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力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发展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

2020-06-02李安巧申兆慧邱卓英李欣李伦王国祥孙宏伟杨剑马洪卓陈佳妮田宝王少璞田红梅程子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残疾智力残疾人

李安巧 ,申兆慧,邱卓英,李欣,李伦,王国祥,孙宏伟,杨剑,马洪卓,陈佳妮,田宝,王少璞,田红梅,程子玮

1.中国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分级、评估与康复(运动)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郑州市 450001;2.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北京市 100068;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北京市 100068;4.中国康复科学所康复信息研究所,北京市 100068;5.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市 100037;6.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广东深圳市 518008;7.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运动康复研究中心,江苏苏州市 215021;8.中国ICF研究院/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市 261053;9.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 200241;10.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市510000

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损伤和适应性行为显著受限。适应性行为是智力表现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概念性、社交性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智力残疾通常表现为18岁之前智力显著低于平均水平,且同时存在以下两个或更多适应性技能领域受限:沟通、自我照顾、居家/学校生活、社交、社区应用、自我管理、健康与安全、学习功能、休闲和工作[1-2]。6~18岁儿童适应性行为的评估可使用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中文版(儿童用)[3]。智力残疾是一种发展性残疾,也是一种儿童期出现的精神障碍[4]。发展性残疾指由于健康状况导致的身体、学习、语言或行为方面的障碍,这些健康状况出现在发展期,可以影响日常功能状态,通常持续整个人生。

残疾人的就业、康复、社会保障等多项权益的实现程度虽然不断提高,但仍处于较低阶段,智力残疾群体更是处于劣势[5]。残疾影响个体发展;同时残疾人受生理因素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也存在着广泛障碍[6]。对于智力残疾人而言,他们的健康状况较差,功能损失情况严重,在社区的融合程度较低[7],大多对家庭依赖度高[8];而其家人因要供养残疾人,生活压力增加,智力残疾人生活艰辛[9]。康复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有重要意义[10]。康复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国家、地区以至全球性的努力,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主要针对损伤、非传染性疾病、老龄化以及残疾等功能障碍[11]。由于人口老龄化、疾病和损伤人群增长,全球对康复服务的需求继续增加[12-13]。康复需求是残疾人(功能障碍者)对恢复自身功能的期待,也是对康复服务的需求。

智力残疾人需要康复服务改善身体功能,提高活动参与水平。但许多因素影响智力残疾人获得相关康复服务。了解智力残疾人康复需求特点和康复服务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统计分析智力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特点和服务发展状况,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使用2019 年度250 654 名智力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实名制数据。变量赋值见表1。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进行数据分析。应用多重响应列联表分析智力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特点和康复服务发展状况,以上述变量为自变量,是否有康复需求和获得康复服务为因变量分别进行Logistic 回归。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2.1 智力残疾人康复需求

智力残疾人报告的康复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护理(47.8%)、药物(37.2%)、功能训练(26.1%)、辅助器具(19.8%)和手术(1.3%)。见表2。

2.2 智力残疾人康复服务

智力残疾人报告获得的康复服务从高到低依次为护理(43.5%)、药物(29.3%)、功能训练(27.2%)、辅助器具(19.6%)、手术(0.8%)。见表3。

2.3 影响智力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Logistic 回归分析

年龄对智力残疾人报告康复需求有显著影响(P<0.001),0~6 岁智力残疾人报告康复需求较高(OR=1.739)。户口性质对智力残疾人报告康复需求有显著影响(P<0.001),但无实际意义(OR=1.032)。残疾等级对智力残疾人报告康复需求有显著影响(P<0.001),随着残疾等级上升,康复需求逐渐下降。见表4。

年龄对智力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有显著影响(P<0.001),0~6 岁智力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较高(OR=1.739)。户口性质对智力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有显著影响(P<0.001),但无实际意义(OR=1.067)。残疾等级对智力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有显著影响(P<0.001),随着残疾等级上升,获得康复服务逐渐下降。见表4。

表1 智力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各变量赋值

表2 智力残疾人康复需求状况〔n(%), n=48786〕

表3 智力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状况〔n(%), n=38200〕

表4 影响智力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智力残疾人由于智力功能障碍,活动和参与受到很大影响。本研究显示,仍有部分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智力残疾人患病率较高,可能还会发生更多的行为障碍、焦虑、情绪不稳定和孤独症等健康问题,更容易发生意外损伤[14-15]。本研究显示,智力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主要集中在护理和药物方面。对智力残疾的康复服务需要考虑其日常生活功能训练[16-18]。

残疾人的性别、残疾程度、残疾类型、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家庭状况、心理社会因素均能影响其对康复需求的表达[19]。本研究显示,年龄和残疾等级对智力残疾人报告康复需求有显著影响。在研究智力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时,需要考虑人口学因素、残疾情况、社会经济发展、心理因素等,以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智力残疾人在语言、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存在局限[20]。现代康复服务是改善智力残疾人的功能,减轻残疾程度,促进其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手段[21-22]。年龄和残疾等级对智力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有显著影响,0~6 岁、一级残疾人更倾向于报告自己的需求,也更倾向于获得康复服务。人口学因素、残疾情况、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等既影响智力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又对智力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产生影响。

残疾人的残疾程度、婚姻状况、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康复机构的人员素质、康复设施[23-24]等均是影响残疾人未获得康复服务的因素[25];智力残疾人由于自身障碍,在社会生活中面临各种问题,如就业、经济收入等;智力残疾人对家人依赖程度较高,需要家人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进行照料,导致家庭生活负担加重[18];残疾人或其家人没有表达康复需求、残疾人或其家人认为康复无意义等[26],都是影响智力残疾人报告康复需求或未能接受康复服务的原因;目前康复服务形式、内容、质量与智力残疾人的需求存在差距[27],也影响智力残疾人康复服务获得率。为满足智力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应适当加大对智力残疾人及其家人的就业帮扶,避免智力残疾人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去康复机会;关注智力残疾人对康复服务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加大护理、医疗与救助以及功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服务资源供给;要加大相关知识和信息的宣传力度,避免智力残疾人及其家人因认知受限或消息闭塞等原因错过康复时机;最后,要强化专业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康复人才和康复机构的服务能力,满足不同个体对康复服务的要求,实现智力残疾人的精准康复。

4 结论

智力残疾人康复需求主要表现为护理、药物和康复训练。接受的康复服务与康复需求具有相同的结构。由于智力残疾人功能的复杂性,重度或极重度残疾人更强调护理照料服务,轻度残疾人则需要功能训练。发展针对智力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应该根据其智力功能和社会适应行为特点,开发康复服务项目,提供个别化的精准康复服务。

猜你喜欢

残疾智力残疾人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我骄傲
欢乐智力谷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