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综述

2020-06-03韦盛贤

时代人物 2020年1期
关键词:综述马克思

韦盛贤

关键词:马克思;正义观;综述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马克思是反对正义,另一派认为马克思是赞同正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中充满着矛盾。

一.马克思是反对正义的,不存在正义理论

伍德是认为马克思是反对正义的主要代表,他认为马克思正义思想只是一种法权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果这种正义思想不利于生产方式就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中并没有用正义和权利这样的核心概念去论证资本主义的不公正,而是漠视正义和权利。并且,伍德认为马克思坚定唯物史观,马克思拒斥正义和权利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是资本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是为了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由于意识形态是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而这种正义道德思想只会扰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伍德断言马克思并没有认为资本主义的不正义的,甚至是反对正义的,是非道德主义者。

米勒认为马克思拒斥一切道德观念,他指出如果我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一种道德的、正义的批判則是荒谬的,并强调唯物史观是正确解读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方法,但唯物史观并不涉及道德规范问题,并且反对运用各种正义道德准则去批判和构建社会。

布坎南也同样认为马克思对于正义是持批判态度,他强调马克思的历史唯物史观是批判正义和权利的,并且毫不留情地批判它们是“过时的垃圾”和“意识形态的胡说”

塞耶斯则认为马克思主义无关道德和正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不具有道德正义维度,他非常明确地拒绝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存在正义价值维度,因为与马克思最重要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呈现很大的出入。

二.马克思的理论中充满正义思想维度 

胡萨米在《马克思论分配正义》文章中反对伍德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是道德主义者,是赞美正义,追求真善美的。他指出马克思在批判资本家压榨工人时运用“抢劫、掠夺、偷盗”等词,严肃地批判资本主义的不正义。

尼尔森作为研究马克思道德伦理的“异军突起”人物,在他的著作《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念》中,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和道德、正义作了客观的阐释。尼尔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澄清了利用正义、道德作为意识形态来为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误用,强调要还原马克思道德观的社会伦理功能。

佩弗在《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一书中利用元理论学的方法,对伍德将马克思视为非道德伦者、马克思拒斥正义和权利以及道德是意识形态的三个命题进行了批判。佩弗认为马克思不但有道德理论的主张,也有正义和权利诉求,他从正义问题到公平、自由、元伦理学以及意识形态多个领域来分析并辩护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有力地支持马克思的正义思想。

柯亨认为,“马克思是在一种合适的而非相对的意义上谴责资本主义为不正义,并且认为这样的道德批判应该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要素”,柯亨从自然权利的角度论证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的正义性。

三.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中充满着矛盾

杰拉斯认为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中充满着显而易见的矛盾,在《哥达纲领批判》以及《资本论》中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正义性,但在著作中经常用“偷窃、榨取、掠夺”等大量非正义的词汇批判资本家。

卢克斯在《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著作中从资本家与工人的工资关系出发,从资本家和工人签订的合同来看,那么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是正义的;从资本家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来看,二者的关系就是不正义的;从表象来看他们是平等商品交换这是正义的,但从内在看工人是由资本家控制是不情愿不自由的,那这就不是正义的;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正义与不正义的意识属性是阶段社会的一个道德特征,就没什么正义与不正义的。卢克斯认为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存在一种“似是而非”的矛盾。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基本认为马克思是有道德理论有正义思想,主要研究了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本质特征及对中国正义问题的启示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对提升中国人民的正义思想和解决公平正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一.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形成深受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早期正义理论的影响。马克思生活在极具自由主义思想的家庭环境中,父亲是一位追求自由民主的律师,家庭教育使他不断熟悉康德和洛克等人的自由理性思想及道德情操,深深影响了马克思正义思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尖锐矛盾的产生,工人阶级不断被压迫的惨状及工人运动的爆发,这样的社会背景促进了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德国古典哲学、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中的正义思想是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理论来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最终形成了马克思正义观。

二.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本质特征的研究

国内大多数学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研究马克思正义观的本质,将其本质归纳为三点:第一是正义观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上层建筑,是经历了生产力长久发展而产生的,始终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反作用。第二是正义观体现了阶级性,蕴含着统治阶级的利益,正义的内涵关乎人们之间的利益问题,正义观属于一种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第三是正义观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正义观由经济基础决定,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正义思想必然也会随之改变,正义思想是不同时代具体的历史的产物,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正义思想。

三.马克思正义观对中国正义问题的启示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马克思正义观对中国正义问题的启示的研究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是坚持发展生产力,经济基础稳固发展好了,正义思想的发展才会好。第二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是坚持完善法律治理规则和各种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是不断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的格局。在新时代,我国在教育、住房、就业、生态、医疗和食品等关于民生公平正义的问题依旧频繁出现,以马克思正义观为根本指导,从中国具体正义问题出发,定能不断改善中国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总体评述和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研究是多领域的,国外学者主要在马克思是非具有正义思想展开了长期的争论和研究,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本质特征以及对中国正义问题的启示等领域,都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给后来学者提供了厚实的研究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界对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视觉还不够全面,研究不够深入,在方法论上研究不足,不能得出一套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成果,仍需不断深入研究。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正义观的解读不够全面,如伍德只看到了马克思表面意义上的正义思想,胡萨米会偏离唯物史观而容易陷入唯心思想,对马克思正义观的矛盾性还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澄清。

笔者认为在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中还需在三个方面加以深化,第一是更加注重从整体性和系统性地把握马克思正义观的内涵、特征、发展过程和历史地位,第二是坚持唯物史观,注重经典文本,深入比较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公平正义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三是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指导作用,加强将马克思正义观与新时代中国具体的公平正義问题的深入融合,形成一套可靠实用的正义理论。

参考文献

[1]林进平.论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三种阐释路径[J].哲学研究,2019(08):42-49.

[2]张航.马克思正义理论国内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01):268-278.

[3]赵婷婷,侯健.马克思正义观中国化的路径选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02):55-59.

[4]阿格妮丝·赫勒,文长春.论马克思的正义思想[J].学术交流,2019(03):11-22.

[4]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J]. 桑明旭.理论探索. 2019(05)

[5]思想对于现实的守正逻辑辩证——基于马克思公共哲学的诠释视野[J]. 袁祖社.  社会科学辑刊. 2019(04)

[6]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继承与创新[J]. 张晓,王让新.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9(03)

[7]公共性观念的历史嬗变与马克思公共性观念的变革[J]. 陈飞.江汉论坛. 2019(04)

[8]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三重指向与历史性自觉[J]. 刘召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04)

[9]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立场、主旨和本质特征[J]. 莫春菊.社会主义研究. 2019(02)

[10]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J]. 陈曙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02)

[11]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其当代诠释——基于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解读[J]. 张晓,王让新.  社科纵横. 2019(03)

[12]马克思论“真正的共同体”的所有制基础[J]. 吴宏政,刘静涵.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2)

[13]马克思的“公共性”概念[J]. 桑明旭.宁夏社会科学. 2019(01)

猜你喜欢

综述马克思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最有思想的句子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马克思妙计催书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