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队长刘云:武汉主战场上的江苏力量
2020-06-03陆艾涢王冬艳
陆艾涢 王冬艳
刘云
2月13日夜,江蘇省人民医院207人医疗救援队抵达武汉,整建制接管武汉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近日,我们连线了前线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教授,听她讲述重症紧急会诊的生死时速,以及医患之间的暖心故事……
“硬核”出击,为危重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2月27日晚10时,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区里,一位老年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亮起了“红灯”,刘云主持远程紧急会诊。
“报告各位专家,患者男性,70岁。3小时前患者呼吸逐步加快、心率加快、烦躁不安、意识已不清……”屏幕另一头,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援武汉医疗队员乔莉汇报。
“现在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多少?”刘云沉着聆听并发问。
“痰堵塞气道,氧气送不进肺部,患者情况危急!”
“立即切开气管,保证气道畅通!”时间就是生命,刘云发出指令,“准确细心、沉着大胆,放心做手术!我们就在你身旁!”刘云坚定的决心,鼓舞着上台的乔莉、潘寅兵、胡德亮三人团队。
来到病床边,医生们低头操作,不顾感染的危险,超越了安全距离,靠近、再靠近……凭着扎实过硬的技术,切开了救命的气管,一股浓痰伴着急速的喘息气流迎面扑来,三位勇士毫无半点退缩,通过“经皮气切”为患者打开了生命通道,患者的氧饱和度一下子就达到了100%。
病人得救了,刘云与全体医务人员不由自主地鼓起热烈的掌声,流下了热泪。这眼泪中有手术成功的激动,更有队员们舍生忘死的感动。
落地即接管,严格才能打胜仗
2月13日,江苏第七批705人援鄂医疗队出征。其中,江苏省人民医院派出207人,阵容强大、装备精良,将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区。从报名到出发,仅仅12个小时的时间,一切就绪。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担任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的刘云主动请缨带队,队员集结了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急诊、呼吸与危重症的精锐之师,并携带呼吸机、中心监护仪、高流量吸氧设备等随行作战。当夜,刘云率领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等领域的顶尖“班底”207人抵达武汉。
落地即接管。疫情严峻,时间紧迫,在硬件不足的情况下,刘云带领医疗队通过增强管理力度与严格培训,最大程度地避免院感发生。
第二天上午接管前,刘云对第一批即将进入病区的16位医生、24位护士再次进行了强化培训。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队伍里,有很多年轻队员,算起来跟刘云的孩子差不多大,出征时大家挺身而出写下一封封请战书。刘云说,这次出征,她是队长,也是母亲,只有尽可能确保他们安全,才敢让他们上战场。
孩子可能会忘记害怕,母亲却永远保护孩子。“我对队员们严格训练,因为我们即将接收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ICU。”刘云说,ICU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最严重的患者,他们的传播性是最强的,也就意味着队员们暴露的强度是最高的。因此队员们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不能有一点闪失,否则后果无法想象。“我们平安,才能让我们的家人不担心,才能打胜仗。作为领队的我,更有义务、有责任保孩子们。”
24小时防护,52条“家规”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同事眼里,分管临床医疗业务的刘云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她考虑问题细致,安排工作周密,执行严格。刘云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一线、信息处、医务处等多个岗位上工作过,注重创新,用技术去重塑管理,优化流程。比如,2018年她带领团队实现了互联网诊疗,让慢性病患者通过互联网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地调整用药,同时让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服务更多患者;还实现了医生在线开药患者在线支付,医院通过快递送药上门。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互联网门诊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云行事果断,曾担任江苏省对口援建四川绵竹医疗队队长。在“8.13”泥石流救治中江苏医疗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治工作。本次出征武汉之前,她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疫情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是南京市的定点收治医院。从1月17日开始,刘云就投入抗疫一线,在医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与两位副院长一起成立了“抗疫三人小组”,从发热门诊的布局、运行机制、流程优化到隔离病房的设置、信息系统的调试以及各环节点的分诊筛查流程设置、专科防控等,承担了大量工作,构建了医院完整的防控体系,保证了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有效。
