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关老龙

2020-06-03吴树民

金秋 2020年2期
关键词:龙舞西关巨龙

◎文·图/吴树民

娃娃龙舞

策划预告:我的花花世界

种花养草、喂鱼遛鸟,丰富了生活,美化了环境,怡养了性情,更让人在花鸟虫鱼的世界里感到生命的神奇和美好。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诗和远方的美好也在亲手种植的花木间盛开,在鸟鸣鱼跃的喧腾里灵动。我和我的花花世界,总有那么多花言花语要诉说,总有那么多花情花意要表达,总有那么多鱼鸟趣事想分享。来吧,你的花花故事,我们洗耳恭听!

文章要求:语言生动,故事精彩。字数:1000字左右。

邮箱:leiyanmaomao126.com

策划预告:我们的艺术团

退而不休是现代老年人普遍的现象,重拾年轻时的爱好,走进歌舞曲艺世界,在各种艺术团队中,吹拉弹唱,尽放美妙歌喉,尽展优美舞姿。让我们一起走进各地市优秀艺术团队的世界,领略他们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晚年生活。

文章要求:写出团队精神,故事生动感人,反映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字数:2500左右。

邮箱:leiyanmaomao126.com

“筒子龙”流传在陕西省三原县城西关和鲁桥镇等大小灌区。因以西关东村、西关西村等村为代表,故名“西关老龙”。

西关老龙具有浓郁的秦风秦韵特色,分为“鱼龙变化”和“龙游天下”两个乐章。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先由四人各举一盏角灯上场,立于场地四角,此为订场。另有两人举着龙门置于场中,然后四人各擎两盏鱼籽灯,从龙门鱼贯而出,摆出“天下太平”四个大字,表达群众对太平盛世的无限期望和渴求。鱼籽灯上绘有云纹,又称“云朵灯”。四盏鱼籽灯在场中上下飘翻舞动,忽聚忽散,如同鱼籽入水,任意往来,悠然自得。一个放烟火者站在场中,左手执已燃成暗火的黄表纸,待鱼籽灯的表演即将结束之时,将黄表纸吹成明火,右手向火焰上抛出一把松香粉末,当即形成一股浓烈的烟火。鱼籽灯迅即散向四角,从龙门下钻出四尾大鱼,表示鱼籽已成鱼。鱼灯时而腾浪飞跃,时而穿梭追逐,似在大海中破浪遨游,最后聚会场中。放烟火者在中间再放一把烟火,鱼灯即散向四角。随即一尾龙头鱼尾的鳌游出龙门,意为鱼变成鳌,只见鳌破浪腾跃,穿梭追逐。顷刻,鳌游回龙门,放烟火者在龙门口又放一把烟火,此时,鳌已变成一条巨龙,在龙门内外探头三次,称“龙门三显”。龙跃出龙门后,一位身着武士服、头扎英雄巾的青年连翻筋头,手执镶龙珠六尺长的引龙杖,引导巨龙起舞,动作和造型有“拜四方”“四门花”“朝天一炷香”“单钻”“双钻”“龙盘门”“金龙缠玉柱”“珍珠倒卷帘”等程式。在做“朝天一炷香”时,再放烟火,一股几丈高的冲天火光,映出了整条巨龙的形象,也映红了半个天空。鱼籽灯、鱼灯、鳌灯群星拱月似的围着巨龙旋转起舞,巨龙龙头高昂,盘成一团,龙尾高高翘起,似欲奋力腾空,让人浮想联翩,惊叹不已。

西关老龙以一面鼓、十余副铙锣为伴奏,演奏时根据龙舞程式和动作的变化,铙锣随鼓点的轻重缓急,变换力度与速度,与舞者默契配合,浑然一体,使整个龙舞显得声威相济,气势恢弘。

龙舞历史源远流长,据说早在黄帝时期,有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里面就出现过人扮演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雄浑场面。东汉张衡的《西京赋》就有龙舞记载,对“鱼龙曼街”之戏中的“海鳞变成龙”,有着精彩的描绘。

西关老龙在三原当地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渊源。传说唐贞观年间,李世民微服私访到三原,只见烈日炎炎,清河断流,百姓双眉紧锁,心中十分忧虑。他走进龙桥镇清河岸边一画铺,中堂挂有一幅龙图,那龙腾云驾雾,活灵活现,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眼仁。李世民问画匠:“此龙为何不画眼仁?”画匠道:“凡人点睛的话,此龙恐怕只能一辈子在纸上了,如天子提笔点睛,就能化为真龙。”李世民暗喜:“愿翔龙得睛复生,布云施雨,安抚天下黎民百姓,固我社稷江山。”便提笔饱蘸浓墨为画龙点上了眼仁。瞬间,那龙金光四射,张牙舞爪,破画腾空而去,霎时,浓云翻滚,雷鸣电闪,甘霖普降。此后,三原百姓为了得到龙的庇佑,年年风调雨顺,每年正月都要举办老龙古会,舞龙之前,必然邀请权威人士或德高望重老者为龙点睛。

西关老龙的表演,舞姿高雅,技巧讲究,气氛热烈,场面壮观,风格粗犷,特色鲜明,既承继了秦汉遗风,又形成了民间乡土艺术特色,充分展现了秦人质朴、憨实、粗犷、豪迈的性格特点,更富有神奇色彩和艺术魅力,非常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随着时代的变迁,西关老龙已由最初的祭祀活动,演变为今天的欢庆娱乐活动,并且成为三原县庆祝春节、元宵佳节社火活动之首。

三原县城关镇社火

西关老龙是三原民间艺术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龙文化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关老龙得到了三原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每年投入专项资金进行支持保护,先后参加了黄帝陵祭祖,陕西省迎亚运会等活动的表演,在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暨世界旅游日上获得了特等奖。由三原老艺人制作的巨龙道具,被国家文化部艺术档案库收藏,三原老龙也被专家誉为“活的出土文物”和“活的化石”,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来拍摄播出。

2016年以来,学校舞龙队先后受邀参加央视2套、7套、11套等节目录制,受到广泛好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关老龙”,后继有人……

猜你喜欢

龙舞西关巨龙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陶陶居“寻味西关”AR包装设计
十二生肖·龙
西关阔少与艇仔粥
丝路有巨龙
断龙舞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架起的巨龙
西关海·江尚:定义广州大宅新标杆
素描西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