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绿色高效主养芙蓉鲤鲫试验
2020-06-03朱勇夫石义元雷晓中张从义朱代宏官章全高贤武
○朱勇夫 石义元 雷晓中 张从义 李 霄 朱代宏 官章全 高贤武
芙蓉鲤鲫是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用散鳞镜鲤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得到杂交种芙蓉鲤,再以芙蓉鲤为母本,红鲫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得到新型杂交鲫鱼—芙蓉鲤鲫。该鱼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性状优良,耐低温、低氧能力强、耐运输、起捕率高等优点,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主推品种之一。为满足生产上对大规格鲫鱼苗种的需求,加快芙蓉鲤鲫推广应用,提高养殖效益,近几年我们在荆门市辉武家庭农场开展芙蓉鲤鲫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培育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选择养殖基地 1#、2#、3#池塘,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各20亩,池深3m,池底平坦,水泥护坡,淤泥平均15cm左右,进排水口均设有过滤沙绢,水源为外河活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2、鱼苗培育池准备工作
1#池塘为鱼苗培育池。为做好鱼苗培育准备工作,我们在3月下旬开始排干池水后用生石灰70kg/亩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消毒,用木耙翻动池底淤泥,曝晒风化分解。15天后抽外河活水,经过滤沙绢后注入池中,池水加深至80cm。4月中旬对1#池进行培肥,芙蓉鲤鲫苗前期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充足的适口性饵料是保障鱼苗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按1.5kg/亩量计,肥水宝和肥水素混合后化水全池均匀泼洒。为达到快速肥水的目的,在上午及下午全池泼洒一遍豆浆,豆浆泡好磨细,根据池塘水体肥瘦情况,灵活把握,以1kg-2kg/亩为宜。
3、苗种放养
在下苗前1~2天,1#池用密网拉空网1~2次,把大型浮游动物、蛙卵、水生昆虫等敌害生物清理掉。水花肥水下塘的生物定量指标可按每升池水含轮虫5000~10000个左右作为判定标准。4月底肉眼观察可见1#池通过培肥,饵料生物充足,5月初1#池开始放苗,放养密度为1万尾/亩芙蓉鲤鲫夏花,共计20万尾。放苗时将鱼苗袋浸泡在池中10~15分钟,待水温一致后,放入到池塘内暂养箱中,将熟蛋黄用纱布包好捏碎过滤置于水中,同时用手捧水洒向鱼苗集群区,以增加溶氧,10~20分钟后见水花腹部呈蛋黄色时,将暂养箱移至池塘中央将鱼苗慢慢放入池塘。
4、前期饵料投喂
鱼苗下塘后3~5天,池塘中浮游生物量开始下降,每亩用黄豆3kg左右浸泡后磨成浆,1kg黄豆可制成10kg豆浆,分两次上午、下午全池均匀泼洒,随着苗种生长,投喂量稳步增加,每隔5d投喂量可增加10%左右。整个培育过程中,视天气、水质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10d左右鱼苗食性开始转变,由以浮游生物为主转为摄食人工饲料为主,开始投喂鲫鱼专用粉状料和菜籽饼,日投喂量按鱼总重2~3%投喂,分三次投喂。
5、分级饲养
5.1 池塘准备
在拉网分池前两周,做好2#池、3#池的清塘消毒与培肥工作,具体操作办法同1#池。
5.2 苗种分池
6月下旬1#池中鱼苗已达较大规格且规格不整齐。为避免放养密度过大,苗种规格不一造成小规格苗种抢食差的现象,通过分级饲养,可以提高成活率及生长速度,拉网用鱼筛,将达到6~7cm的中大规格鱼种转入2#池中喂养,达到7.1~8.3cm的大规格鱼种转入3#池中喂养,其他小规格仍放1#池中养殖。鱼苗分池投放情况见表1。
芙蓉鲤鲫鱼苗分池投放情况表1
5.3 分池饲养及日常管理
分池后,1号池和2号池均投喂粗蛋白含量为28%的鲫鱼专用饲料,饲料粒径2.0mm,饲料投喂采取“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根据天气、水质以及鱼吃食情况灵活调整,一天投喂3次,初期日投喂率占鱼总重的1~3%左右,到8月份更换32%粗蛋白含量的鲫鱼饲料,饲料粒径3.0mm,日投喂率加至3%~5%,每两个星期取20尾鱼测重量,根据测量数据,及时调整投喂量。
日常管理工作,每日早、中、晚巡塘,仔细观察鱼苗活动、摄食、水温及水质变化情况,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高温季节在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阴雨天晚上开增氧机,增加水体中溶氧,定期检测水中溶氧含量,池塘中溶氧保持在4mg/L以上。试验池每天注10cm新水至1.5m,池塘水位保持在1.5m左右,每15d左右换一次水,换水量30%。
二、试验结果
5月初放养芙蓉鲤鲫夏花规格经过60d培育,至7月初鱼苗长至4.0~8.3cm,出苗13.3万尾,成活率66.5%;长至4.5~6.2cm,出苗6.8万尾;共计出苗12.4万尾。
三、讨论
1、关于分级培育。鱼苗分级培育法与直接发塘法相比较,可获得规格整齐、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苗。从5月20号分池可见,此时鱼苗规格差别较大,最大6.2cm,最小3.2cm,按直接发塘法进行饲养,势必加剧种内竞争,影响鱼苗成活率及生长速率,而分级培育法通过筛选鱼种规格,大小规格分开饲养,则有效避免小规格鱼种因抢食能力弱而造成的生长缓慢。
2、饲料投喂。随着分池后各池苗种规格大小不同,应投喂鲫鱼专用饲料,饲料粒径和投饵量根据苗种大小调整。
四、小结
试验证明,鱼苗分级培育法可获得规格整齐的大规格鱼种,本试验鱼苗培育阶段获得规格在3.2~4.2cm的鱼苗5.6万尾,4.5~6.5cm的鱼苗6.8万尾,共计12.4万尾,成活率62%。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