2月14日下午4点,刘云带队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是救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全院收治的1000余名患者一旦出现病情恶化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都将转入此处。为此,刘云打破分诊限制,以最快速度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不到1小时,重症监护病区就收治了40多名患者,形势严峻。
为了尽量避免医护人员因长期、反复、密切接触患者而导致的感染风险,首批进入重症病区的医护团队采取了“化零为整”模式。刘云说,疫情期间情况特殊,在符合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的基础上,将原本细碎的治疗环节尽可能集中归拢。隔离病房的医生可通过对讲机、医疗队自带的江苏省人民医院的远程软件直接给隔离区外的医生下医嘱,这样既减轻了隔离区内医生的工作负担,也避免了反复穿脱隔离衣带来的不便,降低感染风险。
为了确保医护人员防护服穿脱“无死角”,刘云要求每天组织培训,感控专家当场考核,并安排两名医护人员专职在队员进出舱时间监督防护服的穿脱情况;同时制订负面清单,要求队员出舱后第一时间反馈不良事件,将可能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的各种因素减少到最少;成立专门的安全巡查小组,由各楼层楼长每天巡查宿舍分区安全事宜,落实医护个人安全防护。
刘云还整理了医护人员管理小册子,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明确了哪些事可以做,怎么做,哪些事不能做。这本小册子已经从最开始的30多条,增加到了现在的52条。她认为,只有严格训练才能带出一支合格的队伍,只有合格的队伍才能科学地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江苏省人民医院援建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的管理模式,得到了江苏省援建指挥部及国家卫健委的高度肯定和医疗救援同仁的普遍认可。
高效救治,35天交出“三零”成绩单
从2月14日到3月19日,在刘云的带领下,医疗队坚守战疫一线,全力抢救危重癥患者,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重症和危重症的病死率。
截至3月19日,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78人,开展ECMO治疗2人,气管切开治疗6人,气管镜治疗20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14人,无创通气治疗6人、高流量治疗26人,俯卧位正压通气治疗10人,CRRT治疗4人。其中治愈出院42人、重型转普通型8人、重型转轻型26人。一串串数字后面反应了这支队伍的硬核力量。
29岁的小金住院期间,妻子喜诞千金。每天,医疗队护理部主任宋瑾和主治医生张倩都会与他一起看孩子照片,增强他康复的信心和力量。“孩子新生让我开心,你们给我的新生永远难忘!”出院前,小金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何大姐的儿子今年要高考,住院后,牵挂儿子的她整天以泪洗面。医疗队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心理科医生王昊飞对她进行心理疏导,还帮她每天跟儿子视频。“每天看到他们在病房忙忙碌碌,我真的很心疼他们。我一直在想,等我出院了,一定要烧点好吃的给他们。”何大姐说,这份来自江苏的暖意她将永远铭记。
一边是温情,一边是实力。这支“王牌之师”也是率先在武汉全面开展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气管镜检查灌洗、CRRT等治疗的团队。医疗队专家参与武汉一院及其他医疗队会诊37例,在救治患者同时带动武汉当地医院提升技术,为救治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目前,武汉大决战进入攻坚决战阶段。按照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到武汉市10所定点医院收治。3月23日,这支“硬核”团队在完成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救治任务后,转战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接管该院三个重症ICU病区中的两个。209名队员抱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强信念,向救治危重症发起总攻。
早前一天,医疗队已经完成与金银潭医院的对接工作。成立了包括ECMO、气管插管、气管切开、CRRT(连续肾脏替代)、气管镜等15个硬核突击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件。此外,医疗队还制订了二值班制度,每天有高级专家24小时值守,并通过远程与后方专家随时会诊,让患者获得更高效的诊疗。
对于再担重任,刘云副院长表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场战役到了冲锋的时刻,全国的胜利取决于湖北,湖北的胜利取决于武汉,而武汉的胜利取决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所以,我们必须坚定必胜信念,保持昂扬斗志,去取得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