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2020-06-02赵楠
赵楠
摘 要:传统的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已无法满足化工产业的实际需求,面对非标压力容器产品市场的多样化,为了更好的调整压力容器的制造管理标准水平,我们需要寻求符合成型标准规范要求的生产制造加工工艺方式。非标压力容器市场制造加工中,需要结合不同产业的特性要求,选择符合实际设计生产周期变化的容器标准,结合容器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如何调整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细则,重视对压力容器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分析压力容器常见的故障问题,对制造的材质、焊接缝隙、变形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符合压力容器制造加工解决的操作方案,制定合理的安全评估管理办法。
关键词:压力容器;问题;解决方案
引言:压力容器制造加工分析中,需要根据压力容器制造的相关思路和问题分析,依据焊接加工工艺、水压试验、焊缝加工、变形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材料的容器制造问题,分析如何加强焊接质量水平,降低压力容器制造中出现问题。
1 压力容器制造中需考虑的因素
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加工中,需要结合实际制造加工的过程,严格遵照施工规范,提高安全化管理水平。在压力容器制造的工艺需求中,需要明确其实际可以承载的强度和范围标准,结合保持性安全装填评估,提高压力容器的密闭性和制造质量,防止容器内出现介质泄漏的情况。结合压力容器的外力,保证材料刚度使其外形无明显的变化,确保其实际使用寿命中的安全性。按照实际制造规范要求,对压力容器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充分考量评估,重视对压力容器的整体制造、安装、检修的操作管理,提升其实际制造工艺的便捷性,加强压力控制下的有效調控管理。
2 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常见问题
2.1 焊接工艺及焊缝问题分析
对于焊接缝隙的凹面处,需要结合焊接处的双面U型或V型程度,分析其实际的坡口状态。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调整焊接工艺下的内侧坡口位置,调整焊缝口位置。对两侧进行不同程度的焊缝操作,解决容易导致焊缝内凹的问题。对于内凹的长度,需要调整焊缝的实际有效截面水平,缩短裂纹和孔径范围。采用双面焊接加工工艺,调整外部多层的焊接面,通过收焊弧位置,调整焊条的熔池内停留水平,调整外环摆动程度,调整填满挖坑量,实现焊接工艺的合理操作。
焊接时需要做好未熔合处的操作,调整夹杂层的缺陷范围。根据焊瘤对焊缝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控制容器整体应力集中化,对内部焊瘤的内径调整,控制流动导致的堵塞问题。焊接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规范焊接加工方式,确定合适的制造方法,调整焊接角度,控制弧长,避免根部的缝隙过大,需要减少焊瘤的发生。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很多部件都是依靠焊接实现连接的。在焊缝焊接质量布置操作中,需要分析压力容器的实际质量标准范围。注意焊接缝隙的缺陷,判断其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在焊接操作中,需要注意焊接的布置过程,焊缝的交叉和重叠变化。根据实际的操作规范要求,对压力容器的应力水平进行分析,准确地计算软件的实际辅助情况。
2.2 水压试验测试分析
按照设备实际制造加工的工艺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水压试验测定。设备制造过程中,需要确定检验的操作环节是否符合实际规范要求。根据设备水压试验的情况,对设备的强度进行检查、分析设备焊接工艺的检验流程。判断焊缝是否存在应力变化集中的情况,如果设备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应力集中部位就会出现裂纹。如果裂缝扩大展开,就会导致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降低。在对焊缝检查分析中,需要力求设计试验压力测试的合理性。结合设备的正常使用情况,延长使用寿命水平,提升防爆压力调控效果。
2.3容器加工中存在的变形
容器本身的内外构造是相似的,对于一些容器内部是主体,外部是加工的样式。在加工中出现变形是较为普遍的情况,其主要是模具不标准导致的。在组装过程中,受外力的作用影响,出现变形、尺寸不精准的情况。制作压力容器中,因为加工条件、人为因素、材料因素等均会导致容器变形,成品超出原有标准尺寸要求。压力容器整体受压力的均衡程度影响,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准确的掌控使用模具的规范性要求,就会导致容器局部出现变形问题。
3 以上压力容器问题的解决方法
3.1 重视加工容器的材料质量的管理
依据制造加工工艺的规范要求,按照国家规范标准,重视提升加工材料的合理质量管控,明确实际材料复测中需要考量的供货标准,经过评估、考察、追踪等方式,确定符合压力容器的相关制造加工标准。制造企业负责人需要严格遵照材料质量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并严格把关。材料需要在进厂前严格把控,核验材料的质量合格证书,确保加工材料的质量高于设计规范基本要求,符合国家规定的制造工艺规范。
需要对压力容器制造的标准数据、设计技术要求、化工工艺、制造工艺、力学性能等要点进行核验。如果材料属于批量购置的,需要检查合格证书是否同一批次,是否符合化学、力学的规范性能标准要求,同时做好批次的抽检工作。如果经销商的材料质量合格证书是复印件,还需要核对原件,同时确定材料的有效资质与证书是否一致。材料入库后,需要确定实际的规范标识要求,保证其材料的入库和使用符合具体流程,有可追溯价值。制造受压元件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切割、标记操作,切割标记前需要做好记录,确定切割加工的标准范围和操作要求,避免错用或误用,保证材料质量可查。对于材料的使用设计规范,需要经企业相关的规范管理部门核验批准后,对材料进行库存,专人专项管理。
3.2 焊接质量技术水平的控制
焊接前需要制定符合实际质量技术工艺的施工计划,对于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存储要求进行合理的规范,对材料进出使用的阶段进行调整。按照NB/T47014-2011、NB/T47015-2011相关标准编制正确的焊接工艺,在焊接制造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重复性焊接焊缝问题。例如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确定焊接吊耳点半切除后的焊缝工艺,再对其进行打磨加工,平滑操作。使其符合GB/T150.1~GB/T150.4-2011、GB/T151-2014行业标准和NB/T47014焊接标准,以通过吊耳或拉筋垫板的加工工艺方式,调整实际压力容器焊接的整体性能。
3.3 防止变形问题发生
在制造加工工艺中,需要严格遵照压力容器的生产加工阶段情况,对受控的压力容器生产阶段进行管控。明确实际法律法规的建设要求,严格遵照实际的管理情况,力求避免变形问题的发生,确保压力容器整体质量图样符合实际规范要求。采取对称切割操作,可以提升整体的平整度,避免火焰切割过程中出现变形问题。为了避免变形失去稳定状态,需要采用外壳组装的方式,等外壳稳定后,再进行加强板的拆除工作。在焊接工艺中,需要明确实际焊接检验的合格标准要求,最大限度的提升焊接工艺的标准化,避免因为焊接工艺不当导致变形问题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加工制造过程中,受内外压力和加工条件因素的影响,出现加工工艺不到位的情况。面对压力容器制造工艺质量管控标准化需求,需要重视对压力容器的内部加工管理。从采购材料、加工工艺、焊接方法、生产过程监控管理等入手,重视提升压力容器加工全过程的管理,焊缝等问题,提高工艺质量加工精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祝庆梅.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9(06):12-13.
[2]章明祥,陈建中,章国平.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时代农机. 2017,44(12):48.
(抚顺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抚 1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