与学生共同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师应该善于创造科学探究性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共同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教師应该尊重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不同观点、表示的不同态度和持有的不同价值观念。
3.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是教师灵活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基础
教师要自如地实施科学探究教学必须具备四方面的知识。一是学科知识,二是科学本质的知识,三是教育文化背景知识,四是教育策略性知识等。
三、教师的组织与调控探究能力是上好科学探究课的重要保证
科学探究性学习在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具体说来,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科学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够明确方向。因此教师的组织与调控科学探究活动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
一是组织与调控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能力;二是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观察与判断力;三是教学组织安排能力;四是调控教学过程的能力。
四、实施科学探究性教学,还需处理好教师与学生、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首先,转变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不能否定和排斥老师的讲授,而是要正确处理好老师的讲授指点与学生的思考操练的关系,关键在老师该讲什么,什么时候讲。其次,教学的本质显示,课堂教学是在教与学的实施中动态生成的过程。要达到这个境界,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树立“预设服从于生成”的意识。即课程预设要有针对性、情境性和灵活性。二是把学生思考中有价值的东西作为“生成”的契机。
五、明确科学探究内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落实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以探索未知问题为学习目标,通过一系列自主活动过程,得到结论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说,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解决问题常常需要提出猜想和假设,为了验证或证伪,就得搜索证据,通过各种渠道得到证据后,还需经过分析和处理才能得出结论。对得出的结论,还必须进行批判性地思考,对其进行评价。据此,课标中提出了科学探究有七大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
总之,科学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旨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需要具备有科学探究教学能力和研究素质的教师指导。因此教师就应当主动去研究,试图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尤其是要提高自身启发与指导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相关技能,再在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中承担研究方法指导者的角色,给学生及时必要的方法指导和建议。作为教师应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抓住新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的核心理念,深入理解科学探究式学习方式,切实转变原来学习方式的单一性,因材施教地把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