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传播中的新闻编辑选择

2020-06-03海雨涵

记者摇篮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新闻编辑选择

海雨涵

【摘 要】新闻编辑在社会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价值。在新闻编辑活动中,需要做好精神产品的选择与加工,以此获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本文就文化传播中的新闻编辑选择进行研究。

【关键词】文化传播   新闻编辑   选择

文化传播需要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及目的性,以实现传播目标。其中,媒介具有重要的作用,编辑作为媒介的主体更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做好新闻编辑选择工作,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目标。

一、新闻编辑特点

在社会文化传播中,编辑的主体作用十分关键。工作对象性质不同,因此分为新闻、学术、美术等类型多样的编辑岗位。其中,新闻编辑是工作量大且最为基础的类别,其特点体现在:

1.时效性。新闻编辑的目的,是使相关新闻信息能够更好地进入到传播渠道并参与到社会交流中。从该方面考虑,新闻编辑工作需要充分把握时效性。“新”是新闻时效性的体现,即通过报道使相关信息迅速得到传播,并在社会中产生效益,这也是新闻编辑特点的体现。如果无法合理控制新闻编辑速度,会因过程过长而使其变成旧新闻。事实是新闻传播的基础,快速报道新闻,才能在形成时效后在受众中引发反应。时效性的存在,使新闻编辑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对稿件内容进行科学的取舍。

2.导向性。新闻导向有正负之分,且将形成不同的结果。作为传播中介,编辑主体能够促进受众同记者形成好的传播关系,在传播中做好传播流向的控制。同时,編辑也能在选择、加工信息后向受众进行传达,以此实现相关内容的引导。作为编辑主体,以社会文化代表的角色履行好权利与义务,通过新闻稿件采编程序判断受众制作的新闻内容是否可以进入到社会中传播。这就决定了编辑导向的含义:首先,是代表社会文化主流方向,能促进社会发展的稳定;其次,能够根据一定标准调节进入传播中的文化产品;最后,实现对公众行为的引导,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

3.广泛性。对于新闻编辑这项工作来说,其是在广泛新闻素材基础上开展的工作,新闻稿件是编辑的对象,新闻报道涉及非常大的范围。现今社会中有丰富的信息源,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记者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进行采集,以此形成新闻编辑素材。新闻素材越丰富、越广泛,会使编辑工作获得更好的基础。

二、新闻编辑选择

1.文化传播。对于新闻编辑活动来说,为大众进行传播是其重要社会目标,这也是编辑在精神生产中重要作用的体现。一种精神文化产品进入到传播渠道中不是随意的,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过滤、整合及优化,这就是编辑要做的选择工作。对于该种选择来说,并非是从编辑主观角度进行确定的,而是同文化传播、受众需求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编辑选择贯穿编辑工作的全程。编辑主体在保证精神产品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情况下,保证其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在实际传播中,编辑不仅需要做好精神食粮的输送,还要做好净化作用的发挥。如果某个精神文化产品在传播中形成不良的社会效果,说明编辑选择中存在失误。虽然作者对精神文化产品拥有相应的著作权,但如果在社会传播时产生不良效应,编辑也应负有相应的责任。可以说,文化传播本质特性决定了编辑选择的严肃性,作为编辑,在工作中需要履行好职责,以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2.社会导向。编辑选择工作的社会导向作用也是其价值的体现。新闻编辑主体选择传播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导向。新闻虽然是在社会中发生的不同类型的客观事实,但受众文化层次与地域等方面的不同造成新闻传播效果与作用的差异。同一条新闻发布后,在社会中会形成不同的效果,这同人们的身份、立场与倾向有密切关联。在新闻接收上,有较强的利益倾向性及观念倾向性。正能量的新闻能够使社会走向进步,相反,具有消极意义的新闻将使社会倒退,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新闻导向的作用。编辑选择正是对新闻导向进行把关的重要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对新闻主题的把握非常关键,包括对新闻信息的应用及稿件内容的取舍。对于稿件内容的选择、发布时机的选择等都将直接影响最终的社会传播效果。选择是否正确,不仅会对新闻传播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也将获得不同的社会效果。

编辑选择导向具有绝对性,但在程度上有差异。通常,编辑选择具有优化性特点,保证新闻导向同社会发展同步。为人民选择、加工出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是编辑社会职责所在,促进精神文化产品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这也是编辑工作动机的体现。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发现一些编辑工作存在导向错误问题。究其原因,与编辑个人素质有关,且社会中的不良价值观念对其产生影响。在现今社会发展中,新闻编辑要积极解放思想,学习掌握先进思想,发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使社会公众获得更强的凝聚力。在一定条件下,编辑导向在缓解社会矛盾与规范公众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对行政手段管理社会的一种有效弥补。

3.社会价值。新闻导向的效果有正负之分,在传播中形成不同的效应。其中,正导向的存在,能够使新闻信息在社会中发挥出积极、健康的作用,具有良性发展趋势;负导向的存在,则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心的不稳。

把导向意识深度融入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看到,如今带有明显“媚俗”“迎合”“猎奇”倾向的标题党新闻不仅在新媒体和网络媒体泛滥,甚至大有“占领”传统媒体之势。有鉴于此,新闻编辑必须严守“党报党刊必须姓党”“增强政治家办媒体意识”的底线要求,新闻工作做到哪里,导向意识就必须跟进到哪里,板块、栏目在导向这个问题上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不留死角,坚决克服麻痹大意和自由主义,做到理直气壮、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恪守正确舆论导向、职业操守和法律法规,准确反映党的主张,及时反映群众诉求,全面反映经济社会生活,既要破除“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潜规则,更要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决不给片面报道、失实报道乃至谣言和炒作可乘之机。

新闻编辑导向并非是自然形成的过程,而是编辑作用发挥的结果。一个精神文化产品形成后,进入到传播渠道,体现导向性并向受众施加影响,以使受众不断接近选择目标。编辑选择的信息越准确,其信息传播强度就越大,范围就越广,更容易激发受众共鸣,使其在思想倾向上同编辑传播目的达成一致。受众受到编辑导向影响,其二次传播的新闻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社会舆论。对于该种态势来说,传播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越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局面。

社会发展趋向与潮流同政治、经济基础有密切的联系,也需要借助宣传工作的促进,使其最终成为公众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新闻编辑产品在人的精神層面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结语

在新闻工作中,新闻编辑是重中之重。现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闻编辑选择在社会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做好编辑选择工作,通过编辑导向作用的发挥更好地体现新闻工作价值。把导向意识深度融入新闻编辑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放眼全球、主动适应新形势,创新传播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传播和引导效果是衡量新闻质量的标尺,如果我们的媒体平台多是“扁平化”报道,舆论引导多是“机械化背书”,媒体不亲近受众、不创新载体形式,群众就可能不信任、不感冒,甚至觉得面目可憎。因此,新闻编辑必须切实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真正学会换位思考、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吸取以往教训,虚心倾听群众意见,开放办媒体,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多设计一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栏目,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切实增强新闻编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学校: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孟家晖.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

[2]李春艳.浅谈新闻编辑选择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J].新闻传播,2013(05).

[3]李云峰.新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的伦理诉求与体系重建[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02).

[4]杨冬梅.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问题和出路[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11).

[5]王恒亮.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的机遇、问题及策略[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05).

[6]刘昆鹏.档案文化传播的轨迹、转向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档案,2019(05).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新闻编辑选择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