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工业化装配式PC构件对建筑施工安全产生的影响

2020-06-03高文曦

四川建材 2020年5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吊装装配式

高文曦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

0 前 言

住宅工业化装配式PC构件的运用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预制构件的运用能够有效缩短建筑周期,可运用于绑筋、浇筑、养护、拆模等工序之中。工程施工噪音低,迎合了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住宅工业化装配式PC构件进行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要求加强对风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1 住宅工业化装配式PC构件建筑施工风险

1.1 吊装作业风险

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构件吊装作业流程,并由此产生了吊装作业风险。工程进行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升降机、塔吊、提升机、各式起重机等设备,工程的部分构件结构较为复杂,具有较大的起吊重量,同时起吊高度也较高,因此,对吊装工程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由于缺乏对吊点位置的合理选择而威胁工人操作安全的现象,对工程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作用,设置0.15的吊装作业风险初始值[1]。运用事故概率公式计算各个因子的风险变化值,判断其每月平均工作时间、各因素引发事故率以及接触时间等,见表1。

不同因素的步长风险变化量见表2。

表2 吊装作业风险各因素风险变化量

1.2 PC构件安装风险

在节点处理之前,预制构件在吊装之后是一种危险受力状态,两端架设支座长度较为有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临时支撑的处理方式,降低预制构件变形现象,增加施工操作的安全性。PC结构体系与技术路线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PC构件性能的不同而决定的,例如外墙板具有隔声、装饰、采光、防水、通风等多种不同的功能性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生产工艺、构造方法与安装方法等[2]。PC构件安装风险各因素事故率见表3。

表3 PC 构件安装风险各因素事故率

PC构件安装具有0.17的安装风险初始值。结合事故概率公式,计算不同因子的风险值变化量,见表4。

表4 PC 构件安装风险各因素风险变化量

1.3 技术风险

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大量预制构件在工程施工进行之前已经具备良好的强度,因此,在工程施工与作业进行过程中只是将构件按照工程图纸进行拼装,为了避免工程拼装过程中的技术风险,采用时变结构安全检测技术,避免工程构件出现支模体形变形、节点连接以及临时固定等情况。预制率在较高的情况下显著提升了工程操作的便捷性,降低了工程施工工艺的难度,尤其在较为复杂的关键性施工技术层面具有显著效果,能够降低工程作业的施工风险。因此,设置0.15的技术风险初始值[3]。

2 住宅工业化装配式PC构件风险规避策略

2.1 加强吊装作业风险控制

1)首先,要求结合工程进行的需要加强确定吊装方案。要求将目前吊装形式与PC构件的规模化与模数化有效结合,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对吊件、埋件建立有效的设计与生产方式,使得预制PC构件与吊具之间能够实现合理的配置。有效提升预制PC构件的吊装进度,将塔吊位置范围与选型尽量缩小,减少专业吊具的设计与使用频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提升工程施工效率。

2)加强吊装作业的技术管理,要求正确设计并验算吊具安全性以及吊点位置,确保吊装作业的顺利进行。严格按照起吊强度要求检查吊索等附属吊具,确保吊点的刚度与强度能够符合工程作业的要求。要求吊装作业的操作人员具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并对需要吊装的各项流程进行有效管理。要求所有的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将吊装影响范围与周围的其他区域区别开来,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到吊装作业区域。作业开展过程中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具[4]。

3)运用信息技术BIM等进行有效的吊装作业风险控制,充分检查原有方案执行过程中的一线操作人员数量、施工环境、现场平面布置等情况,对人为现场管理方式进行有效优化。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关键性技术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包括构件的装载、摆放高度设置、卸载吊运方案的制定、吊点位置设置、塔吊提升等方面。针对吊运中存在的一些视觉盲区进行提前预演,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塔吊交叉干扰碰撞现象。

2.2 加强PC构件的安装风险控制

1)为PC构件的安全安装建立临时支撑体系布置,降低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装风险。运用专用门式支架,承重件选择专用小型钢,严格按照施工的安全性设置正确的支撑间距与支撑数量,为支架设置上下调整座。

2)在工程施工之前对临时支架做承载力试验,要求能够符合工程进行的需要。加强工程的验收管理,要求壁厚与外观质量能够符合相关的管理规定,支架类型使用时要求确知其最大承重能力,工程支架顶部承重件要求采用专用小型钢。要求在施工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预制构件的强度、精度、外观质量、结构偏差等层面。建立标准化和配套化的生产方式。要求能够与我国装配式结构住宅体系相符合。

3)采用新的连接技术。要求学习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加工生产过程中运用楼梯、外墙板、叠合板、叠合梁、柱等施工作业方式。要求装配式结构住宅具有良好的结构抗震性能,可采用套筒连接技术,降低由于预制构件连接不牢固而可能造成的风险[5]。

3 结束语

目前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运用装配式PC构件是大势所趋,它适应了住宅工业化的需要,在运用过程中要求加强对风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加强对吊装作业风险、PC构件安装风险、技术风险的有效分析,并对其建立相应的应对措施。结合工程确定最佳的吊装方案,加强吊装作业的技术管理,检查吊索等附属吊具,确保吊点的刚度与强度符合工程作业的要求。加强现场工作检查,采用时变结构安全检测技术,避免工程出现支模体形变形、临时固定等现象。采用时变结构的安全监测技术。建立科学的性能验算、力学分析以及安全性识别体系,加强对关键施工技术的作业强度管理,为住宅工业化装配式PC构件的运用创立良好条件,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ID:009523]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吊装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再谈液压吊装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立式设备吊装抬尾吊车的选择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争分夺秒的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